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总结】《牙周病学》考前提分考点汇总(下)!
【考点13】掌握牙周探诊及牙周附着水平
1.牙周探诊:沿着牙周袋底提插式行走,与牙轴平行,力量20-25克;用于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龈下牙石的量及分布、根分叉病变;
2.牙周附着水平:袋深-釉牙骨质界至龈缘距离。
附着丧失的确定:如果龈缘的位置位于釉牙骨质界,失去的附着水平等于牙周袋深度。如果龈缘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那么失去的附着水平要大于牙周袋深度。即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加上牙周袋深度等于失去的附着水平。
3.牙齿的松动度
检查牙松动度是,前牙用牙科镊夹住切缘,做唇舌方向摇动;在后牙,闭合镊子,用镊子尖端抵住(牙合)面窝,向颊舌或近远中方向摇动。常分为三度记录。
Ⅰ度松动:松动超过生理动度,但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间
Ⅲ度松动:松动度在2mm以上
也可根据松动方向确定松动度,颊(唇)舌方向摇动为I度,颊(唇)舌和近远中方向均有松动为Ⅱ度,颊(唇)舌和近远中以及垂直方向均有松动度为Ⅲ度。
【考点14】掌握早接触、合干扰、食物嵌塞的检查;合检查的方法;合创伤的临床特征。
1.早接触检查:当下颌从休息位置慢慢向上移到上下牙发生接触时,如果只有少数甚至个别牙接触,而不是广泛的密切接触,这种个别牙的接触,称为早接触;检查咬合有无异常时,首先要检查有无早接触以及接触的位置。
2.合干扰检查:前伸合时若后牙有合接触,侧向合时若非工作侧牙有合接触,称合干扰;用牙线和玻璃纸放在后牙或非工作侧若能咬住牙线或玻璃纸则说明有合干扰。
3.食物嵌塞:在咀嚼食物过程中,由于咬合压力使食物碎块或纤维嵌入相邻两牙间隙内。
水平嵌塞:牙龈乳头退缩,龈外展隙中有团块状食物残渣或龈缘充血。
垂直嵌塞:患者能指出牙位,可在嵌塞部位检查嵌塞原因。
1)检查合面和边缘嵴有无磨损,邻面接触区是否增宽,对颌有无充填式牙尖或尖锐边缘,有无牙松动、移位、缺失、或排列不齐,有无邻面龋等易发生食物嵌塞的环境
2)牙线检查:取一牙线从合面压入龈缘,若牙线无阻挡地通过邻面接触区表示接触区不紧密,若通过有一定阻力,则表示接触区紧密。
4.合检查:①正中合又称牙周交错合;②检查合磨耗程度是否均匀;③检查有无牙齿松动或移位、牙缺失或牙倾斜。
5.合创伤的临床特征:牙松动、龈缘突、牙龈退缩、龈裂、磨耗小平面或根裂。
6.X线:颈部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牙槽骨出现垂直性吸收合创伤牙松动度与骨吸收程度、探诊深度不成比例。合创伤牙松动增加,骨吸收不明显,牙周袋不深或无牙周袋
【考点15】掌握牙周炎时影像学表现
1.正常牙周组织的X线像:硬骨板为白线状致密影;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1-1.5毫米,不超过2毫米;牙周膜为0.15-0.38毫米黑线状透射带。
2.牙周炎时的影象:
1)骨硬板不完整/消失,牙周间隙增宽
2)骨吸收:牙槽骨嵴顶到釉牙骨质界距离>2毫米
【考点16】常见牙龈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慢性龈炎
临床表现:
1.牙龈色深红暗红鲜红,形龈缘变厚不紧贴龈乳头圆钝点彩消失,质松软脆弱缺乏弹性
2.龈沟深度可加深大于3mm,形成假性牙周袋,附着位置不变
3.探诊出血牙龈炎症有无的重要客观指标
4.龈沟液增多
5.自觉症状刷牙咬物出血,痒、胀、不适、口臭。
诊断:
1.龈缘处牙面有菌斑,疾病主要限于龈缘和龈乳头
2.牙龈色泽、形状、质地的改变,刺激后出血
3.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4.龈沟液量增加
5.菌斑控制及其他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可逆
诊断鉴别:
1.早期牙周炎
2.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3.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4.HIV相关性龈炎
5.维生素C缺乏性牙龈炎
二、青春期龈炎
临床表现:
1.牙龈色形质肿胀明显,球状突起,暗红或鲜红,光亮,松软或脆
2.探诊易出血龈沟加深附着水平不变
3.好发部位前牙唇侧牙间乳头和龈缘
4.自觉症状刷牙咬物出血牙龈肿胀/肿大(炎症程度和局部刺激因素不相一致)
诊断:临床表现(与局部刺激不一致)+青春期
1.青春期前后的患者
2.牙龈肥大发炎的程度超过局部刺激的程度
3.可有牙龈增生
4.口腔卫生一般较差,可有促进因素。
三、妊娠期龈炎
临床表现:
1.妊娠前存在不同程度牙龈炎症,妊娠后2-3个月症状开始明显8个月时达高峰,分娩后2个月,龈炎恢复到妊娠前水平
2.少数牙或全口,前牙区重,龈缘和龈乳头
3.牙龈鲜红或发绀,松软光亮,肿胀肥大
4.探诊易出血,龈袋或假性牙周袋形成
5.无痛,刷牙咬物自吮出血
6.妊娠瘤发生于单个牙的牙龈乳头
诊断:临床表现+妊娠状态
1.孕妇,在妊娠期间牙龈炎症明显加重且易出血。
2.临床表现为牙龈鲜红、松软、易出血,并有菌斑等刺激物的存在。
3.妊娠瘤易发生在孕期的第四个月到第九个月.
诊断鉴别:
