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一八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中生之友》)
(感谢“大余朗读者”张羽)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三(1)班
“救救孩子!”看着《狂人日记》中凄切而又充满力量的发问,我不禁被惊得打了个激灵。由于《光明日报》的倡议,我再次重温了鲁迅先生的经典,历时久矣,再次相逢,先生的文章却依旧如我初见那般,裹挟着战无不胜的战意与所向披靡的剑意,直指一切的懦弱与黑暗。
想起近日以来,有人浅薄地发出如蝉一般聒噪而又无用的杂音,认为先生的文章如今读来已无意义。对此,我又想嗤笑,并告诉他,先生的文章无论历时多久,都有着再读的价值与意义。
先生的文章是大家之箴言,传世之经典。箴言之所以被称为箴言,就是在于它的启蒙性与理性;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在于它的永恒性与历久弥新。先生的文章真正值得人们学习的,除去其中精妙的词句,当属那光辉灿烂的思想与坚毅凛然的精神。意识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先生的意识当属先进的意识,先进于整个时代,因而得以流传。历史是一位高明的筛选者,至少比我们高明,在历史无情的筛选中依然存活于世的经典,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否定呢?
先生的文章是生存之食粮,精神之药方。当先生高呼“救救孩子”之时,多少祖国之栋梁就此成长;当先生书写下“愿中国的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向上走”时,又有多少热血青年喷薄热血,向上进发;当先生振臂高喊“中国的脊梁”之时,又有多少人真正挺直腰杆,直面苦难?这是文字的力量,是先生的力量,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先生以文章作生存之食粮,以文章为精神之药方,奋力浇灌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于是,先生之精神与中华民族之精神彻底融合了。面对此等情况,那些浅薄之斥鹖居然能够无视水击三千、扶摇九万之鹏,这也是不得而知了。
先生以笔为刃,以纸为盾,历经万光剑影,进行殊死搏杀,于列强侵略,百姓麻木之际,坚定地以自己的声音,唤醒无数沉睡之灵魂,挽救无数幼小之生灵。
“从古至今,我们涌现了许多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涌现了许多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吾辈之青年,立于时代之潮头,更加需要先生思想的指引,从而成长更多今日之脊梁,撑起今日中国之未来。而那些发言列先生之文于今已无现实意义之人,我也希望你们能再去听听先生之教诲,重塑向上之精神。
“愿所有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向上走。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