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型丨中山装结构制版
广义的中山装(新中装),
包含了传统中山装,毛装,青年装,
学生装,立领西服
作为传统服饰,曾风靡一时,也曾式微沉默
在中华崛起,文化复兴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新穿上新中装
尤其是APEC会议后,
中华服饰和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而传统和时尚兼顾的新中装,
更是深受政商精英的欢迎,
成为替代西服的正装常服
甚至时尚T台也汲取中山装的养料,
明星们也纷纷穿上中山装,
展现民族服装的自信和风采
中山装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孙中山在日本活动期间委托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返上海后于1916年命荣昌祥裁缝依图生产。《申报》1927年4月20日第17版有一则软广告《中山装之盛销》:“南京路新世界对面荣昌祥,为制造中山装之首创家,手工既能讲究,式样又极准确,现应潮流之趋势,欲求普及起见……”。
另一支流则说,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到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英国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店员为之起名为中山装。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纽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
中山装端庄,正气,含蓄,
有着知识分子的稳重,
有着传统士大夫的责任和使命。
全封闭式的门襟,
是一种含蓄,柔和的线条,
更适应亚洲人的轮廓。
款式分析: 三开身关门领,左右衣片对称4个明贴口袋。
学习重点:着重掌握侧缝后移,后身无断缝,肋部收腰省,口袋及扣位的标准制定。
适用面料:混纺,毛呢,精纺等优质面料。
一、纸样设计制作:
1、以松量原型8.8cm为基础松量并根据款式需要加放一定的松量并掌握其加放方法。
注:通常情况下:男装衣身制版顺序为前左后右;但考虑到学习时方便与自身女装制版系统相对比呼应,从而进行了顺序上的调整。
2、根据款式对原型进行适当的加长,依据衣身造型确定后片省位及收省量;看图确定新的领口。
3、按已设定的各围度尺寸,确定前后片各省位及省量;将后腰省分配一部分至后中,确定新的后中线;掌握前胸兜与前腰兜的确定方法;设置前中及各兜盖部位的扣位;学习男装立领与翻领的制版方法。
4、掌握将后中省量一分为二的转化方法,并弧顺各省位弧线及袖窿弧;确定前搭门;注意前中下摆处需下落1cm,弧顺下摆。
5、依据AH确定袖肥;掌握袖山高的确定方法;设置袖长及袖口。
6、画顺袖山弧线;掌握男装两片袖方法:移动袖中直线,前甩6.5cm,袖内缝与袖外缝互借;确定袖开衩长度及位置。
二、提取净版样片:
前片,后片,大袖,小袖,翻领,立领,口袋。
中山装效果展示:
编辑:阿斤
来源:WLB服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