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必然方向,纠正中国运动式“减碳”,自残式环保何时结束?
去年,我国隆重的向全世界作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我国从此将生态亲和式发展和节能减排作为我国的既定发展战略之一。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方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式“减碳”。
近期国家层面发文直接要求纠正所谓的运动式减碳,更加明确了未来减碳战略和政策的方向,为今后经济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
那么什么是运动式的减碳呢?它的危害又是什么呢?
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
哥本哈根的国际气候大会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里程碑事件,他让节能环保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焦点问题。
简单来讲,人类普遍认可如果再继续进行不受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因此带来的气候变暖加速会让地球不堪重负,也因此会带来人类生活的环境恶化。
我们目前看到全世界范围都在遭受极端气象灾害的打击,这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性后果之一,这说明气候变暖问题确实是大家应该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然而在如何控制全球变暖上,各国却有着激烈的博弈,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希望用一刀切的方式来限制未来各国的碳排放,但是这却遭遇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激烈的反对。我们所熟悉的丁仲礼院士与柴静的采访就说的是这个问题。
碳排放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膨胀,碳的排放总量也会水涨船高。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豪放式发展,所排放的碳总量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他们已经完成了整体的财富积累,现在要求限制各国的碳排放,就意味着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设定了一个上限。按照这个模式,西方人可以享受现有的挥霍无度的高质量生活和较高水平的碳排放标准,然而发展中国家却只有有限的空间来发展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这个时期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去争取更多的碳排放权,就是争取更多的发展权,也是让我国摆脱美国西方的束缚,更多的争取到人民幸福的权力。
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渐升级以及全球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样的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
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我们突然发现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欧洲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国内的环保型经济建设,也设立了欧盟内部的碳交易体系,这部分的红利却开始向中国国内转移,为中国国内的风力发电和光伏产业带来了最初的资金积累。
从此时开始,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开始腾飞,成为了全世界领先的一个集团。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新能源和节能减排行业当中,已经排除不了中国的影响力了,无论是核心科技还是核心元件生产,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位置已经不可动摇。而这也为中国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而且活力旺盛的经济发展点,同时带来了就业和财富。
从这时开始,国内对于节能减排和环保这个议题有了新的认知,一方面是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点,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经济,在全球环保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另一方面,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经济建设,已经出现了诸如雾霾等环境问题,对人民的幸福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不得不直面环境问题,对以前的发展模式进行改进和升级。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经到了应当考虑节能减排的时候了。
从此国内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行业得到了更加蓬勃和长足的发展。
运动式“减碳”
国外经济学家时常去评论中国经济的一个弊端,那就是运动式的经济发展,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也经常由于政策被曲解执行造成经济发展的弯路。这在GDP至上论时就非常明显,为了GDP指标,地方政府可能去做一些看上去完全没有用处的项目。
而碳减排这个问题上也非常的明显。
在中国承诺碳达峰的时候,就有人如此评论,中国一定会完成碳达峰的指标,最后大不了把工厂全部停掉就好了。
这句话虽然有玩笑的成分,但是其中蕴含的一些问题,却不得不让我们关注,现在减碳的任务已经下发到地方和具体的企业,为了完成这些指标和任务,有一些基层单位很有可能会急功近利的去完成表面工作,而不去认真的做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一项技术活,在发达国家市场有着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比如说一些知名的咨询公司,就专门为企业做节能减排的设计,很可能并不需要在整体的生产线上大动干戈,光靠统筹发展就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也能够降低碳排放,而这一项的咨询可能就要几百万人民币。
在这种健康的节能减排进程下,我们的经济不但不会受到抑制,反而还会更加的具有效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而如果采取粗放式的减碳方式,那么这些技术活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只要大笔一挥,把生产线裁掉一半,碳排放量自然也就下降了一半。
但这样造成的危害却是非常明显的,这意味着生产权力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大量的产能降低,经济发展受挫。
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面对的问题,那就是碳减排意味着经济减速,碳达峰意味着经济达峰。这显然不是我们国家需要选择的道路。
路在何方?
经过多年的探索式发展,我们已经看到,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冲突,相反,两者之间完全可以更加促进。而只有更加注重碳排放的节约和效率,才能够在我们快速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人民生活环境的更加优化。即便是没有节能减排行业带来的红利,我们也不能再以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盲目发展经济了。
再加上我们对碳中和的承诺,就意味着节能减排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不可能规避。
同时我们刚刚完成全民脱贫的历史任务,即将开始让全国人民走向更加富强的目标,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无论在质和量上都不能下降。
两者结合在一起,决定了我们对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我们肯定要发展,但同时也要环境。减碳不能以牺牲掉经济发展为代价,同时经济发展也不能以环境为代价。
正确的道路其实一直摆在眼前,那就是逐步进行国内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让更多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逐步向集约型的效率经济转变,让碳排放自然下降。
我们也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入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来帮助国内的大型企业迅速降低碳排放和生产成本,此前企业的利润可能需要盲目的扩大产能来实现,现在完全可以通过保有目前的存量市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迅速提高利润。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我国在新能源行业的国际领先地位,保证当全球的环保浪潮一波强于一波时,我国能够在这样的进程当中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而所谓运动式的“减碳”,注定是要被历史的进程所遗弃的,结合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自然的减碳才是历史的真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