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笔之四“峰峦起伏”,是书法都有这个特征!

文︳王呈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句子,乃赞美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庐山。之所以要说这句诗,是因为今天文章的主题就叫“峰峦起伏”,也请大家带着苏轼诗中的意境,阅读接下来的文章:张怀瓘《书法用笔十法》之四——峰峦起伏。

张怀瓘说:「峰峦起伏:谓起笔蹙衄,如峰峦之状,杀笔亦须存结。」作者将书法的形象比作了峰峦之状。那么,张怀瓘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将其中的几个关键字、词搞清楚,然后再解释这句话。蹙:急促、紧迫。衄:逆转、顿挫(作动词)。峰峦之状:高低起伏的山峦。杀笔:收笔、结笔。

起笔蹙衄,我理解是下笔后毛笔调锋的动作,因为笔锋触纸时是一个方向,调整中锋后又是一个方向,就是逆转、顿挫的过程;而侧锋转中锋的动作必须要在快速中进行,此亦符合急促、紧迫的情形。杀笔亦须存结,我理解是收笔时要用力收束;也就是说,笔画结尾处要交代清楚。

因此,张怀瓘说的这句话我认为是:起笔前行又急速逆转,如峰峦之状,收笔处亦须用力收束。

这么解释究竟对不对呢?为了验证,我特意进行了实验,不过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问题:毛笔落纸后急速调整,不但没有达到峰峦之状,反而出现了死角——落笔与行笔分了段!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我的速度太快导致的?

于是,我将速度放慢写,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毛笔落纸后缓慢调整,不但没有达到峰峦之状,反而出现散墨——起笔处黑了一大块!

是不是我理解错了?如果不是,怎么写不出张怀瓘说的效果呢?

就在此时,我打开了另外一本书,其中的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这本书就是明代董其昌所著《画禅室随笔》,把我点醒的那句话便是:“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

我按照董其昌所说的办法开始试验,你猜怎么着?一下就写出了峰峦之状。事后发现,我理解的没有错,开始写不出来,是因为我没有把笔提起来,而是让笔自偃、信笔才产生的后果。明白这个道理后,“杀笔存结”的效果也写出来了。老董,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张怀瓘所说的“峰峦起伏”是否真的存在呢?我理解的又是否正确呢?验证这俩问题最好的方法便是找到正确的参照物,去哪里找?我们学的古代法帖就是。

01

上图两个“风”字选自黄庭坚行书。左字①、②、③起笔对比右字,很明显右字三处起笔跳动比较明显,而且是落笔从一个方向瞬间转向另一个方向,侧锋入纸迅速提笔转入中锋出现了粗细的对比,这不就是“峰峦起伏”之状嘛!

左字为什么没有呢?是作者将这种跳动藏在了笔画内,并不是没有;也就是说,侧锋转入中锋的提按动作幅度较小,所以看着不那么明显。

02

上图四字亦选自为黄庭坚行书。四个字的主笔“横”画,①起笔皆有不同程度的跳动,②笔画的末端无论是独立还是连接下一笔,都有用力收束的动作;①起笔,其形象便是张怀瓘说的“峰峦起伏”,②收笔,其形象就是张怀瓘说的“杀笔亦须存结”。

值得注意的是,笔画中段的波动。有人认为这是故意抖动毛笔写出来的,而且还刻意去效仿,其实不然,这种波动是书写时不断调锋产生的,并非抖笔所致,抖笔乃江湖大师的特技,和真正的书法是两回事。

因此,可以肯定:张怀瓘所说“峰峦起伏”确实是书法的用笔特点,而我理解的也相差无几。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起笔跳动较强,就是“峰峦起伏”明显的起笔——书写时速度较快;起笔跳动不明显,就是“峰峦起伏”不明显的起笔——书写时速度较慢。前者在充分发挥毛笔的弹性后,较快的提按动作转入中锋;后者较前者而言,提按动作则慢了下来。

好了,“峰峦起伏”就解读到这,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此激励我不断进步。

下一文我们解读「张怀瓘《用笔十法》——真草偏枯」,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