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击十步(珍藏版)
太极拳技击十步
古今中外,凡是成熟的格斗术,从进攻角度来看,都是“功力”配合“招数”来用的,否则招数就是花架子,而功力也无用武之地。
很多格斗术中,功力的练习在练习之初就是与招式的姿势相配合的,因为人的肌肉在不同的姿势下发力的效果不同。
像咏春这种贴身短打,如果不练寸劲,只靠招数,那就只能以攻击对方要害作为有效击打,否则效果不明显。
西洋拳术之所以并不特别强调招式,因为他们的发力方式基本上是符合常人发力的模式的,属顺天而行,只要加强训练强度即可。
而中国的武术之所以强调招式,在意识上首先是为了满足现实中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比如姿势、状态、交互距离、交互姿势对待、势的发展等方面各有不同时,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攻防。
这就要求招数繁多,可以应对前中后,上下左右,正隅,动静,进退,远中近,门内门外,虚实,直迂,续断等等各种情况。
当然,每种招式再向下细化都有变招变式,同一种招数姿势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起来心法口诀也各有不同。
否则复杂的临敌情况怎么可能用36招、72招,甚至十数招等有限的招式去应对呢。
武术有简有繁,招数为简,招数配合心法和变式为繁。
在现实中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双方交战之时,打起来确实是很连续、很有节奏、很漂亮的。
而现实中的格斗之所以不像电影上那么漂亮,就是因为双方都不能做到在任何空间位置和状态下都能攻防,所以格斗中会出现空隙和多余运作,看起来也就不漂亮了。
但这种重要的心法口诀在招数的外在姿势上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常是意识方面的动态变化,是心理活动。
可是很多门派对于这一点都只是师徒之间耳提面授,如果学武的人资质不高或是文化不高,理解有误,或是理解不全,那就只能失传了。
因此,基于国术这种以对战形式为首要满足对象的原则和出发点,就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发力模式与招数相配合。
而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姿势下,发力往往是不方便的,就是所谓的“不得劲”,那就要配合着练习相关的发力方式。
所以,国术中这些特殊的发力模式基本上不符合常人的发力模式,属于逆天而行,要经过长时间专门特殊的训练形成习惯才行。
而这些别扭的练法在成功之后,配合了各种形式的招数使用时,却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
一步:逢来必合,身不动,手不动。对方功来,不要,以势,以力,以劲,以神,以意等着迎战对方。这样必然从精神到周身,从意念呼吸到四只手脚都硬,请你自己安排好自己,心里安静,尽自己的功力,脚下轻松,肢体松松,手上尽量空空什麽也有.身不动既手不动,以无极态势等对方进攻。对方的攻势可能停下来。
二步:逢急空接,身不动,手动.对方急攻,不进不退,脚松,顶上虚灵,松腰空胸。伸出双手,两掌舒展不着力,尽量做到手上空接,起码不主动接对方的进攻手,而是等他的手功来。,对方减缓速度,不敢贸然急进。
三步:逢硬摇接,身不动,手起停动。对方来横的,鼓足浑身巨力。气势凶凶,强硬扑来,还是老状态,脚松贯穿到顶,顶上虚灵有神,周身松空,手上空灵,松腰空胸,双手起于肘平。先与气势压住对方。在对方身后不远处找一目标,意念,视线,手指的方向同一目标,所谓三点一线制强敌。对方的进攻将停止,碰到你手上将向后跌出。
四步:逢猛化打,身不动,手不动。对方猛冲过来,身形仍然自己放松,安排好自己,心里安静,不要想着教训别人,也别想着打击对方。只要自己松空自己,对方进攻受阻。他打什麽部位,什麽部位放松。摸到手上也如此。在接触部位化解对方的来力,逢化必打。对方进攻慢下来,接触到那里,那里反击。
五步:逢丢必打,身不动,手不动。与对方接手,自己在接手之前,以阴势状态站好位置。双方接手,对方攻势落空,已经从脚到顶感觉不舒服了。对方的心神意念有动意—想跑。想跑是丢,要抓住战机,对方跑我就打。怎么打,直来横打,既可以向左右两肩上,左右两脚后方下打,攻不破便走,见丢便打,抓住战机。