1.药物性牙龈炎(口服避孕药)
2.牙龈瘤(非妊娠妇女、男性;无痛性肿胀、瘤样增生,牙间乳头,有蒂或无蒂,光滑松软易出血,鲜红暗红,溃疡或渗出;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修复体、残根)
四、白血病的龈病损
临床表现:
1.牙龈肿大全口牙龈肿胀,肿大波及牙间乳头、边缘龈和附着龈,有时增生成瘤样
2.牙龈色苍白或暗红发绀,极易出血
3.牙龈松软脆弱或中等硬,表面光滑、光亮
4.龈缘处坏死、溃疡、假膜覆盖,口臭,牙松
5.牙龈明显出血倾向自发出血或渗血,不易止住,牙龈及口腔粘膜的广泛出血点或淤斑
6.自觉症状龈肿胀或增生,出血,自发痛;发热,淋巴结肿大,皮乏,贫血;发病急,短
7.人群儿童、青少年
诊断:临床表现+血象检查
五、药物性牙龈增生
临床表现:
1.全口牙龈,但前牙较重,只发生在有牙区,拔牙后可消退
2.牙间乳头和边缘龈,球状,无痛,桑葚分叶状,色浅,质有弹性,覆盖牙冠,严重时可影响咬合、牙齿移位,波及附着龈,增生牙龈与正常组织间有一沟状切迹
3.继发性牙龈炎症
4.影响言语,咀嚼,牙齿萌出和美观
诊断:临床表现(牙龈实质性增生)+用药史
鉴别诊断
1.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2.白血病引起的牙龈肿大
3.菌斑性龈炎、青春期龈炎(纤维型/炎症性的牙龈肥大)
六、牙龈纤维瘤病
临床表现:
1.最早可发生在乳牙萌出后,一般开始于恒牙萌出之后,牙龈广泛地逐渐增生
2.可累及全口的牙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以上颌磨牙腭侧最为严重
3.增生的牙龈妨碍咀嚼,牙齿容易由于其而移位
4.牙龈组织坚韧,表面光滑,有时也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不易出血
5.有时出现牙齿萌出困难
诊断:临床表现,病史,或有家族史
鉴别诊断:
1.药物性牙龈增生
2.白血病引起的牙龈肿大
3.青春期龈炎
4.妊娠期龈炎
5.浆细胞性龈炎
七、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青壮年男性多见
2.病程起病急病程短
3.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低热、疲乏、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4.特征性病损坏死(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前牙多见,灰白污秽伪膜,龈乳头火山口状坏死龈边缘虫蚀状坏死,不波及附着龈)
5.患处牙龈极易出血
6.疼痛明显
7.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
8.走马疳
诊断:临床表现+细菌学涂片检查
鉴别诊断
1.菌斑性龈炎
2.疱疹性龈(口)炎
3..急性白血病
4.艾滋病患者合并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八、急性龈乳头炎
临床表现:龈乳头鲜红肿胀,探痛、易出血,轻度叩痛。自觉胀痛,自吮出血,冷热刺激痛
九、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临床表现:病损局限于个别牙间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
1.青壮年男性
2.原有的全口慢性龈炎机遇性感染
3.春秋季多发
4.起病急,前驱症状
5.龈乳头鲜红光亮肿胀-----乳头跳痛,脓肿形成,叩(+),口腔粘膜充血水肿但无破损和假膜
6全身症状
鉴别诊断:牙周脓肿
十、牙龈瘤
临床表现:
1.患者女性多,常发生于中,青年
2.多发生于唇颊侧的牙龈乳头出,一般单个牙发生。
3.肿块呈圆球或椭圆形的,大小不一
4.一般生长慢,肿物被咬破后易发生溃疡出血或伴发感染
5.X线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牙齿可有松动
诊断鉴别:牙龈的恶性肿瘤如牙龈癌
【考点17】掌握常见牙周炎的病因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一、慢性牙周炎
临床表现和特点:
1.多见于成年人,起病缓慢,牙龈出血和异味
2.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刺激因素,且与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程度比较一致,牙周袋形成
3.患病率和病情随年龄增大而加重,
4.呈缓慢或中等速度进展,但可有快速进展期,
5.全身一般健康,初期无明显不适
6.晚期松动,移位
二、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分类:按患牙的数目分布情况
LAgP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GAgP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一)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特点
1.年龄与性别:青春前期~35岁,甚至更大年龄,女多于男,有报告无性别差异。
2.口腔卫生状况:破坏程度与刺激物量不成比例,牙龈炎症,轻微却有深牙周袋,晚期发生牙周脓肿
