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把“大”梨让给别人的时候......

01

今天到幼儿园讲座,一位妈妈非常焦虑对我说:他的儿子很自私。

原来,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对妈妈说:我给你留了一个好东西。妈妈问:什么好东西呀啊?是一个枣儿,妈妈听了很高兴,忙感谢儿子。

儿子接着说道:妈妈,这是同学我的,还给了我一个橘子,我本来想都留给你,可是我看着那个橘子,特别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还是没忍住。

虽然没有忍住,但不管怎样,还是有一个枣吗,妈妈摸摸儿子的小脸,回应道:没关系,只要儿子想着妈妈就很好,谢谢你的好吃的!

接下来的话就更让人哭笑不得:妈妈,枣我不爱吃,因为我觉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会把牙硌疼。

真正的“童言无忌”!

 02

这样的故事听到过很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曾经发生过。孩子会说,妈妈这块儿点心我不吃了,留给你吃吧。其实是他并不喜欢吃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回想我们从小什么事都是先想着长辈,而现在的孩子却总是先把自己照顾好之后,再想到长辈。这多多少少会让大人有些不愉快,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们应该怎么办呢?

03

我们都曾被父母教导孔融让梨的故事,同样把这个故事告诉过孩子,其实,告诉孩子的时候,骨子里并不真的那么情愿,只是觉得应该如此。

因为东方文化追求一种大我的概念,忽略自我,做任何事都要先想一想,这样做应该不应该。反对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通常认为自己想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期待我们怎么做。

其实,父母绝不会真想吃孩子喜爱的东西,只是希望听到孩子符合道德,但违背意愿的声音,也就是虚伪的声音。鼓励孩子说一些虚假甜蜜的话来取悦自己,最后获得一个机会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不吃,妈妈只是想知道你有这样的心意。

孩子得到的感觉是,不管自己是否情愿,这样的话一定要表达。更为悖论的情况是,我们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私地分享给别人的同时,又告诫孩子绝不能向别人要,或者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