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1年,康熙驾崩,雍正登基。按惯例,...

康熙61年,康熙驾崩,雍正登基。按惯例,雍正要到皇太后处行礼,没想到,母亲乌雅氏却冷淡地说:“受皇帝行礼,我心实为不安,著免行礼。”母亲的不配合,让雍正十分难堪,只好亲自恳请,同时众王公大臣又从旁苦劝。乌雅氏推辞不掉,最后只能勉为其难地照办。

但接下来,乌雅氏又拒绝接受“仁寿皇太后”的称号,也不肯搬进太后应该住的宫殿,甚至说要以死相殉,随康熙帝而去。

乌雅氏这么做,明显是不承认自己是皇太后,也即是不承认雍正是皇帝。

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支持自己, 更不要提当时的8爷,9爷,10爷他们都是一个鼻孔出气,巴不得看雍正的笑话,甚至同胞弟弟14爷见到雍正不但不行礼,反而质疑他登基的合法性。

朝中的大臣也多数是8爷党,根据雍正实录记载,刚登基的雍正颁布诏令大臣们阳奉阴违,甚至有的大臣当作耳旁风,根本不执行。

刚登上皇位的雍正,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

在这种四面楚歌情况下,有一个人却始终支持雍正,他就是雍正的13弟允祥,允祥和雍正虽然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是两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十分深厚。

康熙中后期,朝廷吏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国家看似富强,实则外强中干,大清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据记载康熙61年,国库的存银仅余800万两,不足全盛时期的1/6,而康熙撒手走了,把这个烂摊子甩给了雍正。

雍正元年,就有将军奏报朝廷说,半年没有发过军饷了,士兵们都有意见了。军队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雍正知道不能再拖了,但军费的开支巨大,他老爹留下的那点银子根本支付不起。

雍正为此寝食难安,在这个时候,允祥主动请缨要帮助雍正整顿财政。

允祥首先从掌管户籍财政的户部进行治理,他发现户部的亏空就达到了250多万两。为此允祥铁面无私,先拿自己的亲信开刀,全面展开彻查,在他的大力整治下,短短三年时间,不仅弥补了亏空,还使国库逐渐充实,雍正皇帝也因此稳住了政局。

允祥在雍正朝一直担任要职,包括会考府、军机处、办理皇帝山陵等,允祥可以说是雍正的左膀右臂,忠心为主,从无二心,成为了勾心斗角的皇家兄弟中的一个特例。

雍正8年,44岁的怡亲王允祥病逝。雍正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一向勤政的他居然整整三天没有上朝。

雍正9年,雍正下旨在京城最好的地段建造一座祠堂,并将这座祠堂命名为“贤良祠”。建成之后,每年春秋两季在京官员都要前往举行祭祀典礼,这个规模可以说是清朝50多种群祀当中的最高规模。

贤良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距离紫禁城不到2公里,在清朝时期这里是皇亲贵族居住的主要场所。

贤良祠建成之初,共有11位大臣牌位入祀其中,在最中间C位的就是与雍正同父异母的弟弟允祥。

据《清史稿》记载,贤良祠自雍正朝建成至清亡(1733—1911)的170余年间,历朝皆有大臣在身故后被批准入祀享祭,包括允祥、图海、傅恒、福康安、曾国藩、奕䜣等,总计178人。

雍正不仅为允祥建造了贤良祠,还逾越礼制,为他造就了超越亲王规格的园寝;又破例将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是大清历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一例;而有清一代亲王谥号之前加诸“忠敬诚直勤慎廉明”8个字之多的也只有允祥一人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