六步:逢凹填实,身不动,手动。两人较技,自己站好,安排好自己,以逸待劳等待对方来攻击。对方进攻前你的身形已成为阴柔状态,对方攻势为阳,功不破既退,敌退心先退,身形从精神上成凹形。逢凹便打。将对方的凹进的部位填实,对方被动挨打。敌入我松,见凹 追着打,打他凹的部位。
七步:逢凸虚接,身动,手不动。对方主攻,突然攻击,我仍静心对阵。以空虚战术从脚到顶,虚灵顶上充满精神。脚下空空,手上空空。虚接就是不接来手,空地对方呼吸困难,前栽跌入意念设计的“坑中” 对方功来我空松,遇空既翻,似蹬空踩翻。
八步:逢斜正打,身动,手不动。对方斜向进攻,有调整自己的方向方位,坚持中正,使对方斜来之力落空。接斜部位的手不动。上步取胜。调整方向方位,中正迎住对方。斜来正打。
九步:逢顶不丢,身不动,手不动。两人较技在一起,互相出劲便顶牛或撕皮掳肉,没有阴阳虚实。开合变化的艺术内涵,从外形看缺少大雅风度。对方出力,我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对方出力自找没趣。对方出力主动出击,沾连粘随是取胜良方。
十步:逢压贴打,身动,手不动。对方来势凶猛,快速推到身上。压在臂上。站好位安排好自己。虚松腰胯使自先站中正,在接触部位,摘开被制之接触点。不丢不顶,松开接触点,贴住对方变被动A为主动,转危为安这便是贴打。松开接触部位,以贴大接触困境。
1.震封引击法
和人推手时,将其两手封闭于两肘处或右手抽左手按,或左手抽右手按,彼必站立不稳,顺其偏斜方向而击发之,彼必跌出。
2.迎门靠
与人手相接触时,即以沉劲压量之,人手必上挑,趁其挑势引之,使其上体靠近我身,我以前迎面一靠,彼即跌出。
3.扭手直肱法
和人推手时,我的左右手捂接其左右手,我右臂从其左膀下用搓劲,使其左膀伸直,左下下压,右臂上挑,使其脚跟抬起,重心偏斜,顺其右向而发之。
4.左右顺转引击法
若人以两手按我右肱,即以右肱用粘劲引之,使近我身,待其力微,肱腰一外转便击,彼必跌出。
5.前闪后撅法
如人在身后,搂住后腰,我即以肩向前往下截,臂部向后猛撅,则抱腰者自然放开,从我身后倒跌于我面前。
6.压掌掀臂法
和人推手用捋法时,趁势用右手背击人面部或胸部,人必含胸,即用右手击其面或胸,左手掀其右臂,人必重心不稳而跌出。
7.引上击法
如人以双手按我右臂,即以粘走劲下,抄其阴部或腿部,人必惊惶下蹲,趁势以右肩靠其胸部,彼必跌出。
8.右引左击法
和人推手时,彼用右腰击来,找右手用粘走劲并翻掌引苒前进,使其不得势,同时以右掌击其下颏,再以左肘击其胸部,彼必后跌。
9.上折下打法
如肘底捶式左手屈肘上挑,一则拨人之手,一则遮人之目,右手从左肘下向前推击人胸。还有由抱虎归山变斜飞式,人必制我左手,即趁势发之,右手用扑捶制其手臂,使其不得势或背势时,即趁势发之,使其跌出。
10.膝撞命门法
推手时我捋人手并制其肘,彼无法倾开,只有用背抵靠来救,我趁势用左右手反制其左右手,并用右膝撞其命门穴,彼无法逃避。
推手时我捋人手并制其肘,彼无法倾开,只有用背抵靠来救,我趁势用左右手反制其左右手,并用右膝撞其命门穴,彼无法逃避。
太极拳是拳术。除了具有保健功能外,兼有技击的功能。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圆活,故有人怀疑它的技击作用。但打手歌明确指出:“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金”。凡是学过太极拳推手的人,都能切身体会到。但也有人因体会到太极拳推手的效果,以为太极拳的推手技击方法很神秘,其实不然,完全有科学根据,可以用科学原理来加以解释,说明如下:
(一)以柔克刚
太极拳行动所用的:“刚”与“柔”,是两种劲(或称为力,下同)。一种带有对抗性的,不论其劲是大是小,都称为刚劲。随着对方来劲的大小而伸缩,没有对抗性的都称为柔劲。太极拳灵活地运用刚柔两个劲,随势变化,成为太极拳技击的重要;刚劲与刚劲对抗,力大者得胜。遇刚劲而无法灵活变化不能迎接转变其锋芒的方向,只用力对顶,这称为死劲,与此相反,则称为活劲。死劲和活劲较量,常被活劲带引落空,招致失败。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叫做“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的运用,是在与人交于时,既要用人刚我柔的“走劲”去引使对方落空,又要会趁势用“粘劲”去取得“我顺人优势。不能只知道对方用力,我也用力;见人抢先,我也抢先。否则,就会形成力小的输给力大的;手慢的输给手快的。这样就违背了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原则。太极拳处处讲柔化,首先要避免这种不必要或不利于己的冲突。如果只知退避不会追击,也不符合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道理。太极拳之所以用太极为名,就是符合太极图的形象。它用劲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即太极图形象表示得“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太极拳学说含义至关重要,千万不要忽视。
