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沟通方法论知识变成正向关系的助力
沟通就一定帮助正向的人际关系么?不见得,因为很多人三句话不对付就会吵架,而且很快就会进入到情绪化对抗的阶段,再进入动机与品质质疑的阶段,继而进入沟通意愿消失阶段。所以沟通还是需要方法论的,尤其在周围同事、家人与甚至情侣之间,方法论助力可持续的正向关系。
对事不对人
VS
对人不对事
我们人相处遇到的问题与冲突往往是一个具体的事情,如果我们就对着具体的事情还原和谁、在哪里、啥时候与背景、针对啥事情、怎么就闹起来了,这样五个W来说事,然后具体到针对哪个W双方形成冲突了,为啥在这个事情上这么做是好的,那么做不好。操作了这个层面,其实大家极大的概率能够平心静气、找到解法、达成一致。问题往往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得沟通变成了冲突:1、质疑对方的动机与人品;2、超出这件事情,“你总是”“你从来”“你就是”地扩大化评价;3、把这件事情联系到了另外一件或者几件不爽的事情,把问题复杂化了;4、把这件事情联系到了另外一个或者几个不爽的人了,这个就更复杂了;5、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做出了某个概括性的对于这个人特性的结论。
习惯性判断
在我们朴素的日常生活里面,我们可以随意、自然、半开玩笑、谐趣地说,谁是坏人谁是好人,谁是渣男谁是渣女,某某就是个滑头或者老实人,谁谁不可理喻或者善解人意,讲谁是伪君子或者真好人,当然这么说平常大家也不会当回事,尤其在说八卦或者吹牛的时候。其实在不充分的信息下做一个随意的判断是民间社会的朴素做法,但如果我们设想有一个人不管他实际上是怎么样,就算他是一个伪君子吧,他在背后听你说他伪君子,他大半会很生气,而且可能找你对证,然后你会觉得尴尬,要辩解其实你不是这个意思,是因为啥事情,让你有类似这样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场合让你这样说,其实你不是一般性的这么说,正好有个啥情况才用了这么个词。换句话说,如果你用来解释的说法,变成你在当初说这件事情时候的表述,而不是用这个判断性的词汇,那么可能问题简单得多。所以圣经里说“不要论断人”这句话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论断不是真的能断定啥事情,但足以把事情复杂化和激化,会增加歧义和我们与相关者沟通的障碍,相反如果我们不轻易下结论或者判断语,那么我们说话的空间会大很多。不过我们遇到有人判断我们的时候,也要有所克制,我们也许就是问,你这么说是啥意思?有啥依据?举个例子?说个原因?而不用直接发火,因为有的时候直接发火也许会导致相反的观感——“你急啥,有话慢慢说么!”
从自身先找一个问题
VS
形成了冲突或者顶牛,最神奇的方式是先从自己身上找一个具体原因表达歉意或者自己的沟通诚意,而另一方也能这样做,往往可以创造非常好的沟通氛围。开始就互相找对方的问题甚至互相指责,问题就会直接激化。如果一方找自己的原因,另外一方继续进逼,沟通也可能僵死。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有冲突问题一定是双方的,也许有比例的大小,但很多时候追责不在于简单分比例,往往重情的一方愿意担更多的责任。所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难的不是有没有问题,难的是拉近距离与解决问题的意愿的强弱。找对方的问题即使找得再多再充分,在僵持的沟通氛围里意义并不大;相反,感受到了善意与诚意,一些问题就不会被那么在乎,甚至多一点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在这个意义上,先找自己的问题才是善意与诚意所在。
天然的默契
VS
如果你是一个初经世事的人,你会为人际默契所震惊,而且成为浪漫期待的重要部分。如果你饱经风霜,那么你可能根本不期望默契,默契也被视为不那么重要的偶然事件,说到底默契更可能是在简单生活环境里面本就单调的选择的契合,在更广的空间里或者具有复杂度的场合,期待用默契解决问题,就意味着不能驾驭规模复杂的生意、群体、组织和动态变化的场景。因此讲明白规则、遵守规则、约定事项、提出期待与要求、表达感受、评估好坏、传达提升的目标,都要用明契的方式。吃喝拉撒、油盐米茶、起卧行坐、生养学职、经营管理、危机对付、趣味娱乐,都要尽量共同计划、梳理、调整、通气。这么说吧,明契决定了可持续的生活工作的质量,默契最多只能算偶尔的调谐。如果生活在默契的常规期待里,我们给周围人的不仅仅有太多的失望,而且还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倒霉与不走运。
在我们的知识获取中,格式化与被动接受的大纲知识占了很大一部分,灵活与自主组合选择的多元知识往往相对比较小一点,而社会化的方法论知识则较少呈现在一二类知识体系里,所以我们从社交场合、多元朋友的互动中留意学习,提升了沟通的方法论知识,可以改进我们的情商,也提升我们在公共场合、职业场合与个人家庭亲密关系中的相处品质与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