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聘||线车在途,线车悠悠
实在是孤陋寡闻,没有人告诉我自行车源于何时又出自何人?但我可以确切地告诉你的是,在我的家乡——湖南会同,自行车称为线车,同时也可以肯定的说,在上世纪中后叶的中国大地上,线车是个非常流行又非常适用的代步工具,那么,我们这为何叫线车呢?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前后两个车轮通过脚力驱动而前行,留下哪车辙犹似游动奔走的蛇形线,而那连接车轴与轮胎的小小钢丝又如家乡的女神们做布鞋、纳鞋底,褪去颜色的小麻线一般,故而博得大名。
记得小时候线车很少很少,既是公路上偶尔出现一辆也如白驹过隙。印象之中,当时能骑上线车之人非富即贵,让人钦羡,而我家隔壁的罗老师即是本村的贵人,当时,他远在若水中学教书,每到月底,便身背一个黄挎包,骑着学校的一辆“永久”牌线车,摇着铃铛,一路欢歌,飞驰而來,小伙伴们每每听到清脆悦耳的铃声响,便先后从家里蹿出来,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罗老师推着线车拐过一条条小巷跟进他的小院里,待他将车架稳后,大家争先恐后拥上去,七手八脚玩起来,就在这时,小世忠刚伸手去摇铃,德良则“霸道”地说:“铃是我上次摇的,冇准你摇。”而罗老师的女儿小桃子刚从外面摘猪草回来,一进屋,发现金龙则在弯腰捣踏板,她上前用力一挤,说:“线车是我爸爸的,冇准你嗨。”随着一阵你推我揉,整个院落顿时热闹起来,给这个偏僻、寂静的小山村增添了一丝活力与喧嚣,每当如此,罗老师总是笑呵呵地站在大家身旁,淸癯的脸上挂着慈父般的慈祥:“嘿嘿嘿,都发莫争吵,都发有嗨的份,手和脚千万莫伸进链条内和转动的后轮里,否则,会卡手卡脚流血嘞。”大家一词在我们这叫都发,都发听后觉得罗老师特亲切、特友善,而且,在哪单一枯燥、物质匮乏的年代定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具,令人兴奋不已,同时真心感谢他的温馨提示。
随着时光的流逝,小玩伴们在幼小的心田里慢慢种下一粒梦想的种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并拥有自己的一辆爱车,同时期盼自己早日掌握骑车技巧,以便早日骑车单飞。
记得我15岁那年便开启了学车模式,闲来无事时,一见他人骑车进村便缠着学,经过多次学习磨练,基本掌握了骑车技巧。
说来也巧,也就是在那一年冬天,姑姑与姑父骑着一辆“凤凰”牌线车来我家做客,车就停在门口禾埸坪上,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未经他俩许可便擅自推上车来到村前的马路上摇摇晃晃地骑起来,第一次上路,不知观察路况,也不会管控车速,只知瞎劲踩,哪两旁的树木、田园、房屋只见迅速往后闪,此时,我心旌摇曳起来,不管路上有人无人特意将铃摇了又摇,响了又响,还故意“哼哼哈哈”地嚷几下,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在玩车,虚荣心一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我骑车到瓦窑口的拐弯处时,突然,迎面驶来一辆大卡车,我六神无主,只觉龙头不听使唤,车一下飞过沟坎又“呯”地一头撞在路边的篱笆上,司机大叔见我人仰车翻,也被吓一大跳,“吱”——地一个急刹跳下车,迅速将我扶起并关切地说:“没事吧?”我呻吟道:“左腿好痛。”他将我的裤脚挽上一看,发现左腿的外侧又红又青又肿,如挂了麻花一般,他既心痛又埋怨我骑车太蛮撞,同时摘来几片牛筋叶用嘴嚼烂后敷在痛处并帮我揉腿,经过一番及时有效的处理,疼痛有所减轻,大叔才如释重负、匆匆离开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遇人遇车遇事且看且行且慢且停。”
时过境迁,往事历历在目,话语犹在耳旁,遗憾的是当时年少无知,获救后不知感恩也不知道问他尊姓大名。
