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之石林
2004年7月20日。
从丽江出来到大理火车站,“睡”火车从大理到昆明。夕发朝至的火车真好,旅行社省了钱,也省了烦恼,我们也节约了时间。
导游在火车站出口处接上我们,一行人直奔石林而去。在导游买门票的时候,我们就在门口闲逛。
大门口的广场上有两个卖土特产的农民。这要搁现在,我肯定是要详细地了解卖的是什么,多少价格,以及其他什么可以闲聊的。但当时没有这种意识,只是感到好奇,就拍了一下。只认识灵芝,其他的不知道是什么。估计现在旅游市场完善后这种情况也不会出现了。但当地这些很土的东西还是很吸引我的。
大门检票处的工作人员,身穿着白族服饰,倒还是很有特色的。只不知道她们是不是真的是白族。这年头,假的太多了,打假也不可能打到这里来。
进大门后看到的就是“石林湖”。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感觉,相对显得单调,只不过远处的石簇沿湖点缀,恰似一个个盆景,倒也显得几分清净。
最早知道云南的石林,是从电影《阿诗玛》这里。那时我还是个小孩,留给我的是金子般美丽的姑娘阿诗玛(彝语的意思)形象和那美丽的石林。文革结束后才知道阿诗玛的扮演者杨丽坤在文革中被逼疯了,不禁为之叹息。而石林在遥远的云南,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旅游是怎么回事呢,坐个火车去昆明往少说最起码得三四天吧。
进入了大石林景区,景致也漂亮了起来。题头的那幅石林经典照片,石柱上刻满了对石林的赞誉之词,但对这些没有兴趣。感兴趣的是少年时代通过电影看到的石林,如今真实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但与我脑海中的石林相比,在气势上显得还是稍微差了一点。其实,很多的幻觉还是留在梦中较好,一旦现实摆在你的面前,你才会发觉梦幻是那么的不现实。至少我在当时是那么一种感觉。
看到上图那张照片里的那些摊位了吗,那是出租撒尼族服装的摊位。女同胞们自然不甘落后了,纷纷冲向摊位。想干什么……下面这一组图片已经说明了。
在石林前留下了“阿诗玛”的倩影。咦,怎么多出了一个“小黑哥”
作为一个景区,云南石林还是很有特色的,虽然与我当时心目中的感觉有差距。进入到石林的内部,更是没有了初次进入石林的新鲜感。地方狭窄,相机又是那种38-105的卡片机,顾了头却顾不了腚,顾了这边又落下了那边,确实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时值正午,天气也非常的炎热,我的团员们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在石林里跟随着导游慢慢地穿行。我则跟在团队的后面,不远不近地和大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随时准备着拍几张照片。
建这个石林里的这个亭子,应该是给游客全揽石林面貌用的,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初见大石林,面貌似曾相识;走进大石林,不识石林真面目,只缘身在石林中。即至上到亭子,看到的也不过如此尔尔,对石林的神秘感一扫而光。其实,如果不造这个亭子,也许大家对石林的感觉更多的是高深莫测,对景观也不会有更多的改造和破坏。
想到哪说到哪啊。纯粹是乱说,千万别当回事。
约定了集合的时间和地点,但好些人提前就来到了这里,看来对这里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啊。看看闲着无事,导游教大家跳起舞来。导游小马是大理白族人,唱歌跳舞本就不在话下,如此一来倒也打发了时间。三年后的2007年,这个导游小马又联系上了我,说在杭州找了个对象,人已经到杭州了,准备结婚了。为了能告诉我,她找通讯公司的熟人,拉出了几年前的通话记录,找了我们在云南旅游时候的那个时间段的通话记录,对不熟悉的电话都进行了联系,最后才找到我。只为了告诉我一声。我也向她表示了祝福。此后再也没有联系过。
当然,使她对我记忆犹深的也是为了我们这次不顺利的旅游。这个,我在下一篇中会介绍。
从大石林出来,我们又去了小石林。但小石林的一切已经构不成我的回忆了。因为从大石林出来后,对这些石林已经没有了兴趣,脑海中残存的印象也没有了。
沿路的风景,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世界地质公园的招牌,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当然,天气热也是对这里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离开石林,向七彩云南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