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史沫特莱一直支持的印度,为何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魂归中国?
作为一名始终心系中国革命的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回到美国之后,在冷战时期,遭受了美国政府的监视、诬蔑和打压,人们将其视为“红色文人”,因而对其大加排挤。
身处困境的史沫特莱,对这个她曾眷恋的国度,彻底寒心,她迫切地想要逃脱眼前这个无形的牢笼,她曾对自己的朋友抱怨过:
“为什么我没有在几个月以前到中国,并归化为中国公民呢?我如果去了那里,便可以平平安安地工作,美国这个国家,是容不得任何一个热爱自由的人的。”
1949年7月,史沫特莱开始申请护照,在经过几次拒绝之后,护照司司长鲁思.西普利最终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将护照发给了史沫特莱。
然而,就在史沫特莱等待护照的时候,当年10月,一个来自东方的客人,到访美国。
这个人是印度总理尼赫鲁,而对于史沫特莱来说,这个人也是自己的一个十分熟悉的朋友。
相比中国来讲,印度在史沫特莱的心中有着更加特殊的地位,当年,年轻的史沫特莱走进社会之时,最先呼吁的口号便是反对英国殖民地对印度的殖民,而且因为参加反对活动,史沫特莱还曾和印度独立革命者们,一起被捕入狱。
随后,在抗战期间,作为《法兰克福》记者,史沫特莱在延安报道八路军抗战事迹之时,还曾给尼赫鲁写过三封信,请求印度国大党能够对八路军,伸出援手。
在她的信中,这样写道:
“在日本实际占领区,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工人、农民已经组织起来,组成了八路军打日本人了,他们有武器,但没有冬衣,没有鞋子,而且粮食也很匮乏。我们这儿的军队很穷,而且还正组织武装抗击日寇,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资助八路军。”
后来,史沫特莱又劝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给尼赫鲁写信,阐明八路军是一个钢铁意志、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希望国大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这支抗击日寇侵略的军队。
在史沫特莱的努力之下,印度援华医疗组随后建立,于1938年9月1日启程奔赴中国,并于次年2月,抵达延安。
此时,身处困境的史沫特莱,看到昔日友人来访美国,心情激动不已,她觉得尼赫鲁一定不会忘记自己这个老朋友的。
然而,虽然史沫特莱递交了希望会见尼赫鲁的书面请求,但尼赫鲁方面却始终没有会见她的消息。
直到在华盛顿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史沫特莱的一个朋友提问尼赫鲁,是否会会见史沫特莱的时候,尼赫鲁才表现得大吃一惊,仿佛之前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在记者招待会上,尼赫鲁表示,晚上一定会和史沫特莱通电话。
当天晚上,史沫特莱打了电话,但没有接通尼赫鲁那边,随后,她借助朋友关系,最终在纽约沃尔多夫饭店套间之内,见到了尼赫鲁。
在这里,史沫特莱向尼赫鲁诉说了自己的困境,尼赫鲁礼貌性地表示了同情,但长达一个小时的对话里,尼赫鲁并没有提及,先前他曾允诺让史沫特莱去印度看看的邀请。
走出沃尔多夫饭店,史沫特莱感到了一阵心寒,尼赫鲁高高在上的屈尊姿态,让她感到了一种陌生和距离感,她知道尼赫鲁的担忧,自己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很难让尼赫鲁公开接受自己去印度。
史沫特莱一想到这里,顿时感到,印度这片自己曾经为其呼吁、为之奋斗的热土,变得索然无味。
回到寓所后,过了几天,一个来自北京的密使,悄悄敲开了史沫特莱的房门,这位密使是史沫特莱曾经最亲密的朋友——陈翰笙。
陈翰笙夫妇住在美国,他了解史沫特莱所处的困境,在彼此寒暄之后,陈翰笙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装着现金的袋子。
“这是新中国,欢迎你回家的路费。”
陈翰笙对史沫特莱说,多少年后,陈翰笙曾回忆那天的场景:
“我说出这句话后,史沫特莱的眼睛顿时红了,她不停地点着头说,谢谢你们没有忘了我。”
因为当时正处于冷战期间,史沫特莱的护照仅限于英国、意大利、法国有效,因此她先启程前去英国,期盼着英国与新中国建交之后,再辗转返回中国。
在随后写给朱德的信中,史沫特莱曾感慨道:
“假如有那一天,我能够重返中国,我一定要亲一亲它的土地。”
然而,这个愿望,最终还是落空了。1950年5月5日,史沫特莱因病进行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第二天,她便怀着极大的不舍,离开了人世。
在她清醒之时,史沫特莱曾嘱咐友人,写下了遗愿:
“火化我的遗体,将骨灰送交朱德将军,埋在中国。”
1951年5月6日,史沫特莱的骨灰,最终安葬在了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内,她的身躯与中华大地融为了一体,她的灵魂永远与所有革命者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