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抚仙湖水下遗址:中华民族起源研究漫谈之三 黄懿陆(转载)
中国抚仙湖水下遗址:中华民族起源研究漫谈之三 黄懿陆
8个赞0条评论0次分享7951次阅读2019年07月31日 12:24
到过云南的游客不少,但到过距离省会昆明附近70千米之外的抚仙湖不多。虽然抚仙湖每年以700万至1000万的吞吐量迎接南来北往的游客,但到这里的人来去匆匆,基本上不知道这个全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水下,会淹没着一个可以解开世界人类文明起源之谜的石质建筑遗址。
除了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 的天池之外,位于玉溪市的云南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淡水湖。属于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km2 (含星云湖378km2 )。抚仙湖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 km2 ,湖长约31.4 km,湖最宽处约11.8 km;湖岸线总长约100.8 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m3 ,目前水质为Ⅰ类。入湖河道梁王河、东大河、马料河等52条,间断性河流和农灌沟53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16723万m3 ,其唯一出口海口河多年平均出流水量约9572万m3 。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完成后,抚仙湖最高水位1722.00m、最低水位1720.50 km;每年2~5月抚仙湖向星云湖输水,其余时段两湖独立运行,遇较大洪水时向海口河排泄。抚仙湖流域植被以草丛、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27.03%。流域内植树造林合格面积约16.4万亩,退耕还林约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6.2 km2 。径流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8.8 km2 ,占总面积的30.94%,年流失入湖的泥沙量达34.56万吨。蓄水量相当15个滇池和6个洱海,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8%。
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据说,玉皇大帝派两个大仙到人间寻找美景,他们到达抚仙湖后便被抚仙湖的美痴迷,彼此抚肩观望,不按照时辰上天禀报,来自变成石头。抚仙湖因此得名。经过中央电视台和有关部门在2001年、2006年、2007年、2014年的四次考古探秘和科学考察,抚仙湖水下有一个古城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慢慢在人们心里留下了印象。
根据水下声呐扫描情况绘制。目前可以知道的是水下约有30座疑似石质建筑,占地2.4 km2 。考古人员按照水域分布图把水下疑似建筑分为8个大区,以I-VⅢ表示。另在每个大区中又分为9个小区,以A-I表示。水下遗址疑似30个建筑点,在正常水位的前提下,最低处建筑顶部距离水面89 m,最高处建筑顶部距离水面4 m米。由于这些疑似建筑距离湖面太深,历史以来的4次的水下科学探索,有3次集中于IVH区中的塔型建筑;1次集中于ⅡG区中的三角型建筑。
抚仙湖水下遗址,就位于湖中红线勾勒部分,占地2.4平方千米。从2001年到2014年的4此水下考古和考察两个建筑点的 位置看,二者处于一个对角的方位。其中,IVH区塔形建筑在30个疑似建筑点中属于第16个建筑点,残高19m,顶部距离水面4m,似足球场的形状。其中底部长90m米,宽63m ,为第1层;第二层宽48m;以上还有4层,其中顶部(第五层)宽27m。ⅡG区三角型建筑在疑似30个建筑点中属于第5个建筑点(G5),三角形尖角处亦即顶部,距离水面12m,长83m ,宽14~21m ,高0~3.7m。在第16个建筑点(H16)中发现人工使用金属器雕琢的砂石三角形、日月图像、易经数卦、祭典石案、太阳神像等石质证据;在第5个建筑点中发现人工使用金属器雕琢的类人眼睛、嘴唇、 鼻子、耳朵等石质证据。将这些相似人眼、嘴、鼻、耳的石质雕像组合起来,其实就是镶嵌在三角形建筑中的一个天神的头像。此外,还发现一些三角形、棱形的经过人工使 用金属器精心雕琢的石质文物。
整齐有序的堆彻,显然不是一日之功。而且,这些石头并非湖边所出,而是来自500米开外的一座叫做"磨盘山"地方的砂石料。当时显然有一个结构完整的组织,来进行设计、雕琢、运输、种植、狩猎、农耕、食宿、衣物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否则,集中众多的劳工和按照祭祀的愿望进行生活和祭祀、劳作的活动,没有一个领导集权指挥,那是无法统一行动的。
经过声呐扫描出来的这座19米高、5层,底长90米的祭祀塔上,放置有两个似为王座的石头凳子,初步分析有男女王座之分。祭祀塔顶,还有一个使用金属器雕琢精致的祭案。2017年8月出版有《抚仙湖水下考古》报告:
抚仙湖水下遗址面积分布在2.4 km 2范围内,除此之外,其他水域未见分布,这一水域相对较为平坦,遗址石质建筑规模大小不一,缺少地震后自然垮塌、崩裂等所应有的现象,说明遗址因地域下沉的原因沉陷湖中至今。其中发现的文物,上面岩石学等专家考察,又经过数名有数十年经验的老石匠们辨认,认为其上雕琢痕迹清晰,比例协调,不是天然形成,当为人工雕琢构件。遗址下沉原因,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胡泊与海洋研究所出版的《抚仙湖》,可知抚仙湖形成于340万年前,在1.2万年前,湖面要高出现在30 ~40 m,抚仙湖周边处于盆地下沉、山体上升地质状态,每年下沉1cm,有0.3~0.4 cm 的沉积。以每年平均0.4 cm计算,在2万年前,抚仙湖水下遗址尚在岸上。因为逐年下沉,原来生活在这个遗址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可能会有计划地迁徙。笔者从2006年开始研究这个遗址,曾经为那样一个年代出现这样一座石质建筑群感到吃惊,也曾经有考古学家神秘地猜测,提出可能是外星人的产物。研读相关地质学、人类学界的著作后,笔者深信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建造,绝对与从非洲迁徙而来的社会文化共同体有关系。
