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认知陷阱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知识多、智慧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01

关于什么是知识,苏格拉底用隐喻的手法给出了答案。

我们得出了知识的基本定义。

我们知道,无论获取何种知识,我们的认知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观点真实、意见正确),并且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

看似简单的一个定义,其实不容易。

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人们的认知。

02

首先,是触手可得的信息带来的困境。

信息不等于知识,这已经是一个共识。

然而许多人都太容易被近在指尖下的信息所诱惑和迷惑。

他们忘记了,甚至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才是可靠的知识。

同时也根本就不在乎,如何寻找真相。

然而,理性、真实和思想自主,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被虚假的信息迷惑的后果,就是失去思想自主性这样的人类基本自由。

03

现在最常用的认知方式就是借助Google、百度等搜索工具,在线获取知识。

“搜索认知行为”就是指我们通过网络验证机器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这种行为简单、迅捷,我们已经对其产生了充分的信任感。

实际上,搜索引擎并不对信源的可靠性负责。

搜索即相信的态度,是一种接受型反应。

接受型反应是狗类、海豚和婴儿的认知方式——就是在“接纳”事实。

我们早晨睁开双眼,看到闹钟,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迟到了的时候,就是一个接受型反应的过程。

我们在生活中“下载”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被我们的感觉和神经系统处理成信息,这些信息代表着我们周围的世界。

接受型知识不是“智慧”。

这种认知方式不要求你知道自己知道,甚至不要求你学会拼写“知识”这个词。

04

我们并不批判接受型反应。

在默认情况下,我们很信任自己的接受型机能,比如视觉或记忆力。

即使知道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记忆可以而且的确会误导我们,我们也离不开这些感知能力,否则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接受型反应缺少反思过程,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属于自动无意识行为。

它包括快速的情境评估、自动监控及自动干涉过程。

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决定我们的信任感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应对日常繁杂事务的方式。

05

在信息时代,我们所有的生活空间就像是一座无边无垠的图书馆。

馆内藏书无尽,从政治理论到粒子物理,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在某种程度上,图书馆似乎让知识触手可及,世界的真理尽在掌握。

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图书馆就是你的全部知识来源。

你无法逃离它的包围,无法寻找独立的检验途径,只能借助图书馆内的信息去核实书中内容的真伪。

06

你可能会想起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缸中之脑的思维实验。

缸中之脑的哲学问题可以表述如下:你可能只不过是一个连接到计算机上的脑体,而计算机设定的程序让你误以为自己有一个躯体,而且正在读着这本书(并且在思考缸中之脑的问题),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这样的一个脑体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世界就只是一个为你营造出的幻境,你所知道的一切几乎都是假象。

这就是被称为怀疑论的哲学立场。

怀疑论者的基本思想是,我们永远不知道眼前的现象是真是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找寻真理,要么嘲弄真理本身。

不过,笛卡儿认为,即使是恶魔或是实验室里控制缸中之脑的邪恶科学家,也不能完全蒙蔽我们:如果你已经存在,他就无法诱使你想象自己不存在。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在其他事情上似乎都可以受到欺骗。

如果幻境臻于完美,还有什么体验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的体验只是虚幻的呢?

被海量信息包围的人类,又何以摆脱互联网带来的个人理性的碎片化,以及网络困境呢?

07

我们所面临的不只是个人理性的碎片化,更可能是公共理性的丧失。

在碎片化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处于与他人隔绝和脱离的状态之中。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彻底隔绝。

见面说话也好,写信、发电报、敲键盘也罢,无论是博客、微博、微信,人际交往总还是人际交往。

所以,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相互隔绝的个体,而是相互隔绝的部落。

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非常容易地找到“谈得来”的朋友,结成“志同道合”的团体,形成一个个隔绝的“部落”。

信息传播的“部落化”会对人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让人们在自我限制的范围内,只选择与自己相同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别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

这使人们更难克服自己的轻信和盲从,从而无法具备民主社会的公民所需要的那种公共理性。

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公共理性的丧失。

08

杜威曾经说过,只是思考,但不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不是充分的思考行为。

我们需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别人充分了解。

这时候,思想的力量和缺陷才会显露出来。

为了交流,思想必须有所规范。

规范要求我们以别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想法。

一个孤独存在的人很难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省,也不可能从中总结出清楚明了的意义。

同样,在一个个趋同的部落里,我们就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

09

并且,我们会面临信息瀑布压倒性的冲击。

当人们接连跟帖或发表意见时,就会产生信息瀑布。

一旦初始观点形成规模,就会压倒或改变后来的观点。

后面的人一般会选择从众,从而抛弃个人判断。

如果很多人在你之前发表了某种意见,而他们又都在你的“社交圈内”,你就很有可能跟随他们的观点,至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信息瀑布这一概念人们并不陌生。

自从有了暴民,暴民思想就在发挥它的黑暗魔力。

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人人都从桥上往下跳,你会跟着跳吗?”

