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究竟是幸福的终结还是人生的动力?

今天想聊一聊-----关于“比较”这个话题

我们都在心里暗暗的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过,也都被动的被拎出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或者“炮灰儿”。

但貌似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面对“自己和自己比较”这个问题。

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看韩剧,韩剧《匹诺曹》有一集,达平为了选择女婿的事情异想天开,希望找个有钱的女婿。可是爷爷却对达平说那还是选择穷光蛋吧,因为孙女喜欢啊。

爷爷说:因为一旦开始了比较,那样幸福就算是到了头。

很多人觉得太有道理了,因为我们从小就受够了家长对自己说:你看谁谁谁考了多少分,再看看你你。那种从不被夸奖的不自信感一直在伴随着我们长大。

长大之后很容易身上再带有童年时候被比较的阴影,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还在想,谁谁谁的老公怎么那么能赚钱,房子那么大,孩子那么听话。结果越想越气,老公孩子回家后就先发一通脾气,幸福生活就此终结。

又或者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和身边好朋友“反目”的困扰。本来你们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吃饭自习上厕所都一起亲密无间。可突然有一天,你找了男朋友or考了个好学校or跳槽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身边那个无话不谈的朋友突然开始阴阳怪气的说话。自己比不过,就开始拿来你从来不曾听过的远方亲戚的朋友和你比,比学校,比男友,比工资。于是曾经亲密的友情也就此终结。

可是我有时候却觉得“比较”不一定全是负面的,看到差距才能看到自己上升的空间。不然整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娱自乐虽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们都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变得更好。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对别人的“比较”不在意,这也是一种能力。

上面这张图是一个网友在后台给我的留言,其实看到这个我挺高兴的。能被别人认可,当成一个小目标,也是我自己前进的动力。我尤其喜欢她最后一句话,“我不觉得自己会成为很成功的人,但是我想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这样就够了不是吗?

沉迷于过去生活,陷入“假设性成功”的群友

网友“殷桃”在后台给我留言说, 我会尽量不与别人比较,只与昨天的自己比。

其实这是我特别赞同的一个观点,因为我自己有一块小木雕,从小学六年级就一直放在桌子上,一直保留到现在。上面就刻有四个字:超 越 自 我

小时候,不太明白这个词的深意,只是隐隐觉得,是一种激励我进步的动力。近年来才逐渐明白,人最难的不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而是要和之前的自己比。只要今年的你比去年强,达成了去年没有达成的愿望,这就是一种进步。

不过执着的用自己和自己比较,也很容易陷入一个思维的怪圈,让自己苦不堪言。

前一段我在澳洲入了一个悉尼的群,其实就是一些新移民在一起探讨一下生活,住房啊,孩子上学之类的。这个群里有一个人平时说话比较喜欢压人一头,就比如她提她自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学毕业,第一T队的。毫无疑问,大部分人都有“名校光环”的心里,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是佩服的。但时间久了,她的所言所行难免让大家心里犯嘀咕。

如果有人对新移民的政策不了解,她就会说你不会读英文吗?政府公开网站上全部都有信息,与其在这东问西问,不如自己去研究研究。

比如有人问起新移民买房子,她就会对悉尼各个区评判一番,然后说自己要在悉尼最好的区买一块地。

其实很多时候,我看她的回答,确实是有知识点的,也许也是对的。但是说出来的话,就让人特别不舒服,总有一种暗暗较量,压人一头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有个群里其他的人发现她要生孩子了,居然只买了一辆3000澳刀的二手车。其实这个也没有什么,毕竟车只是个代步工具,只是她之前的言行让大家心里都憋着气。

华人圈子很小的,于是大家的八卦之心之下,大概了解了她的故事。她和老公在国内应该算精英阶层,确实是特别好的学校毕业的优等生。职场上一路向前,高薪,白领,精英。自从坠入了想要移民的这个思维里,真的是不顾一切折腾着要移民。