有了前车之鉴,日后骑车就谨慎低调多了,可买车的愿望却与日俱增。翌年底,年龄相仿的堂兄德驰便与我计议:“三转一响是时尚。你我分别去买一辆线车如何?一起骑上有多威风、多自在又多方便呀。”我一听,高兴得一下跳起来。是啊,春风十里,不及一路有你;有君相伴,何愁不乐。臭气相投的兄弟俩心有灵犀,一拍即合。
在自取得大人支持同意后,两个家庭翻箱倒柜分别凑上180元准备去买,君要知道,当时的农村工价每天才0.30元,这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和多少汗水才能攒下这些钱买到一辆车,可那时线车生产数量有限,属于城乡紧俏商品,凭票供应,而我们都是普通农户人家,又哪里有能耐哪里有资格去弄到票呢?为此,双方家长便动起脑筋来,让在氮肥厂上班的二哥去找县供销总社工作的表叔帮忙,二哥找到表叔后说明来意,表叔先是严辞拒绝,说身为国家干部不能违反规定,以权谋私,为亲戚开方便之门。后经不起二哥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帮助一起购买。
说来起此事是有点自私,正是这亲帮亲,故帮故的缘故,一周后,两辆乌黑呈亮的28吋线车如期而至,这可在哪小小山村成了爆炸新闻,着实热闹了一番,一辆“凤凰”、一辆“永久”摆放在中堂屋前,决不亚于现在的宝马、奔驰开回家,前来看热闹者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大伙不是摸摸这就是瞧瞧哪,大有看西洋镜一般,赞不绝口,然而,车摆在眼前如何选择,堂兄却一时犯难。有人说,两辆车均为上海产同一厂,各有千秋,选择“凤凰”吧,“凤凰”是百鸟之王,吉祥美丽,骑行轻快,脚下生风;有人说,拿“永久”啰,“永久”载重量大,天长地久,岁岁安澜。经过对比考量,堂兄最终还是选择了“凤凰”。
自此,只要有空,兄弟俩便分别骑上爱车往外跑,一路上,时而并肩同行,时而你追我赶,时而跨越障碍,时而骤停待发,尽管他年龄稍大些,但我个子比他高,腿脚也长些,可我长身不长智,车技远不如他,只要他一跨上线车,一会儿双手离开龙头利用腿脚掌控方向驱车远行,而后双手往一边运动作划船状,悠哉游哉,开心无比;一会儿又張开双臂上下摆动,宛若雄鹰展翅,翱翔蓝天;一会儿双手叉腰,双肩一前一后有节律的摆动,恰似维族歌唱家克里木在亦歌亦舞。一些路人或骑车人看到他的表演,纷纷驻足观看或追逐欣赏并称赞:“啧啧,哒是哪家的孩子,冇差,冇错。”可我天生是个笨鸟,只会傻乎乎的踩踏并在一旁起哄追逐,有时,我们也比脚劲,同站一个起跑线上飙车,尽管我攒下一朝的能量铆足了干劲,可还是赶不上动如脱兔,身怀绝技的堂兄,尽管如此,兄弟俩总是其乐融融,其乐陶陶,无不快哉。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亲们难免有事找上门来借车,开始,我们一概不允,一是刚买的新车怕借车人粗心大意刮蹭油漆;二是不知借车人的骑术如何,担心骑车操控失误出事。天长日久,父亲觉得都是邻居亲友,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面子上过不去,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谁家没有个大小事呢?!于是,l只要有人张口借,不管路途远近,路况好坏,技术如何,家人都慷慨应允。未承想,这个口子一开,家中的线车俨然成了“共享单车,”因为出勤率高,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某个夏日,一个小哥借车去王家坪走亲戚,许是喝了一杯小酒有些兴奋,在回家的路上下亭子坳时控速失当,一头飞过路边的沙堆上,连人带车翻了一个大筋头,龙头撞歪是小事,他的门牙却被磕去3颗,不忍直视,成了一个“烂灶门”。母亲说:“哈,这下可好,年纪轻轻没门牙以后如何找对象?!”父亲则说:“唉!哪古晓得他是闷的咕八戏。(谁知道他是那样的技术)要不,我就冇会借车给他。事知今日,后悔当初呀。”
