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脸招人喜欢的魅力在哪里?

1

大家微信聊天时,应该都会喜欢用一些表情包。我发现,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用表情包时,用的比较多的通常是一些可爱的小孩子的表情比如宋民国表情包。

这当然是因为我们看到这些小孩子的头像时,就会觉得开心!

这种偏好不仅在虚拟世界风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对小孩产生好感。

可能有人会说自己不喜欢小孩,但是看到小孩子你会很自然的降低防备感。

我举两个场景,假设一个陌生的成年人向你求助,你可能就会比较防备,拒绝的也比较爽快,内心没什么负担;

但是如果求助的对象是一个小孩,你就很容易心软,会欣然给予帮助,如果你拒绝了对他的帮助,可能还会感觉非常内疚,心里不好受。

生物学家认为,人们对婴儿的情感偏好和抚养冲动是一种普遍的本能状态,看到婴儿或者小孩,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怜爱之情,不自觉地就想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是源于一种人的本能。

并且,人类在面对婴儿时会产生一些强烈积极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比如会自发的产生微笑、说话会轻声细语。

2

如果你观察那些新生儿,会发现她们具有一些这样典型的外貌特征:圆脸、大眼睛、小鼻子, 高耸的额头。

而专家根据观察也提出了一条著名假说,那就是:

具有婴儿典型外貌的特征都可作为一种触发人们的积极情感、进而促进相关行为反应的关键性视觉刺激。

换句话来说,当事物具有婴儿的典型外貌特征,就会引发人们对这些类似事物的关注,并产生愉悦的情绪。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圆脸的人,就很容易对她们心生好感,觉得她们具有亲和力,好亲近。

看到商场里那些圆脸、大眼睛的玩偶,我们的购买欲也会被激起。

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泰迪熊效应,又可以称娃娃脸效应,它说的就是由婴儿面孔特征所引发的普遍、进化的社会认知反应。

我们不仅会偏好、优先注意婴儿面孔,对他们产生关怀和照料的冲动,还会泛化到对具备婴儿特征的成年人、动物甚至非生命物体产生相似的反应。

但是这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孩子都是天真、单纯、可爱的,他们没有坏心思,弱小无助,需要被保护。

而一些人就恰恰利用了我们对孩子固有认知,为自己谋取利益。

比如很多年前有犯罪团伙会拐卖孩子,然后让孩子们去乞讨要饭,大家出于对孩子的同情一般都会给予一些帮助,但实际上这不但帮不了他们,还让犯罪分子变本加厉的拐带、奴役孩子。

此外,这也会导致我们会对具有娃娃脸的人产生偏见。

就像工作中,你不太会看到有娃娃脸的人做领导,因为大家会默认这样的人性格过于友善、好说话,他们做事行为上可能不够果断,因此不能承担重要的职位。

但是如果这样的人犯了错误,我们也很容易原谅他们,觉得他们是无心之失。这就不利于我们对一个人形成客观评价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