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腰椎管狭窄,只用1分钟(简单、专业)
很多老年人一有腰腿疼,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实,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青年患者占大多数,而老人多发的腰腿疼,很多是因为椎管狭窄症导致的。谈起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腰椎管狭窄是怎么形成的,应该如何治疗?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狭窄的那点事儿。
还是老习惯,我们在讲病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的结构。
一、什么是椎管(了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
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打过很多比喻,估计大家都已经明白,脊柱是由一块块带孔的骨头组合起来的,而这些带孔的骨头摞在一起,就形成了椎管。椎管里面主要走行的是脊髓,脊髓又分叉出很多神经根。这些神经根经过椎管两侧的椎间孔走出。
椎管的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二、腰椎管狭窄的原因
椎管狭窄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包括营养、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先天性椎管狭窄。大部分人开始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到中年以后,由于脊柱的一些老化或损伤,会有椎管狭窄症的症状及体征出现。
2、后天因素导致的椎管狭窄:这个主要是因为脊柱的退化引发的:
(1)间盘突出:当间盘突出时,突出的间盘会占用管腔的位置,从而导致椎管狭窄。
(2)黄韧带、后纵韧带肥厚:当脊柱出现退化不稳定时,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受到的应力增高,常常会导致其变性或断裂,而长期的损伤、修复过程必然使黄韧带、后纵韧带增厚,那么椎管官腔的空间就会变小,从而导致椎管狭窄。
(3)椎小关节增生:所谓的椎小关节,指的两个椎体之间的关节。正常的椎小关节表面是有软骨的,活动也比较自如。但是当脊柱发生退化后,关节表面的软骨磨损,出现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从而产生骨质增生。(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经常干活、摩擦会长茧子。)这些增生的骨质占用椎管或椎间孔的位置,从而出现椎管狭窄。
(4)椎体滑脱:当椎体发生错位滑脱时,因为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
(5)脊柱外伤: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三、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一般椎管狭窄的患者主要的特点是症状重,但临床体征轻。
1、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一般腰向前屈没有症状,后伸时症状明显。
2、明显的腰腿痛症状和间歇性跛行:这是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最主要的一点。患者常在步行一、二百米,甚至是十几米时产生腰腿痛,弯腰休息一会或下蹲后症状会立即减轻或消失,若继续再走,不久疼痛又出现。脊柱后伸时症状加重,前屈时症状减轻。
3、马尾神经压迫症: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下肢不完全性瘫痪。
4、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三、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腰椎管狭窄并不等同于腰椎管狭窄症。很多人片子上可以看到腰椎管狭窄,但没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是不需治疗的。只有当影像上有腰椎管狭窄,并有相应症状,我们才称之为腰椎管狭窄症,这时候才需要进行治疗。
1、卧床休息:急性期,也就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时期,卧床休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2、口服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急性期的消炎镇痛。
(2)脱水药:也称作消肿药。可以有效的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减轻症状。
(3)营养神经类药:如甲钴胺片等。
3、理疗与康复锻炼:物理治疗可以有效消除神经根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康复锻炼可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病情的复发。另外使用腰围(骨事汇微商城有售,可邮寄),防止腰椎的过度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交易担保 玖玖智商 防止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小程序
日本进口希格玛护腰带,基于人体工学设计,源自医疗器械技术, 更专业,更可靠。内置两条适合腰部的塑料支撑条,佩戴时不会影响其活动性;提高腹内压上升效果的辅助带,提升内固定的折叠双重结构。
4、硬膜外封闭:
这个治疗是一种往腰椎神经根受压部位直接注射止疼、消炎药的一种方式。因为作用比较直接,如果诊断正确,注射精准,效果往往非常好。有很多人打完之后症状会很快缓解或消失。另外,硬膜外封闭注射,除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外,还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用这种方式,可以明确我们之前的诊断是否正确。
5、手术治疗:原则是减压、固定、融合。
五、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检查方法
1.椎管狭窄症的辅助检查
(1)X线平片:在发育性或混合性椎管狭窄者,主要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小,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异常肥厚,两侧小关节移向中线,椎板间隙窄;退变者有明显的骨增生。在侧位片上可测量椎管矢状径(图2),14mm以下者示椎管狭窄,14~16mm者为相对狭窄,在附加因素下可出现症状,也可用椎管与椎体的比值来判定是否狭窄。
(2)CT,CTM及MRI检查:CT检查可显示椎管及根管断面形态,但不易了解狭窄全貌;CTM除可了解骨性结构外,尚可明确硬膜囊受压情况,目前应用较多,此外,MRI检查更可显示腰椎椎管的全貌,目前大多数骨科医师已将其作为常规进行检查。
(3)椎管造影:常在腰2,3椎间隙穿刺注药造影,此时可出现尖形中断,梳状中断及蜂腰状改变,基本上可了解狭窄全貌(图3),由于本检查属侵入式,目前已少用。
2.侧隐窝狭窄症的辅助检查
(1)X线平片:于X线平片上可有椎板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椎弓根上切迹矢状径变短,大多小于5mm,在3mm以下者,即属侧隐窝狭窄症,此外,上关节突冠状部内缘内聚亦提示可能有侧隐窝狭窄性改变。
(2)CT,CTM及MRI检查:CT检查能显示椎管的断面形状,因而能诊断有无侧隐窝狭窄及有无神经根受压;CTM检查显示得更为清楚,MRI检查可显示三维影像,可同时确定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有无突出(或脱出)及其与硬膜囊,脊神经根之间的关系等。
(3)椎管造影: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omnipaque,isovist造影可见神经根显影中断,示有侧隐窝狭窄或神经根受压征,但此种检查不易与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压迫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