3.好发牙位:典型的患牙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左右对称。但早期患者不一定波及所有的切牙和第一恒磨牙,但至少应侵犯1个第一恒磨牙,其他恒牙不能超过2个
3.X线片: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后牙区牙槽骨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硬板模糊、骨小梁稀疏
4.病程:进展快
5.牙松动、移位
6.家族聚集性
(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特点:
1.30岁以下多见,也可见于更大者。
2.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除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还侵犯其他恒牙在3个以上。
3.有严重的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骨吸收,呈明显的阵发性。
4.菌斑和牙石量因人而异,多数有。
5.活动期牙龈炎症明显,呈鲜红色,可有溢脓;静止期炎症不明显
6.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
7.可有体重减轻,抑郁及全身不适。
8.对局部治疗及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个别疗效不佳。
诊断
1.早期诊断,根据口腔卫生情况、牙齿松动程度、重点检查切牙和第一磨牙。
2.X光片检查切牙和第一磨牙。
3.有条件时作微生物学检查及白细胞功能检查。
【考点18】牙周病的伴发病变
一、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病因:
1.解剖上:牙周、牙体相互交通(根尖孔、根管侧枝和牙本质小管)
2.临床上:都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
1.牙周炎引起牙髓病变
2.牙髓病引起牙周病变
3.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诊断:
1.大多有明显牙周病四大症状,牙髓感染后可以存在不同情况,既可有牙髓炎症状,也可坏死或部分坏死。
2.原发于牙髓病继发于牙周感染:有突出的牙髓—根尖周症状:伴有牙周炎四大症状,但牙周袋一般较狭窄或较局限。
二、根分叉病变
病因:
1.主要病因是菌斑微生物
2.牙合创伤是本病的一个促进因素
3.牙根的解剖形态:
1)根柱的长度
2)根分叉开口的宽度和分叉角度
3)根面的外形
4.牙周袋形成
5.炎症与感染
临床表现:
1.根分叉病变以下颌第一磨牙发病最多,上颌前磨牙最低,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临床通过探诊和X线片濑检查根分叉病变的发生和病变程度。
2.根分叉区牙龈红肿、溢脓,优势在根分叉下方的牙龈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小脓肿,而这种小脓肿常反复发作。
3.牙常伴有咀嚼时隐痛或钝痛,急性炎症发作时,其疼痛则为锐痛或跳痛,常不能咀嚼或咬合。
4.根分叉区牙龈退缩的患者,则可表现为牙本质过敏症状。
诊断:探查根分叉区,即可作出明确诊断。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4度:
三、牙周脓肿
临床表现:
1.通常发生在个别牙
2.为急性过程
3.相应牙齿有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牙周脓肿的诊断应联系病史和临床表现,X线片可作为参考。主要与牙槽脓肿相鉴别。
【考点19】掌握牙周炎与全身疾病两者互相的影响
一、系统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1.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白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障碍、组织内血管基底膜的改变、胶原合成减少、骨基质形成减少以及免疫调节能力下降,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障碍。
2.吞噬细胞数目的减少和功能的异常: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至关重要的防御细胞,无论其量的减少还是其功能的缺陷都与牙周组织的重度破坏有关。
3.艾滋病:发生在HIV阳性患者的慢性牙周炎进程要比未感染者快。
4.骨质疏松症: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
5.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增加了激素的释放,从而影响宿主防御系统的功能,宿主易感性增加
二、牙周感染对全身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1.心脑血管疾病:口腔感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有关的最为明显和肯定的例子。其它的还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症等。
