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之文言文翻译详解及专项练习

以下PPT可以到QQ群:①257017198 14648143中自取。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留、删、换)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会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

(1)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

译文:                                                                     

(2)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

译文:                                                                      

参考答案:(1)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裨校张彦以及部下,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归顺庄宗,鱼崇谅逃回陕州。(裨校张彦”“节度使”“贺德伦”“庄宗”“崇谅”“翻译时应该保留)

(2)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汉祖”“崇谅”“契丹”“知制诰翻译时应该保留;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应该删除)

参考译文:

鱼崇谅字仲益,他的祖先是楚州山阳人,后来迁徙到陕州。鱼崇谅年幼时善于写文章,二十岁时,相州刺史征召他为从事。适逢魏帅杨师厚去世,以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一半的州县隶属于相州。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裨校张彦以及部下,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归顺庄宗,鱼崇谅逃回陕州。明宗即位,秦王从荣上表推荐鱼崇谅为记室。从荣被斩杀,由于连坐,鱼崇谅被除去官籍,流放庆州。清泰初年,移到华州。不久因从荣被允许在家乡安葬,于是放鱼崇谅回到陕州。清泰三年,起用为陕州司马。在后晋为官时,捧着土产进贡,宰相举荐他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年,契丹进入汴梁,契丹宰相张砺举荐他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回到北方,留鱼崇谅在京师。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不久授任翰林学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译文:                                                            

(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译文:                                                            

参考答案:(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伯夷”“叔齐”“西伯昌翻译时应该保留;于是,古今异义词,译为在这时译为听说,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老人译为何不,代词,代指西伯昌)

(2)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伯夷”“叔齐”“首阳山翻译时应该保留;,意动用法,认为……是耻辱的,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道义;后三句都是省略句,应补出主语;是野菜)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道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哎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杨津字罗汉,少端谨。除侍御中散。津以身在禁密,不外交游,至宗族姻表罕相参候。司徒冯诞与津少结交友,而津见其贵宠,每恒退避,及相招命,多辞疾不往。后迁长水校尉,仍直阁。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骑追收,并绢俱获。自是阖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者。

(1)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

译文:                                                            

(2)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

译文:                                                             

参考答案:(1)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使者”“”“皆为专用名词,翻译时可保留;”“驿”“”“”“等词需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疾驰”“驿马”“告诉”“情况”“告诉)

(2)至于郡守县令及属官中有贪污受贿的,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责备他们。(未曾公言其罪省略主语,翻译时需要补充;”“”“”“”“”“”“等翻译时,皆需要替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贪污”“受贿”“公开”“宣布”“罪过”“私人”“严厉)

参考译文:

杨津字罗汉,从小端正谨慎。被任命为侍御中散。杨津因为自己在宫中,不与外人交际,以至宗族姻亲也很少问候。司徒冯诞和杨津是从小结交的朋友,但杨津见他富贵尊宠,总是退避他,等到召唤他前往,也多是托病不去。后来改任长水校尉,仍旧兼任直阁。外任岐州刺史。有武功地方的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被强盗抢走。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杨津便写下告示,说有人穿着怎样的衣服,乘着怎样的马,在城东面十里远的地方被杀,不知道姓名。如果有谁是他的家人,可尽早辨认收尸。有一位老母亲边走边哭出城来,说是自己的儿子。因而派骑兵追捕,人赃俱获。从此全境的人都畏惧服从。至于郡守县令及属官中有贪污受贿的,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责备他们。因此官员僚属们都感激受到勉励,没有犯法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

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言,比因饥馑,盗贼滋横,若不显戮一二,无以示惩。敕中书详议,安童奏曰:强、窃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旧待报。从之。

(1)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

译文:                                                             

(2)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译文:                                                             

参考答案:(1)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按照法律处置他们。安童在皇帝旁边侍奉,皇帝对他说:我将要治这些人的死罪,怎么样?(四年”“阿里不哥”“安童”“”“等翻译时需要保留)

(2)安童推辞说:如今虽然三个方向已经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我这么年轻,就被委以这么重的任务(或:错误地承受重任),恐怕各个地方会有轻视朝廷的心。皇帝深受感动,过了一会儿说:我已经考虑成熟,没有人比你合适。(应替换为归附谬膺应替换为错误地承受四方应替换为各个地方动容应替换为感动应替换为超过在翻译时应该删除)

参考译文:

安童,是木华黎的四世孙,霸突鲁的长子。中统初年,世祖皇帝为追念功臣,把他召入长宿卫,这时安童才十三岁,官位已在百官之上。他的母亲是弘吉剌氏,昭睿皇后的姐姐,随便出入禁宫。世祖有一天看见她,问到安童的事,()回答说:安童虽然年纪小,但是是辅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说:()从哪里知道的呢?()回答说:每次退朝时,()一定和老臣们讲话,从未亲近一个年轻人,()是通过这个知道的。世祖很高兴。中统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党羽一千多人,将要按照法律处置他们。安童在皇帝旁边侍奉,皇帝对他说:我将要治这些人的死罪,怎么样?安童回答说: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刚平定天下,就因为私人的仇恨杀人,这样怎么来收服还没有归附的人呢?皇帝很惊奇地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说的话如此老道?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意。因此特别器重他。

至元二年秋八月,封(安童)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食邑增加至四千户。安童推辞说:如今虽然三个方向已经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我这么年轻,就被委以这么重的任务(或:错误地承受重任),恐怕各个地方会有轻视朝廷的心。皇帝深受感动,过了一会儿说:我已经考虑成熟,没有人比你合适。至元八年,陕西省地方官也速迭儿建议,由于他那里连年饥荒,盗贼横行,如果不公开杀一两个人,不能显示对他们的惩罚。皇帝下诏书至中书省让他们详细地议论,安童上奏说:把强盗、窃贼均处死,恐怕不合适,犯了死罪的应该按照旧例上报待批(处死)(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