由于学习的底儿好,很快通过考试。可是到了澳洲以后,才发现一切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虽然他们学历很好,工作经验很好,英语也流利。可是澳洲很好的职位往往看重国际化工作经验和本地工作经验,能找到的工作连原来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她的老公转了一圈之后,如何也找不到原来那样好的工作,坚决要回国。可是她总觉得就这样回去,会被人笑话,坚决不肯回。在国内因为两个人经济能力强,贷款也不怕。买房子的时候贷了千余万,眼看着积蓄越来越少。后来她老公觉得不是办法,绿卡也不要了,先回国工作了。只有她自己在这死熬着。

这熬着也不是办法呀,到了年纪只好怀孕了。前前后后怀孕都是自己一个人,因为找不到工作,买了一辆二手车先凑合着。群里也有那种岁数较为年长,私下里去劝她一下,说不行回去吧。她就一直跟人家说她在国内曾经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每每强调:如果我在国内,现在一定会过得非常好。她一直陷入在一种“假设性的成功里”。这种假设性的成功,并没有真正发生,而是一种想象。

这个大姐说我只能劝她如果想要留在澳洲,就把以前清零从新开始,不要想着过去的荣耀。澳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只要心态好,什么人都能过下去。要不然就速战速决,马上回国。这样犹犹豫豫,念着曾经的好,又不甘心未来的期许,在两种状态里纠缠对当下的生活全无半点益处。可是她全然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在群里各种让大家不舒服的言论,终于有一天群主把她踢出了群。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群体的,她的错误就是不断的拿自己和自己比较。她的痛苦不会有人理解,如果想要过得舒心点只能自救。

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是节节升高的阶梯这样平面的图谱,也许是交织的曲面图。你根本不会知道长达五年时间之后,你将进入哪一种生活。想要过得好点的办法,就是无论落在那个曲面上都要好好调整,把脚下每一步都走稳。

不想和过去自己比较的潘多拉CEO

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几天,我途径悉尼去了澳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那里叫做猎人谷Hunter Valley,纵横几百公里的地区上布满了葡萄园和酒庄。是澳洲热爱美酒和生活的人最值得一去的本土景点。

这次旅行非常的有意义。

我一直在想着如何表达我在这次旅行中受到的冲击和震撼。我们住宿在猎人谷提供的一家高级的民宿。第一天入住的时候,我完全被这套房子优雅和豪华的设计所震撼。与其说是一套民宿,更像是一座贵族庄园。充满了十八世纪,英伦贵族风范。屋里来自各地的纪念品,彰显着屋主的阅历和品位。

我们入住的期间,主人有提供很多贴心的设施给我们。刚开始这套房子的管家来了两次,因为管家穿着考究,讲话绅士又有风度,我一度以为是屋主。直到第三天晚上,屋主亲自前来送一瓶澳洲本地很不错的红酒给我们。我才第一次见到了屋主Karin Adcock。

她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就是澳洲超市常见的“三个孩儿的妈”,穿着朴素(澳洲农民的打扮),非常低调,在我们的聊天中,她笑嘻嘻的告诉我,其实她是四个孩子的妈妈。

当我伸手接她递过来的红酒时,她看见我手上戴的手链,眼睛一闪。她说:“你戴的是Pandora手链吗?I brought Pandora to Australia. I was the CEO but now is a wine farmer”(潘多拉手链是丹麦的品牌,Karin是丹麦人,2004年的时候买下了潘多拉在澳洲的代理权,2004-2012年是澳洲和新西兰的CEO)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平常的就好像告诉我,今天早晨喝的是白咖啡,今天又下雨了一样。就是轻描淡写的叙述了一件事而已。

怎么表达我感受到的冲击感,简单说就是又给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上了一课——原来人生可以这样的精彩

有足足一分钟我难以置信。因为平时我们看到的商业巨子们在书籍上的样子都是标注化的配置,一身昂贵又低调的品牌暗暗的体现着一个人的品位。

可是当那个每天在教科书上读到的商业神话的缔造者打扮成一个农民的样子站在眼前,却无法掩盖自己身边发出的光芒,感觉就像信徒遇见了耶稣---即使衣衫褴褛我便也知道是他。