为了安全起见,借车便对这位小哥亮起了红灯,再没有下回了。而更多的借车人大多都是小心谨慎,惜车如已,他们在用完车后多是将车擦得呈亮呈亮,一尘不染,再归还时又连声道谢。现在回想当年的情景那感觉给人真好真甜真爽,又落得一个个好人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兄弟俩一前一后骑车去公社看电影,他将车放在办公楼梯下,我将车放在礼堂门口,许是办公楼与礼堂有一定的距离且又较偏僻,看完电影后分别取车时,只见堂兄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我:“线车不见了。”我心里一惊,二话不说,急忙推上车与他一道直奔办公楼,左找右找就是未见其踪。二人无奈,便找到特派员报案,那时公社没设派出所,只有一个特派员负责治安也仅是履行公务,他在登记簿上写上几个字便算是记录在案了,而后拿腔作调地说:“嗯。日后如有线索找到线车,我会通知你们的。”
其实,明白人一看他是在安抚我们,因为在那个时代和那个时间节点上,天寒地闭,黑咕隆咚,人们都窝在礼堂看电影,外出行走之人所无,给窃贼有了可乘之机,当时既没有目击证人又无终端监控,那里能够水落石出呢?!可兄弟俩不气馁,隔三差五地去问讯,特派员总是重复:“查无实据,我也无法。”后來,此事就成了悬案,再无下文。
“拥有你的日子是幸福的,失去你的日子是暗淡的……”丢失爱车的堂兄情绪曾一度较低落,总是闷闷不乐,如今,拿这首歌去形容彼时的情形也不为过,然而,彼时的社会很封闭、很落后也很无奈,都是清一色的红歌,我们作为农家子弟浑然不知什么是流行歌曲。好在二叔心态好,没有过多的责备,一切顺其自然,淡然处之,半年后,爱子心切的他又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又凑钱买了一辆新“凤凰”。
有了失窃之故,堂兄便长了记性。每当骑车外出停放车辆从不离开视线,既使偶尔离开视线,除锁好佩锁还另用链子锁缠上轮胎并拴在树脚或柱子上,来个双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左邻右舍及远近城乡买车的人渐渐多起来。过去,哪单一代步线车便逐步衍生出许多时尚、运动、休闲、健身的新模式;千篇一律的黑白线车渐渐被色彩艳丽的新式线车所取代,“捷安特、崔凯、美利达”等国际品牌,使“永久、凤凰、飞鸽”等传统品牌不再独享殊荣,各种标新立异材质不同的变速车、山地车、折叠车和共享单车等更是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让传统线车彻底摆脱了落后、廉价、老丑的形象,成了高效便捷、青春时尚的代名词。尤其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宫金杰、钟天使组合一举夺冠,为中国拿到史上第一枚线车奥运金牌后,一度被打入“冷宫”的线车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回到了旷日已久的公众视野。
回眸过去,阅尽世间沧桑事;展望未来,旭临华夏巨龙飞。
孩提时代的记忆暂行暂远虽已泛黄,但线车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向往及惆怅。这,或许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一个时代的青春。而今,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小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线车悠悠,线车在途,线车的情结与同她那圆润结实,光彩夺目的车轮一般,一定会在漫漫历史征程上魅力四射,与时俱进,演绎出更多更好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并永葆芳华。
【作者简介】
胡德聘,湖南会同人,八十年代投笔从戎,爱好书法、摄影、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战士报》《湖南日报》《怀化日报》等报刊和网络。热爱生活,热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