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167】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通鉴原文
丞相绾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月残读鉴

秦国是一个尊重历史的国家,也愿意从历史中学习的国家。《谏逐客书》,秦王一看,就能幡然悔悟,是因为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秦国也是一个愿意创新的国家,商鞅的法制,不知道是否可行,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不管他是来自哪个国家,都要去尝试,不惧怕可能的阻力和失败。

而周朝最后如此分崩离析,也让秦国看到分封制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他们不能走分封的邪路,于是,他们得创新的提出一个新的体制,以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

结合周朝的历史,外加这么多年的创新成果,秦始皇毫不犹豫的实施郡县制,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就结束了封建时代,进入了几千年的郡县时代——目前依然延续秦始皇的郡县制,不管你说什么民主共和什么的,制度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这就是秦始皇伟大的地方,后来者不敢于创新,也不吸取历史的教训,秦始皇这个制度失败了,汉朝还是用这个制度,以后的朝代都重复着这个故事,从来都没有任何的变化过。

后来者为何不能有所改变?

有人说,这叫做路径依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路径依赖的最简单的例子是:现在的键盘未必是最优化的选择,但是,很多人想修改现在的键盘字母排列的秩序的努力都是徒然无功的——因为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条路径,让人们重新学习是需要成本的。

中国的社会制度已经进入了路径依赖,毛主席个人试图突破这种依赖,带来的伤害,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也是毛本人一生最大的污点。

后来所谓的拨乱反正,其实也就是回到以前的路径,让这个社会制度符合我们这几千年来的感觉,让我们继续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

妄议了。

打住。

参考译文
丞相王绾说:“燕、齐、楚三国的故地距都城咸阳过于遥远,不在那里设置侯王,便不能镇抚。因此请分封诸位皇子为侯王。”始皇帝将这一建议交给大臣评议。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族人非常多,他们的后代彼此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敌,周天子也无法加以制止。现在四海之内,仰仗陛下的神灵而获得统 一,全国都划分为郡和县,对各位皇子及有功之臣,用国家征收的赋税重重给予赏赐,这样即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控制,使天下人对秦朝廷不怀二心,才是安定国家的方略。分封诸侯则不适宜。”始皇说:“天下人都吃尽了无休止的战争之苦,全是因为有诸侯王存在的缘故。今日依赖祖先的在天之灵,使天下初步平定,假若又重新封侯建国,便是自己招引兵事、培植战乱,似此而想求得宁静、养息,岂不是极困难的事情吗?!廷尉的主张是对的。”
在 不断学习中成长!
人鉴,明得失;
史鉴,知兴替;
铜鉴
,正衣冠;
以史为鉴
通鉴小故事
微信号:yezidis
QQ群:11585399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