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147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简书推荐作者 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3.纸币
张咏能够名垂青史,除了政绩优异外,还因为他有一个更传奇的身份——纸币发明者。
其实,关于纸币是不是由张咏发明,学术界还有争论,这个经济史上的课题,很多人可能并没兴趣去了解。但我相信,对于钞票的来历,大家还是有点兴趣的。
“钱”的历史,说来话长。
最初,人们想进行交易,就得拿手中的东西互相交换,也就是所谓的“物物交换”。谁都知道,这种搞法实在太麻烦,于是就催生了一样啥都能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货币”。俗称,钱。
早在商朝的时候,海贝就曾充当过货币,后来人们开始用铜来铸造货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自行造货币,有像铲子、有像刀的,什么样式都有。秦朝统一六国后,大家都开始用圆形方孔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方兄”了。
当然,除了铜以外,金、银也可以用来进行交易。在很多武侠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牛气哄哄的人物走进一家酒店,把一锭大银子拍在桌上,然后扯着嗓门喊道:店家,给我来两斤上好的牛肉和一壶好酒。接着就跑来一个点头哈腰、眉开眼笑、屁颠屁颠的店小二……
我一直以为,这种桥段除了有损小二的职业形象以外,还非常不符合实际。事实上,古代金、银的开采量是很小的,它们主要被用于赏赐、军费、馈赠等用处,主要流行于权贵阶层,根本无法担负一般的货币职能。
故而,人们日常经济活动所接触的货币主要是铜钱。
如果你稍微了解点经济学知识的话,应该明白,金属货币和纸币是大不相同的,它们的区别绝不仅仅是材质问题。通俗点说,纸币只有大家都认它是钞票的时候,它才是“币”,如果大家都不认它,它只是“纸”,而且是连餐巾纸都不如的纸。
可金属货币就不一样了,金属本来就是有使用价值的,它们可以用来造器具、装饰物等等,换句话说,不管它有没有变成钱,它都值钱。所以,早期的货币都是用重量来表现价值的,比如著名的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铢是重量单位,24铢等于1两)。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很快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钱”不够了。
我所说的“钱”不够了,不是说国家或人民太穷,恰恰相反,应该说是太富了。也就是说,社会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人们用来交换的货币却太少了。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头有100个铜钱,而当时社会上又有价值100个铜钱的商品要交易,那我们的钱刚刚管用。可随着生产水平提高,社会上的商品达到了200个铜钱,那多出来的价值100个铜钱的商品只能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除非你打回原始状态,继续挑着你的货担,搞物物交换。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
既然铜钱那么缺,为什么不多造一点呢?
那我得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时的铜矿开采和冶炼技术确实无法达到要求,至少跟不上社会财富创造水平。铜都没有,哪来铜钱呢?
铜钱匮乏问题困扰了很多封建统治者,很多人用尽办法增加铜钱铸造量。我们前面讲过的柴荣灭佛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动因,就是为了减少铜铸佛像。后来,柴荣甚至将收缴的佛像重新熔化造铜钱,以解决钱荒。
好吧,既然我们没办法多造铜钱,那我们强制提高铜钱所代表的价值,那不就成了吗?
又很不幸,有些缺乏经济知识的统治者也是这么想的。
唐高宗的时候就曾铸造过名为“乾封泉宝”的铜钱,只有0.1两重,却规定要当做1两重的铜钱来用,整整虚高了十倍。我们姑且可以把这种质次价高的铜钱叫做劣币,把足值的铜钱叫做良币。
劣币一发行,问题马上出现了。
劣币名义上的价值大大超过了实际价值,大家都会觉得有利可图。因为造一个劣币,只要消耗少量的铜,而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铜钱这玩意也不难伪造。所以,很快就会有聪明人去想办法仿造这种劣币。更有甚者,干脆把足值的良币熔化了,重新做成几倍的劣币,真正实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梦想。这个时候,很多人还会把良币当财富藏起来,如此一来,市场上就只剩下一堆劣币了。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一多,价值又跌了下来,接着就是物价飞涨,市场混乱。折腾半天,还是会回到原点。
所以说,官府一旦发行质次价高的铜钱,再用这种劣币去购买百姓手里的东西,其实就变成了借机敛财,肯定会召来天怒人怨,结果得不偿失(参考王莽事迹)。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再牛的王朝也不能对抗经济规律。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谢 绝 转 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