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
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不但是国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甚至已经成为世界范围之内的名著。迄今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朝、越南等十几种文字,它的影响面,早已超越了中国和华人的界限。该书所以能受到如此众多读者的由衷喜爱,就在于它向人们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义永远能够战胜邪恶。这些话无需我这个外行人过多絮聒,每个读者都心知肚明。书中表现出来的,还有很多指导我们做人和处事的大道理,比如忠义、诚信、公正、廉洁等等。一个人没有忠义,没有诚信,没有公正和廉洁,总有一天要得到报应,这决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必然规律,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支撑点,没有这个支撑点,人类社会就乱套了。
《水浒传》历来有多种不同回目的版本,七十一回的“简本”截至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以大团圆的喜剧收场,看起来不让人感到扼腕揪心。但这个本子是清朝金圣叹的删节本,远不是施耐庵原著的全部。还有一个一百回本,故事情节比较紧凑,不少学者认为这个本子应该最接近施耐庵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水浒传》,就是以容与堂刊本为底本的百回本。其后多次印刷,至今已达20余万册。再有就是一百二十回本,一般通称为《水浒全传》。这个本子与百回本中的一百回内容没有太大的出入,多出来的二十回,是描写梁山好汉平田虎、平王庆的故事。有专家研究称,这二十回(第91回至第110回)是后人塞进百回本里去的。根据是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中,明确标出了“插增”二字。这种说法本身似乎不无道理,但一百回本的第72回写柴进进入徽宗读书的睿思殿,将屏风上书写的四大贼寇“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中的“山东宋江”剜掉,表示梁山人不愿作贼寇的心愿;第90回里,李俊、张横等人对吴用抱怨说:“朝廷失信,奸臣弄权,闭塞贤路。俺哥哥破了大辽,剿灭田虎,如今又平了王庆。止得个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赏我等众人。”这两段话在百回本、百二十回本里几乎一字不差。按理说,李俊等人如此说话,前面一定要有破田虎、破王庆的故事做铺垫才对,否者他们的话便成了无根之谈。况且第72回已经埋下了如此明显的伏笔,可是在一百回本里,又确实找不到梁山人征讨田虎、扫平王庆的蛛丝马迹。既然根本没有征田虎、平王庆,第72回为什么要埋那样的伏笔呢?李俊等人的话语又是从何说起的呢?即使作者不愿意展开描写,也总该有两三句的简略交代吧?起码要说说“淮西王庆,河北田虎”的来龙去脉吧?所以我的意见是:一百二十回本才更接近施耐庵的原作。怎见得91回至110回不是初印时被删除,后来又被人们补足的呢?这样讲的理由除了上面提到的一条之外,我还细细阅读了全书数遍(年少时瞎读不算在内),最深切的体会是:第91回至第110回的遣词用语,与其他回目出奇的一致,甚至出现错误(错字及错概念)的规律都十分相似甚至吻合。说这些文字出于他人之手,我不太相信。一个语言特色十分鲜明的作家写出的文章,别人想模仿得出神入化,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这种大开大阖、笔力雄健、汪洋恣肆的写作风格和粗犷的写作方法,没有本人与生俱来的阔大胸怀,没有对语言文字娴熟的掌控驾驭能力,是根本写不出来的,即使写出来,也肯定是“狗尾续貂”,让人三两眼就看破了。文字少了还有可能作假,洋洋二十回数万字的敷衍铺陈,写作风格如此一致,如果这些文字果真是出自某个“他人”之手,这个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出于以上的考虑,再加上一百二十回本毕竟比百回本、七十一回本内容更加丰富,所以我这本小书,就以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插图本《水浒全传》为依据,对其中一些与宋朝制度、民俗相关的话题稍作解说,所有引文也全依此本,希望对热爱《水浒传》的朋友们有些少的帮助。我打算写这本小书已经很久,原因很多,归结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出于对《水浒传》的热爱,我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十几岁考进北大附中的时候,那份如饥似渴,如痴如醉,恨不得立马儿扎上绑腿投奔梁山泊,至今自己都觉得好笑。好在那时候上中学,老师们不但不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反而鼓励学生多一些旁及和涉猎,那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真让人感到舒心和惬意。