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困厄心在哪?

明朝武宗正德元年丙寅(公元1506年),35岁的王阳明被告知朝廷贬谪他去贵州龙场驿任驿丞。他自己很清楚被贬此处的原因,这是因为他得罪了当朝十分有权势的宦官刘瑾。贬他去的这个龙场驿,具体位置在今天的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

按照钱穆先生的《王阳明年谱》说法,他是被贬谪后的第二年夏天才赴谪的,他先是到了浙江钱塘,后来又因事去了福建武夷后又到了广西广信,再由湖南沅江、湘江才到了龙场驿的,跟着他赴谪的学生中最有名的人叫徐爱。这一圈子兜下来已经是明武宗正德三年了,即公元1508年的春天,他们才来到了贵州龙场驿。

明朝的龙场驿在万山丛棘之中,蛇虺瘴疠,环境十分恶劣,除了气候的差异、交通的不便外,语言的交流更是障碍,王阳明和他的随从想要与本地土著进行语言交流是十分困难的,相互不能完全理解的语言更是如坠云里雾里。人逢困厄,心烦意乱,此时的王阳明焦虑与恐惧在心头挥之不去:奸宦刘瑾派人来刺杀自己,这如何藏身?自己到了这一步,得失与荣辱似乎俱可忘掉,剩下的,只有一死。人的生与死只是这一念转瞬之间,抛却这一层还有什么?

经历了此番切肤锥心之痛,心中的知见是多么的深切著名。他找来大石头,把它开凿成了石椁,自己日夜端居其中。跟他跑到贵州来的诸多随从早已因为水土不服,一个个都病倒了。以前是别人服侍他,现在则要他来服侍这些跟着他贬谪到这里的浙江小老乡。于是他亲自劈柴烧水,给这些远离故土的随从煮米烧饭。怕他们思念浙江故土,又给他们吟唱越地的歌调,诙谐俗语,尽量让这些随从精神好起来,身体尽快恢复。日子如此的反复,王阳明因此常常深思:要是孔子和我现在一样的处境,那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天晚上到了大半夜,他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理,不觉呼跃而起。从此开始倡言他的“良知”学说,翌年,他开始在贵阳书院讲论“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在这龙场驿里打熬着千险万苦发明的“良知”学说到底是什么呢?黄宗羲先生是这样总结的:“(王阳明)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朱熹)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困处,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处,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

阳明学理学、学佛老,所有知识只是他看了、读了后的认识,不是他内心觉悟与真切体验的见解,所以他要问:“要是让仲尼和我现在一样的处境,那该是什么样子?”“仲尼处困厄之中一样亦需面对困厄,仲尼若遭龙场之厄自然也是此般由小事洒扫应对,知难行易、知行合一再及其余。”之后阳明说的“端茶倒水亦是仲尼”“满街都是仲尼”。似就是这般体验。他后来更在《咏良知》中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又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知与学知都只是人在顺境中得来的,其知如春风拂面般,当时舒爽,过了无痕。而困厄之知是在逆境中省悟,如秋风袭人寒风彻骨,必及心底。可说人逢困厄时其心所悟,实为身遭困苦中一种内心明见,此种明见即是身经此事者自己遭受刺激后的一种反省后的实觉实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能成为孔子,其自然亦处过困厄,否则他将成不了孔子。孔子遇困厄亦需要面对,但他对困厄的态度显然同于凡人又超越凡人。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孔子在周游列国阐述他的思想不见用之后,来到了陈国。这一年他已经58岁了,此时他可说在政治实践和人生履历上有过许多切身的体验,在当身之世与未来之世实在又有太多的期待。然而形势比人强,世俗太骨感。春秋列国纷争,卫灵公心在民亦不尊姬周之道,却向他问兵阵之事。他离开卫国,当时,他不仅遇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一些弟子们也都饿病了,起不来。他的学生子路心怀不悦,跑来见孔子,他问老师孔子:“君子也有如此般穷困吗?”先生说:“是呀。君子固亦有穷时。但小人穷,便放滥横行了。”瞧瞧,仲尼处穷困时亦先念他人,这就是仲尼的气象。

后来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又去了曹国,孟子说:“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杀之,微服而过宋。”看看,孔子也有得罪小人的时候,怎么办,避之。小人的生命是由其父母予以的,给予他生命的父母都没有教育好他们,你又怎么引导好他们呢?你既然教育不好,也只有避之。在离开曹国经过宋国途中,孔子与弟子们在树下面学习周礼,宋国司马桓魋动了杀孔子的念头,他到了这棵树下,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树给拔了。桓魋气势汹汹不存善意,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孔子的弟子们便拉着老师孔子往陈国去。弟子说:“我们可以走快点了。”孔子知道,他的学生们意思是要他尽快避开宋国司马桓魋,防止节外生枝。但孔子却淡然处之,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予何?”夫子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夫子说:“我孔子的品德是上天所赋予的,桓魋他能把我怎样呢!”

孔子心是通天的。天是什么?在孔子看来,天与人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天会主动回应人间的需要,这个具有回应能力的天赋予了他一项独特的使命,即是中国文化理想的建立。

孔子处困厄,心通天,乐天知命。这是自然信仰支撑起的强大的力量。贤者处困厄,心通孔子。这是人文信仰支撑起强大的力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代如此,历史亦是如此,纵观简册,每一个时代人的信仰从来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孔子如此,阳明更是如此,此后的贤哲何尝不是如此?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4月9日第8版

本期编辑:王    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