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释(二十四)
【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在下位者得不到在上者的认可,则人民不拥护,国家不安定。获得在上者的认可有道,不能取信于朋友,则无法得宜于上。取信于朋友有道,不孝顺父母,则不能取信于朋友。孝顺父母有道,反省自身不尽其诚,则不能孝顺父母。诚己有道,不明人伦,则不能诚于立身。
【注释】
① 总说
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二):吴兴沈氏(清臣)曰:“能明乎善,即所谓豫也。性之至善,自本自根,无昏迷之间人伪,一萌则失先见之明,而善不复见矣。惟于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即事而明,不为物感,则性善明矣。明乎至善,则一性之间无一毫人伪,皆天理之自然。以之修身则诚,以之事亲则顺,以之交朋友则信,以之在下位则必获乎上,以之在上位则必得乎民,无所往而不当矣。”
清·康熙《日讲四书解义》(卷三):“此一节书,是言凡事皆本诚身,而诚身之要,尤在明善也。”
清·李光地《中庸章段》:“此自‘治民’而推本于‘明善’‘诚身’,皆所谓豫也。告君而言在下位者,因其言皆反说,故借在下位者明之,对君之词也。盖治民者,上下所同也。臣之获上信友,如君之取人。信友之在顺亲,如取人以身而修身以道。顺亲之在诚身,如修道以仁。诚身之在明善,如以仁事亲之必先于知人知天,故其事可以相明也。诚明即前之仁智,然对明而言者,偏言之诚也,包明而言者,专言之诚也,与仁之义一也。此节申前文为政在人以下之说。”
②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明·憨山德清《中庸直指》:“在下位者,所以事上而治下也。苟事上不尽其诚以获其心,而在下者又何观感乎?以事上之诚感民,则民易治,故曰‘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此治民以事上为主也。”
③ 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卫湜《礼记集说》:延平杨氏(时)曰:“夫责善,朋友之道也。不信乎朋友,则其善不足称也。已而欲获乎上,不亦难乎?不获乎上,则身不能保,况欲治其民乎?不可得也。”延平周氏(谞)曰:“信乎朋友,是内足以自信而外则足以取信,此上之所以获而民可得而治也。故孔子之教止于信,而漆雕开之学亦主于信。”广安游氏(桂)曰:“获乎上必信乎友。舜之道,信于四岳,而后获乎尧。禹之道,信于契皋陶,然后获于舜。周公不为召公所说,则周公以为忧,求所以释召公之意而作《君奭》。召公既说周公,获乎成王矣。管仲见信于鲍叔,而获乎威公。子产见信于子皮,而获于郑伯。古之人臣,莫不如此。”
清·康熙《日讲四书解义》(卷三):“欲获乎上,非遽求之上,必视其处朋友如何。若平日为人,不见信于朋友,则志行不孚而名誉不闻,欲获乎上难矣。故获上必先信友也。”
④ 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卫湜《礼记集说》:广安游氏曰:“不顺乎亲,则不能信乎朋友。盖君子之道,自内以及外,自近以及远。于其亲而不顺,况能及他人乎?《孟子》论舜,专言其得乎亲,而后可以治天下。此章所言,全以舜为法,故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舜为尧相,上获乎尧,下见信乎禹稷契皋陶,其道盖出于此。”
清·康熙《日讲四书解义》:“欲信乎朋友,非遽求之朋友,必视其事亲如何。若平日居家,不能承顺父母,则所厚者薄,而无所不薄,欲信乎友难矣。故信友必先顺亲也。”
⑤ 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卫湜《礼记集说》:延平杨氏曰:“‘反身’者,反求诸身也。盖万物皆备于我,非自外得,反诸身而已。”又曰:“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号物之多,至于万,则物盖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广安游氏曰:“顺乎亲,又必反诸身,舜之事亲正如此。瞽瞍不豫,常反求诸己,负罪引慝,终至于瞽瞍亦允若。志诚感神,此顺乎亲必反身以诚而后可也。诚身有道,必明乎善。舜之诚身亦本于此。《孟子》曰:‘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记》曰:‘舜其大智也欤!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此则舜之明善也。不明乎善,则下不知人,上不知天,而不得中庸。不得中庸,则不能诚身矣。”
⑥ 善
卫湜《礼记集说》:新定顾氏(元常)曰:“所谓善者何如哉?《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又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曰‘万物皆备’,称其善也。曰‘安宅’,曰‘正路’,喻其善也。善之为言美也,穷天地、亘万世,所谓事物皆于此乎出,譬如枝叶之生于本根。是故事物有大小,而此善无大小;事物有高下,而此善无高下;事物有变迁,而此善无变迁;事物有彼此,而此善无彼此。非有气也,而气皆于此乎出;非有形也,而形皆于此乎生。故有行焉而人莫能御,是谓正路;有居焉而人莫能移,是谓安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自得于我,无羡于彼,是谓万物皆备,事物莫之能及也,故谓之善。伏羲之为易,尧舜禹之相传以中,箕子之言皇极,孔子之言仁,惟此善也。子思子之为是书,始明之以天命之性,中目之以至诚,末以为上天之载。异时孟子又明之以仁义,亦惟此善也。能明此善,则知身果不可以不诚。”
【解读】本段原文承上文,阐发治理国家“凡事豫则立”之旨。“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在《易》为《豫》之“九四”,为一卦之主,以和乐悦豫,而为豫之本义。《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九四”爻辞:“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意思是说,“九四”以刚阳居大臣之位,与“初六”为应,上下之志,皆得通行。为国君者由“九四”之臣以顺应民意而得民心,天下悦豫和乐。宋·林栗《周易经传集解谦豫》(卷八):“所以为豫也,九四也。四以刚而体乎震,有应于下而其志上行。顺以动,动而无不顺。以此建侯,则民从其令;以此行师,则众服其威。斯为利矣。”“大臣之义,以身当天下之应,国之存亡、民之死生于是乎在,可以自疑而废之乎?国之有君,犹衣服之有冠是也。冠居于首,君之象也。簪下于冠,大臣之象也,所以贯发而正冠也。朋之言众也,盍之言合也。九四以一阳而在五阴之中,有簪髪之象焉。所以然者,冠非簪无以总髪,五非四无以得民也。古之人有行之者,伊尹、周公是已。使伊尹、周公惧嫌畏过,不敢有为,则太甲、成王将失民心以至于亡,谁之咎也?是以管蔡流言而周公不去,太甲悔过而伊尹乃归,大臣之义也。如召公之贤,犹不足以知此,故周公作书,勤勤恳恳,使之勿疑。圣贤之心,盖可以见。故子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其伊尹、周公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