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请多多关照
余生路途遥遥,我画画给你吧!
如果25岁“死了”,75岁才埋,这期间漫长的50年,20万之多的时日该如何渡过呢?得多么浑浑噩噩才不至于让自己感到空虚寂寞,无聊和没劲到窒息?如果哪天真的死了,除了一缕青烟,一把灰烬,我们会留给这个世界怎样的记忆呢?
上午和耗子通完电话,这个想法就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想不出所以然,却总挥之不去。琢磨琢磨着,原本爽朗的心境也顿时沉重起来。推己及彼,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相熟的,不相熟的,甚至包括自己,就算每天活蹦乱跳,一日三餐,上着不咸不淡的班,赚着养家糊口的薪水,但,打心底,或者从骨子里活着的家伙又有几个呢?我们大多死的很早,而我们之间的最大的区别也莫过于熬到什么年纪才可以真正入土为安。同样地,如何不行尸,不走肉渡过这人生的悠长岁月,才是这辈子最大的考验和挑战。
仔细想想,“25岁”死,还真是个乐观的说法。现实中,我们远比25岁死的早,只是25岁才发现自己死了罢了。自个人意识萌芽,有独立意志开始,或者说从幼稚园开始,从童年到青春期,近15年的日子,我们排排坐被圈在巴掌大的教室里,接受填鸭式的输入,统一标准的衡量和考核,就算家境不错,被送往不同的兴趣培养机构,但我们大多数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曾想,我们此生终将肩负怎样的使命,去走完怎样的人生。在我们走出大学校园,被毕业的洪流驱逐到社会的一刹那,我们是惊慌失措的。但,很快,我们又找到了这个社会通行的衡量标准:金钱,地位。紧接着,心甘情愿的把这个紧箍咒套在自己头上,然后把自己分到三六九等里,接受世人和自己的评判。在世俗的标准面前,我们似乎找到了方向,所以貌似心安理得地,从容不迫的过着差强人意的日子。然后,把大部分的喜怒哀乐都归于多少金钱,多高地位,而单单忘了自己是否开心,是否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自我慢慢开始觉醒,我们就不得不在自我和现实的撕裂中痛苦的挣扎,接受现实,抑或涅槃重生。
好友A近期升职了,短短三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师升任技术部总监,在论资排辈的大国企不可不谓神速。兴冲冲打电话给他表示热烈祝贺,他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兴奋和喜悦。他说:生活了无生趣,而他的工作只是在混着日子等死。虽然多年不见,他的模样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如左,隔着电话都能想象他接通我电话咧着嘴憨笑,和我聊到工作和生活一脸不快的样子。硕士毕业后,他只身去外地闯荡,混过外企,也混过私企,最终抵不过老妈的絮絮叨叨,大城市高企的房价和孤身一人的无奈和痛苦,在毕业多年后回到家乡。然后不知道攀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顺利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国企,听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婆。开始的时候,他打心底里抵触这种官僚氛围浓厚的文化,不死不活效率极低,相互扯皮的工作氛围,甚至连同事领导他也不放在眼里。三年后,等我们再次碰面的时候,他和长期供职于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银行部门的家伙们一样,不但身形和体态相仿,连表情都神同步。电话那头,按照他简短的描述,工作和生活日复一日,一直平淡无奇,向来波澜不惊,甚至多年后,或者自己垂暮的日子也基本了然于心。他说这样的日子索然无味,但他决定栖身于自己的舒适区内,因为外面的世界,太大,太花哨,早已不适合年届不惑的男人。梦想太贵,而他要不起。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觉得,梦想是个矫情的话题,除了小时候大人随便问问我们“长大想做什么?”长大后,很少在公众场合提到“梦想”两个字。有人说,是生活的琐碎磨灭了梦想,更有人说是高企的房价强奸了梦想。无论何种缘由,梦想就这么被莫名其妙的扼杀了。是梦想太贵,我们要不起?还是,我们压根儿就不知道,或者来不及,或者根本没能力去设定梦想,追逐并实现梦想?在我们走过的这么多年里,是否给过自己思考关于梦想和人生的机会?
在被学业和课负塞满的少年时光,我们像机器一样每天学习,考试,除了如何取得高分,从未有人告诉我们脑子的另外一个作用可以是思考;
刚刚走进社会的日子,在经历了害怕,迷茫,和惊慌失措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迅速接受了这个社会世俗的评判标准,工作,置业,结婚生子。被快节奏的生活推着大踏步往前赶着,来不及停下来喘息,更谈不上思考。身体的劳顿奔波昼夜交替,从不停息。而灵魂还没来得及好好活,就已经死了;
时间和经历真是个特别的东西,经历了无知,走过了无畏,这么多年浑浑噩噩之后,心境陡然之间明朗起来了:我们原本就应该活成自己想要样子,不取悦谁,不附庸谁,单单为了自己。近40岁,不那么年轻,不那么老的年纪,年轻到可以重新唤醒沉睡的灵魂,即便刚开始踉踉跄跄,但余生也有足够的时日让我们可以阔步向前,直到潇洒从容的走过时光,穿过岁月,直到生命的尽头;40岁,亦可以老到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找一个自以为安全的姿势蜷在巴掌大的舒适区内,然后一天天磨灭了激情,埋葬了梦想,直到哪天身体也慢慢死去。
前些日子,和朋友讨论到应该到大城市挥洒青春,还是找个小城市安放日子。其实,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每个人生来不同,而日子也终归是过给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只是,在离我们被埋还有近50年的日子,在我们开始思考并找到生活真谛的时候,学着好好爱自己吧,体恤自己的身体,当然还有灵魂。
记得,在每一个醒着的日子里,和自己说一声: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余生,请多多关照!
聆书选之生而有道 多谢关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