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红水河文化的石板榫卯复合结构工艺技术颠覆现代人类的认知
有位藏家在群里展示了他的红水河文化藏品,该藏品的加工工艺技术可以说是颠覆了现代人类的认知,请看下图:
请注意:从照片的横截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
(1)这样一件厚度大约两三公分的石板居然是榫卯咬合的双层结构!
(2)加工线是笔直的,由于是石板,主要是平面积,猜想加工的平面应该是高精度平整的。从断面观察两层的咬合完全是“严丝合缝”“浑然一体”,连一根头发丝都休想插进去!头发丝的直径为0.04~0.05毫米左右,即40~50微米,由此可以断定加工的平面的精度肯定是微米级,金属加工的话需要用平面磨床才能完成。
(3)榫卯,不但间隔不是规矩的间距,就连榫卯的形状也不是全部直角的。从事加工技术的人懂得,结构配合上,单方面的非标准尺寸加工起来很自由,但是需要和另一个加工面配合那可就麻烦了,A侧不规矩,B侧的配合就难上加难!可是,这两块石板恰恰是A侧有随意之处可B侧的配合却天衣合缝!给人的印象是加工者颇为遂心应手!
(4)因为是平板面的大面积加工,所以如果是冷加工,也就是机械性的切削或磨削,由于加工量大,所需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动力也大,对如此薄的石板而言如此的加工应力和冲击力必然会造成石板破碎,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
(5)那么,如果是热加工的话,已知的科学知识只能是激光切割,而激光切割的加工局部温度高达几千度到上万度,与非加工面的温度差越大产生的应力越大,石板必然会爆裂。古人开山采石就是利用岩石的这一特性,靠火烧给大块岩石造成温度差使其产生巨大应力自行爆裂的。
就现在人类的知识、常识和技术而言,对如此薄石板来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尚可,像这块石板上出现的史前文明的高科技加工工艺技术是无法想象的。即便是现代人能够做到,但是你必须要做到高效率低成本工业化生产逻辑才可以成立,否则你用高额设备投资、不计成本、不计工期地慢慢磨削加工的话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从藏品的石板外缘随形利用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当时的加工属于成熟的普及性的技术水平。
那么,这样的加工工艺技术难度有多大呢?可以说难度大到现在的人类应该是做不到的。不过,类似的高精度切割石块史前文明奇迹全球各地有不少发现,大都是巨型石块的精密切割,并且岩石的原产地都不在本地,而是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那么单块岩石重达几百吨几千吨是如何加工的?如何运输的?什么人干的?加工的目的和用途?等等,都无法考据,用现代人类的逻辑思维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例如,这件藏品的榫卯咬合的双层结构的加工目的是什么?如果一面的材质适于雕刻加工但是强度差,再用强度好的材质复合后起到加强作用的话,如此加工就有了合理解释。可照片上看两片石板的材质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做这样的加工呢?目的何在?大家可以多观察多思考。
这件藏品的榫卯咬合的双层结构,不是现代人可以做到的,既然不是我们现代人类所拥有的技术那么从逻辑上推理那么只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不属于地球文明,属于地外文明。地外文明的话,是外星人还是神?另一个可能性,属于地球文明,会不会不是我们这一期的人类文明?因为人类考古学的物证已经可以证明此次人类文明的时间梗概,无法支持曾经有过高度文明的假说。总之,现代人类对地球、宇宙、历史知道的太少太少,而未知的太多太多,所以在此阶段只能是尽可能提出疑问和猜测慢慢探讨吧!
这件藏品的榫卯咬合的双层结构,如果不是现代人可以做到的,那么它就具有了此类红山文化造形艺术品自证的重要意义——可以排除是现代人恶作剧的可能了。因此,希望藏家们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脚踏实地的抽丝剥茧,揭开史前文明的层层神秘面纱。
(图片源于网络)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