(二)以静待动
拳术的虚实,蕴藏在“劲”中,不表现于外形。对方蓄劲未发时,如不能掌握对方虚实,就不宜追击。如对方是实,但有收缩余地时,也不宜贸然追击。;否则,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在上述情况下,要任由对方先发动,让对方力点逼近时再用逆来顺受的的方法,将对方引进我攻击范围之内,然后还手发劲取胜。大多时候,太极拳不以“先下手为强”,主要依靠“以静待动”的战术。进行还击这种击法,要求极度镇静做到知己知彼。对于来劲猛的,可用他劲引使对方落空,再用和采来还击。。如果不让对方近身,可在对方未到近身之前,用劲试探,或乘对方第一个劲已过,第二个劲还来发时的空隙,发动还击。
总之,在交手时用听劲察觉到对方未及转变,或陷入劣势时,即以速打击。打手歌中“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已先动”,就是指“以静待动”、“后发先至”这个原理和作用:一是待机而动,容易击中对方,一是在万一击不中时,由于对方已由于对方已处于被动地位,因而不便于还击。
(三)以小胜大
太极拳所用拳术,表现于外形的称之为“着”,蕴藏于内的称之为“劲”。“着”与“劲”相合在一起的运用,即为太极拳术。太极拳术擅长于大力胜小力,这种技击方法,有力学上的根据。用“着”这种动作加在对方的动作上,再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自己的劲,使对方的重心偏失,或先“化”后“粘”,使对方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即顺势打击,因而以力小胜大力,占取优势。对方失败的原因,是重心失去平衡,立身不稳,故一拨就倒。这种以小胜大的妙手,绝不是硬打硬手法所能做到的。
(四)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也可以说是以顺避逆。太极论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入背谓之粘”太极拳用劲的方法,就是走与粘。走是化开对方,粘是制服对方。走和粘相互交替运用,就能使技击法千变万化,太极拳动作处处都是太极图的形象化,表现为圆形。在圆形范围内,包含无数走与粘的变化,因此,随机应变最为重要。与对方交手时,要凭高度灵敏的感觉,掌握对方劲路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法则不外乎一个“顺“字。应付对方的方法,不是柔,便是刚。如双方都用刚劲相抵抗,这样就不顺。不顺便不能走,不能走便谈不上“化”,不能化,便不能粘,不能粘,便不能感触到对方的变动。没有掌握对方情况,贸然追击,如对方招架不住能占上风,招架得住就只能挨打。“走”是柔化之后,掌握了主动权,乘机贴进,控制对方。这两个方法在应用时,实际上是一个方法的两个侧面。通俗地讲,就是“以退为进”。避开对方实力,追攻对方的空档。
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双方相持不下,则要应用以退为进的技击方法。因为双方相持,到一时是,总有一方先动,另一方就用“引劲落空”的手法,使对方落空而还击。如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手法,对方仍是不动则出手实打,对方接手应即变成虚手,把对方的劲引出来,借对方的劲还击。
太极拳技击的另一特点是动作走弧线,走弧线的道理是便于动作中由柔转刚和由刚转柔。用劲时刚柔循环和走粘交替,都以圆形动作为基础。走弧线并不比走直线慢。因为弧线动作可随处转变,有时反比直线快些。所谓“后发先至”,便是从这当中得来,功夫越深,走得弧线越短,甚至只有弧线意味,而难看出弧形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