如果不是这一瓶酒,我伸出的手,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身份。所以她刚离开我就一个人马上折返跑进了她的书房(人吃的都差不多,但精神吃的都不一样),去看看她都读了哪些书。因为我们住的房子就是她之前住的,她说我们是她的第一个房客。所以二楼大大的书房里还摆放着她的家庭照片和书籍。

接下来几天,Karin给我们讲了很多她人生的故事,真的非常精彩。从一开始的人生为零,到经历曲折一步一步如何打造潘多拉的商业帝国。从普通人登上职场登峰,又如何从退休后开始自己一直想要做的葡萄酒产业,从一周七次的空中飞人到归隐农场,如何辞掉CEO圆满了一个开葡萄酒庄园,做一个农民的心愿。如何在职场的过程里穿插生了四个孩子,如何在时间的碎片里陪伴孩子长大。这位伟大的妈妈一直刷新着我们的认知。她一直在生活里完美的做自己的角色,当她是一个妈妈的时候,她不再是职场人物,她就是一个妈妈。当她做一个CEO的时候,她也架得住百万进账的场子,如今她想做一个农民,那便是活脱脱农民的样子。

她说当她告诉别人她的决定时,所有人都以为她疯了。为什么从时尚珠宝的行业,跨行去葡萄庄园和农民一起工作。但是她说,我为什么要和我过去的自己比较呢?我只是想做我现在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时尚珠宝行业就比酒厂的农民高大上呢?太过在意别人的目光,执着于比较会让自己不快乐。

亦舒的小说里讲: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换句话说,普通的人生大都一样,精彩的人生各有不同。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寻找真正的自己,在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底线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个领域里有多大的延展度,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尝试,不断接触新世界,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

而在每一个转换的过程中,无谓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我很不喜欢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因为兔子应该跟兔子比赛跑,而乌龟应该跟乌龟比寿长不是吗?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前两天看到一个微博,一个家长因为接送孩子去学校总是用跑车,老师提醒他注意。因为这样行为怕会引起其他孩子的攀比行为,但是家长回怼了之后,却被移出了群。

有人说嫉妒是人心灵的肿瘤,其实不是孩子要比较,而是家长们之间在比较。有人说其实老师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的,毕竟在幼儿层面上越少接触这些奢侈越好。看完这条消息以后,我又翻了翻最近的话题,邻近开学的时候,有好几个因为各种炫耀,家长被踢出群的帖子。

网上有很多人站队,说究竟算谁的是非。但爸爸的话也很有道理。

我不喜欢在这种热点上站队,我只想说,或许就是因为比较的方式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冲突。欢乐颂里曲筱绡的哥哥可以开玛莎拉蒂,可是她就喜欢开一个小Polo,当她看见安迪开的小红保时捷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八卦的乐于围观的心态,她不会觉得这车招摇,刺伤她的内心受挫。而换成旁人,可能会引起被炫富的不舒适感。

当你拥有一种生活,或者造就这种生活的能力的时候,你可能很少会觉得别人在炫耀。你应该是去学习如何在别人的经历上吸取经验,让自己过得更好。

当然,绝对少不了天生就自带炫耀功能的一类人。没事跳出来跟你炫耀一番也挺烦人的。

怎么办?

不理她或者比她好很多,二选一咯。


【重要告知】

微信刀起刀落改版了无数回,但我依旧是你们的高产鸡汤毛毛姐吖,只不过被无数推送淹没了,那么为了不错过、第一时间看到我的鸡汤和学习干货,可以星标(置顶)毛毛虫Claire~

▼▼▼

如何将毛毛虫Claire「设为星标」或者「置顶公众号」

安卓用户&苹果用户

①点击标题下面的「毛毛虫Claire」蓝色字体

(0)

相关推荐

  • 移民专家喊话莫里森:消减移民将会使情况更糟!

