疫情后,设计行业正发生着些什么!

01
楔子

2020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朋友希望时间能倒转,重新开始这”魔幻“的一年,然而并不能。
疫情的原因,经济活动停滞了好几个月,广泛地影响着每个人。可能你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位“,只是多了一副口罩,觉得并没什么太大变化。
但是行业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不管你感知了多少,变化正在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02
下行通道
援引贝壳研究院的研究报告:
新房市场
2020年一季度,全国352座城市合计住宅用地成交量为11296万㎡,累计下滑25.2%,为近三年最大下跌幅度。
二手市场:
受疫情与小区封闭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成交量环比减少39.2%,同比减少44.6%,当前季度成交量为近五年季度成交最低水平。
在大灾面前,人们会本能的选择收缩;在情况还不明朗之前,节衣缩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一旦收缩的态势形成,要触底反弹就需要假以时日
今年,大多数行业都要过“苦日子”,熬过去、活下来才有可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设计行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下游配套,收缩是难免的。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降薪裁员”已属于万幸了。
03
精益&务实
最近上海有个楼被“炸”了,一度引起了结构圈的热议。这是号称上海“第七CBD”的百联中环二期,已经烂尾很多年了。
这个项目始于2001年的四川兴力达集团,后来资金链紧张,项目易主,这一路转手了新长征集团、百联集团、上海衡源地产,全部都没有建成,最后又落到了宝能地产的手上。
上海申鑫俱乐部老板、上海衡源法定代表人徐国良曾实名举报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涛,称其勾结宝能集团,侵吞上海衡源所拥有的百联中环项目,就是这个项目。
7吨炸药,一声巨响,把一个烂尾楼夷为平地,这是一个信号。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一个讲究效率的城市,不再容忍一个低效的怪物继续存在下去。后续这块地将呈现如下的面貌。差点忘了说了,这个项目后面叫“宝能中环中心”
4月27日,住建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特色,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超大体量公共建筑
各地要把市级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剧院等超大体量公共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项目进行管理,严禁建筑抄袭、模仿、山寨行为。
超高层地标建筑
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还需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
 
重点地段建筑
各地应加强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历史文化遗存、景观风貌保护,严格管控新建建筑,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

城市与建筑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质精神的有机统一,体现城市文化素质。
这个文的出台,我不知道和恒大的这朵莲花有什么关联,但是两者前后脚出现,难免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索恩顿曾提出过一个“摩天大楼诅咒”,即每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就会造成经济泡沫爆发,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摩天大楼热潮,既是建筑现象,更是社会心理问题。
表面上显示的是经济过热,而繁荣背后是过度投资,吹起的巨大经济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另外,也揭示了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强烈渴望。
而今天,各地的CBD中心之争,嘎然而止:
 
a.武汉绿地中心设计高度636米,原计划2020年建成,现高度已经降到500米级以下;
b.湖南天空城市原设计高度838米,只挖了一个水坑,无限期搁置中;
c.苏州729米金鸡塔停工,高度已经缩水至598米,后续未知;
d.天津117大厦烂尾,封顶之后没有下文;
e.南京江北第一楼从600米缩水到498米;
f.西安丝路中心从501米降到498米……
 
城市的管理者,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了“新基建”,将这些资金投放到建造更好、更完善的城市功能、基建配套上。

这是一种可喜的改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城市转变,符合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政府更务实的一种表现。
04
人力共享
设计行业是整个“建设”产业最下游的行业之一,上游发生任何的风吹草动理论上都会传导到下游,更何况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
行业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意味着业主越来越少,狼多肉少。
市场的增速越来越慢
意味着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加量不加价。
而设计行业的创作路径,几十年来都没太大的变化。从最初的手画到现在的电脑画;从原来的2D表现到现在的3D表达,基本没太大的长进。
所以,良子就看到了诸如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宣布:
所有在家无法开展工作的员工下岗待业,无薪休假;同时,全球各地员工在未来三个月内暂时降薪20%。
这可是英国乃至全球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啊,在全球拥有1400多人的顶级设计公司。
另外,我还了解到Gensler公司今年也不招新员工,而他们的规模有2,900人。
这里顺手推荐一个2019年在Gensler实习过的应届生朋友,下面是他参与的两个项目。如果有设计单位觉得能力尚可,可以后台联系我。
Le Halles 2030
Andy Warhol Museum for Tokyo
当然,我也看到了一些应对困境的解决方案。除了跨界联合(设计+新媒体/设计+运营/设计+X) 之外,还有朋友在人力资源上做出了创新。
并不是疫情催生了这种“共享”,疫情只是加速了这种“人才共享”的进程而已。
我不知道这种“人才共享”在法律上是否有可操作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是非常普遍的。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许到了给这种共享“名分”的时候了吧。
05
结束语
也许你是企业主,
经济下行,你选择了稳妥的应对方式——收缩。
但是,”危”和“机“是一对孪生子,也许最危险的时候,是下一个机会的开始呢?
也许你是企业高管,
大环境不好,你被迫接受降薪被裁。
但是,人生的下半场才开始,也许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赛道,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也许你是基层员工,
还没感受到社会的压力,生存的艰辛。
那么,奔涌吧,后浪!
当我们知道的越多,
不知道的就越多
这就是当代生活,
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人人无所不知,
却又一无所知的时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