二是因为此书毕竟是写古代故事的,其中有很多古代特有的知识,距离现在已经很遥远,看书的人也会感到很陌生了。读者阅读此书,只是囫囵看下去,对故事梗概的理解当然不会受到太多的阻碍,毕竟是古白话作品嘛。但有些专门性的术语,没有人为之详细加以解说,就只能似懂非懂地让它从眼皮子底下滑过去。如果有人费些功夫,把一些疑难词语做出详细的“注解”,会不会对读者的阅读有帮助呢?三是我搞了大半辈子宋朝文献的整理和笺注,对宋朝的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和风俗民情多少有些了解,再加上在大学里讲了多年的古代文化史课,对古代一些文化现象也略知一二,所以不揣冒昧,与中华书局宋志军先生商议此事。志军先生对这个设想十分赞同,书局副总编辑顾青、冯宝志二位先生以及阎晋鲁等领导同志,也认为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选题很快得到通过。在各位出版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下,今天终于将这件不成样子的小作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不过有些想法,还必须在这里加以说明:我写这本小书的初衷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水浒传》原书中一些疑难词语加以疏解,甚至不惜掰开揉碎,把某一名物或某一现象的来龙去脉尽量梳理清楚,这样会使读者对这一名物、现象有个全方位的系统的了解。二是对原书中使用不大切当的某些特殊词语,如官制、兵制、地理等词语加以辨正,并将其原委始末尽可能交代清楚,使读者参考了这本小书之后,知道原书中哪些说法是真正符合宋朝典章制度的,哪些说法不太符合宋朝的实际情况。施耐庵毕竟是元末明初人,写的又是文学作品,对于宋朝那么复杂的典章制度和那么丰富的民俗文化,要求他一清二楚,一丁点儿都不准出差错,就太难为他了。有的人自认为他写的书不会出错,也不可能出错,那仅仅是因为他那书根本没人去看而已。尽管如此,《水浒传》中说得不很妥当的地方,总应该稍稍加以澄清,否则读者会误认为其中的所有说法都是不存在问题的,那样反倒会给读者形成某些错觉。对这些词语的匡正和辨识,丝毫没有贬抑原著的意思,这份心情,务请读者理解才好。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1中有这样一段话:“至如阎立本图昭君配虏,戴帷帽以据鞍;王知慎画梁武南郊,有衣冠而跨马。殊不知帷帽起于隋代,轩车废自唐朝。虽弗害于名踪,亦丹青之病耳。”意思是说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昭君配虏图》里,王昭君是戴着帷帽上路的;另一名家王知慎画的《梁武南郊图》里,梁武帝是骑着骏马到郊坛去的。要知道帷帽是隋朝才出现的,汉朝的王昭君不应是这副装束;骑马赴郊坛祭祀是唐朝刚刚规定的,南北朝时的郊祭仪式,帝王应该乘坐轩车才对。这些小小的瑕疵并不影响其为名画,但如果符合历史的真实,岂不就更完美了吗?我写这本小书的心情和出发点,与郭若虚所说的完全一致,仅仅是把“昭君配虏,戴帷帽以据鞍;王知慎画梁武南郊,有衣冠而跨马”之类的不太恰当之处告诉读者而已,原书本身的万丈光焰,并不会因为几个词语的误用而受到任何的影响。正因为我对《水浒传》爱之弥甚,对施耐庵老先生敬之如神,所以才希望它更加完美。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一事一议,一共列了一百多个小专题。写作时没有完全按照原书回目的顺序排列,而是更注重于分别细类的排列,特此告知读者。再就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在个别难字的后面加上了注音,免得读者再去翻检字典。
小书是按照中华书局的要求写出来了,大约二十几万字的规模。志军先生曾对我说:读者是我们最好的裁判员,出版者和作者,都是为读者服务的小角色。如果读者认为此书对他们的阅读有些裨益,还可以继续写第二辑、第三辑,最好能把《水浒传》里大大小小的“猫腻儿”全都抖搂抖搂,那才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呢。这些话与我内心的想法完全吻合,关键是要看读者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读者的喜欢和需要对出版者和作者来说,才是最高的奖励。我写书一直很想贴近广大的读者,当今文科那些故弄玄虚却不知所云、专用于评职称、评奖用的的理论著作,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如果您看了此书后觉得多多少少有点儿启发,或是有什么批评意见,抑或是对下一辑的编写有什么良好的建议和要求,都请您直接致信本书的责任编辑或我本人,在此先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之亮
2011年11月16日
链接
《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2)“狄青夜夺昆仑关”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