2.糖尿病:牙周炎症产生TNFa使牙周组织产生了胰岛素抵抗。
3.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龈沟液中PGE2水平与胎儿体重成反比
4.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幽门螺杆菌:牙周袋内大量毒性较强的厌氧菌,都可直接进入消化道和呼吸道。
5.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
【考点20】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一、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
1.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
2.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
3.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
4.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
二、治疗程序
治疗程序一般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第二阶段:牙周手术治疗
第三阶段:修复治疗阶段
第四阶段:牙周支持治疗
【考点21】掌握牙周病的常见手术治疗方法
1.牙龈切除术即牙龈成形术:牙龈切除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牙龈成形术与牙龈切除术相似,只是其目的较单一,为修整牙龈形态,重建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两者常合并使用。
2.翻瓣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内壁,并翻起牙龈的粘膜骨膜瓣,在直视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达到消除牙周袋,或是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3.磨牙远中楔形瓣切除术:是一种翻瓣术,用于治疗最后一个磨牙远中的牙周袋。上、下颌最后一个牙的远中,常有垂直骨吸收,导致末端磨牙远中形成窄而深的牙周袋,并常伴有不规则的牙龈组织纤维性增生突起,采用远中楔形瓣切除术,可消除过度增生的龈组织,消除牙周袋,修整骨组织,并避免形成过大的牙龈伤口,利于组织愈合。
4.切除性骨手术:是用手术方法修整病变区的牙槽骨,使之恢复正常的形态的生理功能。
5.再生性手术:是指由于牙周炎造成的已丧失的牙周组织得以重建,有新的牙骨质和牙槽骨形成。
6.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治疗:
7.牙冠延长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降低龈缘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齿结构,使临床牙冠加长,从而利于牙齿的修复或解决美观问题。
8.膜龈手术:是多种牙周软组织手术的总称,他们涉及附着龈,牙槽粘膜,系带或前庭沟区。
【考点22】膜龈手术的目的有:
1.增加附着龈的宽度,以支持龈缘。
2.用龈瓣覆盖因牙龈退缩造成的个别牙的裸露根面。
3.用系带成形术矫正系带或肌肉的附着异常。
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
【考点23】牙周病预防的基本原则:保持牙面清洁,消除牙龈的炎症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关键。
1.牙龈炎的预防:它的预防方法主要是持之以恒、及时的清除牙面的菌斑,保持相对清洁的牙面。
2.牙周病的预防:消除菌斑、牙石以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消除牙龈的炎症,是预防牙周炎最根本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3.牙周治疗后的定期专业维护治疗是牙周整体治疗计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于有效控制菌斑和各种牙周病危险因素,预防牙周病的复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考点24】牙周支持治疗的主要目的:
1.通过定期复查,对其进行诊断性检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恰当治疗,旨在预防和减少牙周在感染和牙周炎的复发。
2.预防和减少牙齿和种植体的缺失,以维持长期稳定。
3.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内的所有牙齿都维持在健康状态。
【考点总结】是七颗牙学堂出品的考点整理栏目
编辑&制图丨小七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