中国、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印度、黎巴嫩、南非这些国家的课题结论不是说从非洲迁徙而来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5、6万年前生活在东南亚一带吗?抚仙湖一带的滇中地区就应该属于东南亚区域。人类学家还说迁徙而来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滇缅一带经过1万多年的演变之后,逐渐演化为白、黑、黄等各色人种,现在云南境内的佤族就仍然保留着黑种人特征,而在1964年出土5万年的"丽江人"头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认为" 可能是古代东西方人群之间基因交流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认为 "丽江人枕部的发髻状构造""很可能是接受了来自西方基因的结果。"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在5万年前,一位西方白种人男子与生活在古老丽江其地的本地人亲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留下了"丽江少女"这个基因的结晶。当时的"丽江少女",并不代表今天的某个民族,而是中华民族这个社会文化共同体在远古云南的一个代表,揭示了远古时期存在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客观事实。而在云南曲靖市富源县发掘的"大河文化",可以知道居住在这里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4万年前享受着使用烟囱和"石灰石铺地面"的生活,其石器技术则具有欧洲早期人类的石器制作技术特点,部分石器制作十分精美,它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对史前东西方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迁徙、技术文化交流和现代人起源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7年,云南省政府从中国科学院引进人才中,有一个叫做张虎才的教授,当时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担任院长,他的研究团队将我们从水下打捞出来的金属器雕琢的石质文物中刮削去一些附着物,送到加拿大相关科研机构进行鉴定之后,得出结果是在公元前2700年到前2200年之间,当时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已经开始使用金属器,在石头上雕琢人体面部五官的构件了。将其中的眼、耳、鼻、口唇构件组合,就是镶嵌在三角形建筑上神的头像。这样的三角形建筑,在欧洲学术界的眼光中,视为神的居所或祭坛。抚仙湖水下遗址的祭祀塔边上,根据声呐超声波反馈分析,可能存在着类似四川三星堆一样的祭祀坑。在4400到4700年前,当时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岸上的建筑体上雕琢图像,而等待这些建筑遵照抚仙湖盆地的沉积速率,下沉到现在的高度的时候,距今有多少年呢?
我们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与海洋研究所出版过一本《抚仙湖》的书,提出盆地的沉积速率是每年下沉0.6到0.7厘米,这样的一个速度,每千年下沉就得6米左右,水下建筑最深的地方距离水面89米,这些建筑有否金属器雕琢的实物,没有考察不得而知,但仅就检测的这两座建筑其在岸上的年代,应该在7000年前左右。这个年代的云南,已经出现了金属器雕琢的文物,证据这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共同体进入了金属器、文字、大型建筑和城市时代,也是文明的起源时代。而在黄河流域,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性文化是仰韶文化;在长江流域,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性文化是河姆渡文化。按照这个时间节点,红山文化也应该出现了,唯独远古时期的云南,出现了文明起源的基本要素。据此,我们认为整个现在属于中国版图的大地上,分别出现了不同文化类型的文化遗址。唯独远古时期的云南抚仙湖遗址,真正出现了可以媲美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桓河流域的文明。国际学术界对文明概定的文字、金属器、祭祀中心、5000人居住的城市,一样不少地出现在抚仙湖遗址上。据国际人类学界分析,走出非洲的社会文化共同体,经过若干次的探索,约有2万人越过了苏门答腊火山。他们在5、6万年前进入远古时期的云南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但加上云南当地的土著,再从2.4平方千米偌大的石质建筑看,当时这里至少居住着5000人以上,这样一个判断,看来是可以成立的。
这些考古发现,无疑是社会文化共同体从非洲迁徙而来的证据。同时也是抚仙湖水下遗址为这个社会文化共同体共同建筑的旁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