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契之美——奥缶斋甲骨珍藏100品
百餘年前,“甲骨之父”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雖已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十五萬片,皆散藏於中、美、英、法、德、日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各學術機構及私人手中。一般的甲骨文書法愛好者難得見到實物,只能通過各種印刷出版物進行觀摩欣賞。
自劉鶚首刊《鐵雲藏龜》,前代學者不斷致力於甲骨文資料的收集和刊印工作,但限於技術手段等因素,與甲骨文相關的印刷品多以墨拓、黑白影印為主,且印刷質量良莠不齊,很多珍品實物難以通過印刷品全面展現其細節魅力。尤其是一些民間私家藏品,因受展覽場地、刊印經費等各種因素制約,更是難得一見,甚爲學界所抱憾。
隨著近年我國印刷出版水平的逐步提高,一批高質量的甲骨文出版物相繼問世。專注於“殷商文化”和“鄴城文化”的民間藏家鄧泓先生於2012年將其奧缶齋的部分甲骨藏品篩選甄別,整理輯錄,以彩色微距攝影高清圖片在“中國名家私家藏品書系”《奧缶齋·殷器別鑒》上與所藏殷器一同刊發,使這一批珍貴的甲骨實物得以纖毫畢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乃古文字學者與書法愛好者之幸事。本期公號特遴取書中精品圖片,摘錄於此,以便讓同好共賞難得一見的甲骨文刀筆風韻,體味甲骨書法之美。

▲圗1

▲圗2

▲圗3

▲圗4

▲圗5

▲圗6

▲圗7

▲圗8

▲圗9

▲圗10

▲圗11

▲圗12

▲圗13

▲圗14

▲圗15

▲圗16

▲圗17

▲圗18

▲圗19

▲圗20

▲圗21

▲圗22

▲圗23

▲圗24

▲圗25

▲圗26

▲圗27

▲圗28

▲圗29

▲圗30

▲圗31

▲圗32

▲圗33

▲圗34

▲圗35

▲圗36

▲圗37

▲圗38

▲圗39

▲圗40

▲圗41

▲圗42

▲圗43

▲圗44

▲圗45

▲圗46

▲圗47

▲圗48

▲圗49

▲圗50

▲圗51

▲圗52

▲圗53

▲圗54

▲圗55

▲圗56

▲圗57

▲圗58

▲圗59

▲圗60

▲圗61

▲圗62

▲圗63

▲圗64

▲圗65

▲圗66

▲圗67

▲圗68

▲圗69

▲圗70

▲圗71

▲圗72

▲圗73

▲圗74

▲圗75

▲圗76

▲圗77

▲圗78

▲圗79

▲圗80

▲圗81

▲圗82

▲圗83

▲圗84

▲圗85

▲圗86

▲圗87

▲圗88

▲圗89

▲圗90

▲圗91

▲圗92

▲圗93

▲圗94

▲圗95

▲圗96

▲圗97
圖片摘自“中國名家私家藏品書系”《奧缶齋.殷契別鑒》(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