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小时候的浓浓年味(1)
(诗文)小时候的浓浓年味(1)
文|01一线
昨天立春,今天小年。昨晚十时左右,一连串的爆竹声告示人们,春天到了,年味浓了。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家家户户闹团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在古代,春节是立春之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节日。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由于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所以后来改农历年叫“春节”,因而演变成为了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准宗教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这种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迎新、庆禧纳福、祈求丰年、祭祀各种神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一起跟随中华第一春联描绘的情景来回味中华汉族的年味。
以农历岁首为界,岁首前有腊祭、祭灶、祭祖、除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吃饺子、放鞭炮,除夕有吃年夜饭、“守岁”等活动,正月初一是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开始到亲友家拜年。
腊祭指过腊八节。如果说春节是一台戏的话,那么腊月初八就是年节的开场锣。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古有“送信的腊八粥”民谚流传。据传腊八粥传自古印度,“腊八”成为佛教的盛大节日。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这六年苦行中,他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中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泡腊八蒜是腊八节里另一项重要内容。这一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的,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关于这泡腊八蒜的由来,据说也是有点儿说头儿的。进入腊月,年关将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账,准备过年。这个时候不管是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的,也都该了解一下了。但是快要过年了,总也不能杀将到人家家里大喊:“欠债还钱”。中国人总讲个面子和彩头。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嘛。北京有句老话说:“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用腊八蒜当作催债提示,倒也算是难得的苦心。饺子是年夜饭上一道必备的食物,为此,民间会在腊月初八这天,并将泡腊八蒜坛子封好,等到吃大年饺子时开食。
在吃了美味的腊八粥后,人们就开始准备大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小年节,人们送走管众人口的灶神,接回祖灵。小年到除夕是春节忙碌阶段。这期间,人们要清扫屋尘,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忙忙碌碌,俗称”忙年”。
灶祭指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也叫祭灶、辞灶。辞灶,也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辞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有句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四,扫房子”。灶祭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习俗称小年。小年前后,辞灶清扫反映了老百姓讲究清洁卫生的一种习俗。辞灶清扫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它不仅是过年的一个传统,更是一种美德。
小时候,看到妈妈整天忙着掸灰尘,擦窗子,洗被褥,忙这忙那,就在一旁帮妈妈搞卫生。长期适应就成为终生习惯。
在进行“祭灶”仪式前后,白天,我同母亲用地帚和绑杆扫帚对里里外外的地面和房子的各个角落及楼面的蜘蛛和陈年积灰进行彻底的打扫除。包括厅堂、房间的柜台和抽屉、桌椅和板凳等家具物品,翻箱倒柜似的把里面存放的东西擦洗干净和整理,能搬到溪边的家什全部移到外面擦洗,待凉干后再放归原处。除了扫灰尘之外,我们还给居家来一次彻底消毒、杀菌。
我家一直保持绞烟窗“祭灶”的习俗。“祭灶”同“接灶”一样,由母亲操持,只要我在家,母亲便会叫住我同她一起绞烟窗。先是用稻草、柏树枝等材料捆扎结成一个埽子,然后由我登梯到烟窗上方放下一根带称砣的绳子,母亲在厨房后锅口检到带砣的绳子后,挂上埽子停当后,在灶边招呼我捣鼓着这条绞烟窗的绳物,大约要经9次轮回才能把烟窗的陈年积灰扫清。实践证明,经过绞烟窗后的灶,生火煮饭特别的畅快。
烧香放鞭炮,灶神对你笑,上天言好事,美得直冒泡。快乐马上到,好运跟你跑,健康分外俏,平安福星照。旺旺福,让您的生活更美妙!其实,我们每一个都该如此。要同小年的大扫除一样,给心里一个大清理!擦除心灵的灰尘,让我们真正生活在透亮的阳光里!
过年了,总想回家看看,和家人团聚一些日子。家人也不只望我们能带回来什么,只望我们平安回来,这就是家人就最大的心愿。也许我是个恋家的男人吧,也就会一到过年就往家里赶,在外面太累了,也只有回到家,才能让我睡的更温暖,睡的更香。在老家安祥的天地里,重温自己的童年,回味自己的心事,理理自己的情绪。毕竟过年了,用一个安静点的心,去迎接真正意义上的新年,相信来年好运!(1)待续!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设备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