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追寻生命的意义

《生命之歌》: 追寻生命的意义

周玲丽

多年以前我不识赫尔曼·黑塞,后来我记住了他的一句名言:“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无意中接触到这句话竟然如醍醐灌顶。之后读了黑塞的《悉达多》,我遇到了那个在漫漫人生路上永不停息地追求真我的佛陀悉达多。正如黑塞在他的作品里所言:“人生中有无数的岔路,我们无数次选择,离开选择另一条的伙伴,最后抵达的地方也许只有自己,但这是跟随自己完成人生,自己的人生。”黑塞的一生无不在践行他的初衷,通过文字来感染并引领着迷茫中的人们。难怪很多人都说黑塞的小说适合年轻人读。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读一读黑塞。好在遇见他时我还不算太年老,至少还有青春的尾巴在。

赫尔曼·黑塞

捧着《生命之歌》,读着“我”——库恩,一个恋爱中的少男,因一时粗心大意导致残疾以后的那种孤独、迷茫与自卑的心理,让人看到了青春期的自己的影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多愁善感。好在库恩还有他喜欢的音乐,意外没有让他完全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后来他遇到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朋友,小有名气的歌唱家莫德,两个内心孤独的人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虽然本性自私,不懂得顾及别人感受的莫德对“我”的残疾直言不讳,让“我”十分难堪。可是莫德对“我”在作曲才华上的赏识,以及全力的支持让“我”和他保持着长久的友谊。

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她——美丽温柔聪慧,同样酷爱音乐的葛特露德,让“我”——库恩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是她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爱情。可是她却不爱他,只想和他保持纯粹的友谊。品德高尚的“我”始终没有去破坏这份珍贵的友情。然而,因为一部歌剧的需要,“我”把莫德——一个让多少女人沦丧的魅力十足的男子,介绍给了葛特露德。没想到葛特露德和其他女子一样,爱上了莫德,更使“我”没想到的是莫德同样爱着她。

无意中得知自己爱慕的女子和自己的好朋友相恋时,库恩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他决定在孤独中死去。好在家里的一封电报唤醒了他。自杀未遂的他再次回到故乡,陪伴生病中的父亲。

与父亲的交谈,让这个迷茫中的少年懂得了爱与责任,学会了成长。父亲告诉他,“我认为,人生可以在青年和老年时代之间画出一条清楚的界线。不再自私自利,青年时代便终止;为他人而生活,是老年时代开始的标志。”

自杀未遂的库恩终于走向了成长之路。他找曾经的老师交谈,从他那里吸取人生的经验。他和剧团里那个阳光开朗的小提琴手做好朋友,从他那里学习做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但是他的朋友莫德却还始终停留在父亲口中的自私自利的青年时代,不与人交流也同样不接受别人给予他的善意的提醒,依然我行我素。身为人夫的他,依然不懂得如何与亲人相处。他那么爱他的妻子,却又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她,爱她却又伤她,以致她逃离他的牢笼,回到了自己父亲身边。

库恩的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开始尝试着去关心和照顾那个曾经不理解他,和他有着隔阂的母亲。经过一番努力,他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给了母亲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

莫德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抑郁成疾,选择了自杀。而那个曾经想死却没有死成的库恩成为了真正的音乐家。

本文作者

原本是一个烂俗的三角恋言情小说剧情,可是在黑塞笔下却成了经典文学小说。他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一个不幸少年的心灵之路,一路的探寻,直至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一路的求索,直到明白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黑塞是全世界年轻人的朋友。”他最懂年轻时的迷茫与彷徨,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年少叛逆的他有过太多的抗争与努力,从神学院退学,从高等学院退学,当过钟楼工厂学徒,18岁时在书店当学徒,从此与文学结缘,最终才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黑塞于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一生目睹了全人类的苦难,而自身又经历了颠沛流离。因此,他无不怀着最悲悯的心在书写孤独、漂泊和思念。

有读者说:“哪怕黑塞的文笔一般,但他可能是对人性的自我意识的剖析做出最深理解的一个家伙。而且他不仅去学,去看,他还实实在在地和自己作斗争。黑塞的写作史,是他用自我和理智进行斗争的一部历史。”

他把他一生的探寻都转化成了文字,一一奉献给全世界的年轻人。读他的文字不一定能得到教科书般的指点迷津,但至少可以给予我们太多的关于人生的思考。

我想,生而为人,确实挺不容易的,但也是很幸运的!

本文发表于2019年6月22日《浙江工人日报》第三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