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超:中小学人工智能需要战略与战术并驾齐驱
7月20日,2021年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隆重开幕,本届教育大会以“智能时代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处长刘俊波,国务院参事、CAAI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CAAI中小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王晓楠等人出席并为大会致辞。
龚超
工学博士,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研发中心核心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特聘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优化算法,人工智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等。著有多本人工智能相关图书,多家500强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高级顾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共计60余篇。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需要战略与战术并驾齐驱”主题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宏观环境、发展现状、课程现状以及探索实践四个部分。
图为龚超博士在大会上做报告
01
宏观环境
龚超博士分析了国际、国内的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环境,提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02
发展现状
龚超博士指出目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顶层设计需要强化,人工智能课程课时需要保障,课程体系设置应该逐步完善,教师水平素质亟待提升等。
03
课程体系
龚超博士首先提出中小学与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是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其次,龚超博士提出以符号主义为核心的逻辑推理、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探寻搜索、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机器学习、以行为主义为核心的强化学习、以决策智能为核心的博弈对抗的人工智能在中小学应该涉及哪些内容。最后,龚超博士提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高度交叉(人工智能+行业、人工智能+学科以及人工智能内部学派的交叉)需要强大的知识体系,并用最新科技前沿的成果进行了佐证。
04
探索实践
龚超博士分享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经验,认为需要战略战术并驾齐驱。战略层面,需要做好定位、选择和布局。定位,主要涉及中小学的人工智能到底培养什么?是思维和素养而不是码农与技工。选择解决中小学的课程内容教什么,即内容及难度的边界问题。布局则涉及教师和学生的人工智能水平提升(人),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地);什么时间完成预定的计划(时)。战术层面,龚超博士提出需要创新授课形式,提升学习兴趣;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多学科老师共同交流打造交叉学科;不同学科通盘考虑,为AI教学夯实基础等内容。
龚超博士用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未来基因树阐述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理念“强基固本为基础,AI教育为核心,交叉学习为补充,思维培养为目的”提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分学段、分模块稳步推进。并分享了利用未来基因平台讲授人工智能通识课(核心)、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情感分析的切身经验和感悟。尤其是人工智能通识课,覆盖28省市的198所中小学,235位信息科技教师和9660余名学生进行100000余学时的学习,课后一些学生甚至还展示了学习笔记并在节课后的视频交流会上分享了感想。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安排
人工智能通识授课场景
人工智能通识授课学生笔记
龚博士还分享了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委会指导下,未来基因人工智能研究院参与人工智能公益教育的案例,通过公益活动,不但让边远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了人工智能,还通过名师帮扶,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师甚至参与编写了人工智能相关的书籍。最后,龚超博士呼吁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构建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良好生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