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经营力”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经营力”是我在去年的公众号上今年的新书《运营元素》中首次提到的新概念。“经营力”简单而言就是指经营的水平与能力。而考验考察“经营力”往往又于“发现力”结合,就是说,你得有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可以是合纵连横也可以是基于对用户的理解进而做出的运营策略。总之都是让企业朝着更好更稳健的方向去发展。经营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破局的能力,为陷入困境的找到突出重围的路径,为经营良好的去锦上添花。
那么我们在谈论“经营力”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我想在本篇尝试着做一个总结。照例还是案例说话。有段时间,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他们是一家专做跨境贸易推广服务的公司,之前与某省的政府接触过,后来该省政府有意合作,于是他来问我,这合作方案或者方向应该怎么做?其实,之前我已经为他们做过相关的发展路径与运营规划,我说,答案就在那份规划书中,如果你读懂了,你自然知道合作的方向和方式,我之所以不想明确的告知对方也是希望对方能完完全全的吃透领悟那份运营计划书中的精髓,然后有自己的主见,但我发现对方好像不是很理解,就一直在等,后来这事不知道谈的怎么样了。我算是憋不住了,于是,在这里写下我的看法,也顺道将“经营力”做个总结。作为这家公司,如果要跟该省政府谈判,那么方向就在于引导政府参与其公司的“海外计划”,作为“海外计划”的一部分。所谓的“海外计划”在我运营规划书是这么定义的,依据目前国内的情况以及吸取之前很多外贸平台的经验,直接出海去海外设立分公司,采取迂回的方式更容易说服当下国内供应商的入驻和观望,毕竟海外公司会对入驻供应商产品进行精准的推广,有主动出击的展会也有精准的企业画册发放与推广还有优质中国商品的海外连锁商超(商品在商超当中,既显示零售价也显示采购价。优惠的价格是通行世界的,何况,商品的供应方本身就是工厂)。这对入驻供应商来讲是切切实实的推广与销售。而海外公司兼顾三重身份,第一,推广公司;第二,贸易公司;第三,商超连锁管理公司。当我在计划书中谈到海外计划的时候,公司的决策人告诉我,目前在资金方面有困难。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当政府愿意与你洽谈的时候,你就可以和盘托出你的计划,将你的想法讲给他们听,任何一级政府今天所面临的几乎类似,就如我在农业电商中谈到的,政府要政绩,企业要利润,产业要发展,而当下国内的情况绝大部分又停留在皮毛,你跨出这一步,实际是跨出了一大步。只要能引导政府同意,既做了你自己的事情也做好了实现了政府对你的期望。
后来我再问这家公司决策人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决策人告诉我,他想要政府给拿点补贴,这让我很惊讶。运营规划书中明明写的很清楚了,只要吃透即可,无论是拿补贴还是谈成海外计划两者并不相悖,为什么不能想得更远一点?
于是,我想在这里将“经营力”再次提出,当你在决策和谈判过程中你拿捏不准的时候,你就问自己,是想要一颗鸡蛋还是想要一只会生蛋的鸡,答案就一目了然。“经营力”往往就是这样,既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它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是走一步看三步。比如说,选择了与政府一起开展海外计划,既做好了政府的事情还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从另一个层面而言,是真正的为入驻供应商谋福利,为别人谋福利的本质就是为自己谋福利。
如果一定要个明确的答案,我的答案就是,两全其美,要到这颗蛋的同时还要要到一只会生蛋的鸡。在不能两全或者说蛋比较小的情况下,那就舍弃蛋,尽可能的拿到那只会生蛋的鸡。
我需要说明的是,经营是长期而言的生意是做一把赚一把,一笔是一笔,而经营则难的多,不仅要考虑现在还要考虑未来。生意做惯了的人,做经营就很难,这也是义乌这座城市虽然商贸活动频繁火热却很难有大公司的出现原因所在。习惯了做生意就欠缺了会经营,生意成的快去的也快,经营则长期且稳健,还能把盘子做大。
新书在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