你肯定希望并认为自己不会跳,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你会跳。

我们不仅追随他人的行动,而且总是相信别人相信的东西,即使在不该相信的时候也依然相信。

10

让我们回到对知识和真理的定义与探索。

我们可以看到,阻碍人们获得真理、得到真正的认知的,正是人们所热爱的东西。

无论是信息洪流、搜索引擎带来的理性碎片化,还是封闭部落、信息瀑布带来的公共理性的丧失。

确实,真正的知识来自我们的亲身观察,或借助我们的记忆、理性推理等来获得。

而真正的智者应当身体力行:他们从“事物本身”汲取知识,对于别人的既有意见,他们会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批判性思维做出推理。

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把每件事情都探个究竟。

如果只有亲自探究出的事情才可以称得上是知识,那么我们可就知之甚少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严重互赖的。

虽然有些信息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我们的推理和观察进行验证,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依靠这种方法来学习。

我们都是有限的生物,拥有有限的生命。

我们无法对一天中的所有信息都进行查验,更不要说一生中的所有信息。

因此,虽然信息瀑布、谣言和愚昧的确像野火一样蔓延着,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Google这种认知方式,我们也不应当停止从别人那里学习知识。

我们不要做一个求知的隐士,你不必扔掉你的iPhone或停用微信。

我们在对待网络信息时必须极度小心,不要盲目相信Google的搜索结果。

这就足够了。

▼ 知识多、智慧少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0)

相关推荐

  • 自制,始于理性思考

    自制是有意识的去抗拒自己负面本能的一种行为.人在世间,就有欲望,欲望强烈到控制大脑,让人产生下意识举动,没有思考衡量,没有借鉴对照,没有权衡判别,甚至都没有想到去百度搜索或提问,以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 ...

  • 最基本的厘清,什么是真理?

    难道没有人问过你「什么是真理?」,作为念哲学的似乎经常要遭遇这一神问. 到底什么是真理,这种发问来自于人的本能直觉,由此人们产生了信仰,组建了宗教,神说的即是真理.或者,人类尊重传统,崇拜先祖,远古的 ...

  •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555天 首先回答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因为人类会想尽一切办法以减轻认知负荷,达到加工更少信息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认知吝啬和心智程序缺陷. 那怎么超越智商呢,回答就是理性思维,善于动脑提升认知的层次 ...

  • 陈根:舆论沸腾的互联网,对立阵营壁垒分明

    文/陈根 古老的<圣经>里有一个关于巴别塔的故事.人类联合想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就让人类开始说不同的语言,以至于人类不能有效地相互理解和协同,计划因此失败,人 ...

  • 不必担心自己的局限,人人都有认知陷阱

    文丨赖清妍 · 主播丨啄二少 学习英语十几年,从十分有限的个人中外文明交流史上,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英语水平越是提高,我就越不敢和英语母语者对话.细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恐怕是我语言学习生涯中 ...

  • 罗素五原则,避开认知陷阱

    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蠢货和疯子总是确信自己的正确,而睿智的人对自己充满怀疑.-- 罗素 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要想避免这种通病,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下面提供的几项简单原则,虽然不能保证 ...

  • 避开这些认知陷阱,你会活得更开心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抑郁当成一种情感障碍.很多心理咨询师都强调,治疗抑郁的时候,人需要感知自己的情绪.但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行为发现,错误的认知模式也会让人抑郁.也就是说,我们会不开心,会有坏情绪,其实是因 ...

  • 为啥你越有想法,越去折腾,你就越穷,因为你掉进了认知陷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怪现象: 那就是你看到有人做投资成功了,于是你跟风做投资,但是你失败了:你看到有人做电商做得风生水起,于是你也跟着做电商,但是,你又失败了:你看到有人辞职创业去了,于是 来来 ...

  • 【经典图书】跨越认知陷阱,建立科学思维

    小 播 读 书 /// 02/10 2021 跨越认知陷阱,建立科学思维!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在今天,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重要,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越来越多,而我们的有意识思考的时间却越来越 ...

  • 家长不走出3个认知陷阱,孩子再努力,也难达到优秀

    作者:木青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为什么要认真读书? <银河补习班>中,马飞的一句台词道出现实生活中无数家长的心声: "认真学习,就是为了考上清华北大 ...

  • 看清知识付费的认知陷阱

    最近比较火的罗翔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们大部分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生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这不是一句消极的话,而是对这个社会客观规律的真实阐述,因为大部分人最终都是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无关你的情商.智 ...

  • 让你一生都难以翻身的五个认知陷阱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明明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明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但就是赚不到更多的钱,过不上更好的生活,上天真是不公平. 如果真的信了他们所说,那确实是社会不公,上天偏心,但沉下心来探究他们的时候 ...

  • 认知陷阱:非黑即白

    很多不合理的思维模式,都会导致心理不适和心理症状,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01 非黑即白思维: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思维示例:"在我看来,要么都是对的,要么都是错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