    基建不足,甩锅移民合适吗? 周三晚上,总理 Morrison 在悉尼 Bradfield 的演讲中表示,目前道路堵塞,悉尼墨尔本的学校和公共交通已经人满为患.因此,他希望澳洲的移民配额消减3万. 很多 ...

  • 雨萌周记19:卧虎藏龙的华人移民

    这周墨尔本疫情居高不下,有几天竟以700多人的速度攀升.我们的全澳直播大赛倒不耽误,8月1日第一场如期举行,观众近2000人次,反响热烈.从90后李明轩的幽默风趣到50后蒋亚平的真挚感人,更有第一个横 ...

  • 雨萌周记16:我们笑着说再见 却深知也许再也不能见

    7月8日墨尔本二次封城,封城前,一位朋友终于几经周折高价买到了回中国的机票,我们晚餐送他,晚上聊了很多,虽然接下来的日子不容易,但相互鼓劲.宴毕送客,夜很深,风正凉,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消逝在黑夜中,突 ...

  • 在澳洲,有100万华人在努力活着!

    共3136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不擅长"拼命"的人. 中学时体育考试的八百米.我至今都记得站在起跑线上时,我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震耳欲聋,像是某种悲壮 ...

  • 经验之谈 | 在悉尼,新移民买房要考虑哪些方面?

    这是澳洲财经见闻最新推出的一档专栏 全方位解读澳洲的衣食住行 第一时间解答你最好奇的问题 用通俗有趣的图文为你呈现澳洲都市生活中财经那些事 本篇共2447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家是心灵的寄托和归属, ...

  • 人口暴增使澳洲海滩不堪重负!未来日光浴、冲浪都要收门票了吗?

    随着去悉尼的海滩人数越来越多,负责Bondi海滩管理的Waverley Council会正在考虑禁止在岩池北端区域冲浪. 该区域的日常活动人数都在5万以上,当举办特别活动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会飙升至10 ...

  • 原创 | 奋斗, 融入, 放纵, 在澳洲你有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AFN 本篇共3461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前言 走还是留,是个艰难的决定. 前段时间,和闺蜜们吃饭,大家都表达了自己在走与留之间的矛盾和困惑. 今年,我还未回国,一位移居墨尔本的朋友先回去休假了. ...

  • 深思 | 来澳父母,沦为隔代儿孙的“免费保姆”

    觉得字体小的朋友,可在右上角进行设置,把字体调大 喜欢就分享出去,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6561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前 言 作为中国空前绝后一代的独生子女,80.90后的我们, 从小就和父母 ...

  • PR配额应该在16万-22万,悉尼人口可以再翻倍?

    到底人多还是人少? 澳洲这两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削减移民.政府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太拥堵了,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再不控制人口就不适宜居住了. 在最近召开的一个关于人口增长的会议上,城市基建和人口部部长 ...

  • 在澳洲长大的中国孩子,中文水平才真正令人担忧

    这是澳洲财经见闻最新推出的一档专栏 全方位解读澳洲的衣食住行 第一时间解答你最好奇的问题 用通俗有趣的图文为你呈现澳洲都市生活中财经那些事 本篇共3263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很多新移民在刚登陆澳洲 ...

  • 将艺术演绎成冒险之旅——专访墨尔本艺术中心首席执行官Claire Spencer

    浓重的艺术色彩一直是墨尔本所为人称道的美好之一.路过繁忙热闹的Flinders车站, 走过宁静的亚拉河畔,你一定留意过一座迷人的白色尖塔.巨大的金属网罩像旋舞的裙摆一般坐落在屋顶上方,与建筑内所展示的 ...

  • 亲历澳洲 | 我们该如何审视澳洲公校

    这是澳洲财经见闻最新推出的一档专栏 全方位解读澳洲的衣食住行 第一时间解答你最好奇的问题 用通俗有趣的图文为你呈现澳洲都市生活中财经那些事 在Artarmon小学的家长群里,或者相熟的亚裔父母碰面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