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塑造美好的心灵

杨永丽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12年。回顾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历史走进了21世纪,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也走向了全面推进素质的新阶段。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班主任,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引路人,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学生的心理,采取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方法,用诚挚、无私、博大的师爱贯穿始终,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教书育人,促进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和集体炼人、活动铸人同是师生以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创造人、发展人的实践。

在12年的教改实验中,我不断地根据新时期教育、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新特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一道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新发展。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所谓学习成绩差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决不能放弃他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务实型博爱者的新形象。

班主任的一颗爱心,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润滑剂和催生剂。新时期班主任博爱者的形象,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琐事能做到“三勤三细”。“三勤”:一是勤观察。班主任要通过经常全面地观察或重点观察,掌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动向,准确了解班级体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二是勤交谈。班主任经常地与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态,弥补观察的不足。三是勤检查。通过多种检查的方式检测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三细”:一是观察学生要仔细;二是调查研究要细心;三是要从细微处抓起,从小事抓起,抓养成教育、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集体纪律和学习风气,是班级形成一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采取多种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1)肩负责任,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一个具备责任心的人,必定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往往容易成为群体中一种和谐、向上的力量;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心,则常常成为群体中一种破坏性的危险因素。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作用,适当分配一些任务给学生,与学生讲一讲班级管理中的烦恼,听取学生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建议,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明确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学习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生活就盲目,就缺乏动力。学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的有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

(3)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者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美与丑、好与坏、对与错。记得刚开学,校园后操场丛草杂生,我让学生除草,学生们积极完成任务,一会儿下雨了,一部分学生立即跑到没雨的地方,我仍然坚持拔草,也不去批评他们,同学们在我的影响下又回到操场,最后齐心协力完成了任务。班主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感染了学生,教育了学生。

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学生表率。

新时期班主任在课程改革中应是学生的楷模,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长生产大的影响。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群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高效率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做学生的榜样,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才能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尊敬。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育改革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愿每个班主任都能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教育工作的排头兵,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