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
条件:大的怨恨和解了 趋势:必定还是会有余怨未消。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安:怎么能 德:德的形式,宽容的样子
怨恨不论大小多少,但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一个宽容大度的形象,而不与对方计较,内心里的怨气其实还在那里起着作用,认为别人欠下了自己一份人情。这样做后患无穷,怎么能算是完美呢?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左契:协议,合同,契约
为道者的策略,应该是手里虽然拿着与对方签定的契约,而当对方违约了的时候,也不会去责怪对方。
圣人在内心里就不会对此起怨。他们只是把合约视为自己给予对方的承诺,是为了使对方安心而给与对方的一种形式上的保证。至于对方在契约上的承诺,在为道者看来不重要。圣人的信心不是来自于对方的承诺,而是来自于自己对对方的了解,来自于自己对目标与目的的把控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违约了,圣人会看作是自己的失误,而不会怨恨对方的失信失德。所以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圣人会反省自己的失误,而不是去抱怨对方的失信。必要的话,也许会以契约为据,通过法律程序减少一些自己的损失,但内心里却不会对对方有怨气。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有德:有道之德
无德:无道之德
司契:以守约来获取对方的信任。
司彻:要求双方都要守约。
条件:有道之德,趋势:只要求自己信守承诺
条件:无道之德,趋势:要求双方都要守约。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善人:善于反省自己的人。将万事归根于自己。
自然规律是不讲亲疏与私情的,没有偏心偏爱。它只会把机会赐与那些善于反省自己的人。
分析:
本章谈在处理怨恨问题上的无为方法。有道者,不是为了一个道德形象而去在形式上宽容对方,而是根本就不让自己有产生怨气的机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没有怨气产生,自然也就无需去装大度,虚伪地愿谅别人,却在内心里怨气难消。
用社会道德的形式去原谅宽恕别人的错误,就是所谓报怨以德。这种做法其实是属于为之,而非无为。无为的做法,是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而取得成功,把失败看作是自我能力和智慧的缺失,而不是去抱怨他人的失信失德,把失败归咎于他人。
天道只会把机会赐与那些善于反省自己的人。
举例:
张仪侍奉秦惠王,惠王死,武王即位。武王的左右近臣乘机毁谤张仪,指责他过去不忠于惠王。祸不单行,齐王这时又派使者前来谴责武王,说他不该重用张仪。
张仪听说这些事后,跑来对武王说:“臣有一条计策,虽然并不高明,还望大王裁决。”武王问他:“有何计策?”张仪说:“为国家社稷利害考虑,其最上策莫如山东诸国发生变乱,大王乘势攻城掠地,扩充疆土。如今齐王对臣恨之入骨,无论臣走到哪里,他都会不顾一切发兵攻打。所以臣愿意捐弃不肖之身前往魏国,从而挑动齐王出兵攻魏。当齐、魏兵马在大梁城下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大王可乘机侵入韩国三川之地,使秦兵东出函谷畅通无阻,麾兵直逼两周地界,索取天子祭器,然后挟天子,按图籍,君临天下,这可是万世不移的帝王基业啊! ”
武王称善,于是派出30辆兵车,把张仪送到魏都大梁。
齐王果然发兵攻魏。魏王震恐。这时张仪站出来说:“大王不要忧心,臣可令齐国退兵。”于是张仪授计舍人冯喜,把他派往楚国。冯喜借用楚国使者的名义前往齐国。冯喜到齐,处理完齐、楚之间的事务后借机对齐王说:“素来闻说大王恨张仪入骨,可是令臣奇怪的是,大王为何在秦王面前如此抬举张仪呢?”齐王奇怪的问道:“寡人非常憎恨张仪,张仪在哪里,寡人必定攻打哪里,令其无处藏身,先生何故说寡人抬举张仪?”冯喜说:“这正是大王抬举张仪之处。张仪离开秦国之时,曾与武王密谋计议。张仪说:‘为大王计,莫如东方战乱大起,秦国便可乘机扩张土地。齐王对臣十分痛恨,无论臣在何处安身,不管山高水远,不管多高的代价,必然引兵来伐。臣愿以身为饵,到魏为臣,使齐王攻魏。当两国兵连祸结之时,大王可乘势攻韩,取三川,出函谷,直逼两周,收取天子祭器,而后挟天子,按图籍,以图王业。’秦王觉得很是不错,就依计而行,用30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大王果然中了张仪的诡计,为一个张仪而引兵伐魏,此举对内使民众疲弊,对外交恶盟国、广树仇敌于邻邦,使自己陷于不利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张仪更得到秦王的宠信。这就是臣所说的‘抬举张仪。’”
齐王醒悟,赶忙停止进攻魏国。
分析:
故事中的张仪,不是让自己陷入怨恨之中,他既不是以德报怨,去原谅对方对自己的怨恨,也不是去以怨报怨,而是把别人对自己的怨恨作为一种谋取利益的资源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