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学院010-宝石(Bijou)
第十篇
页数:P.31
酒名:宝石(Bijou)
酒谱:
1 oz (30ml) 普利茅斯琴酒
1 oz (30ml) 沙特勒兹酒
1 oz (30ml) 甜香艾酒
1 dash 柑橘苦精
加冰搅拌均匀,滤掉冰块将酒液倒入鸡尾酒杯,以樱桃和柠檬皮捲作为装饰。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IxMTcvMjIwNTQwMzk1XzFfMjAyMTA0MjEwNTE3MDQzNzg=.jpg)
关于宝石(Bijou)
这杯酒的雏型被认为诞生于19世纪末的纽奥良,早期以普施咖啡(Pousse-café)的型态出现于调酒书,并以渐层的形式调製。而Bijou这个名字的酒谱首次出现于文献记载则是1900年,Harry Johnson的著作 "Harry Johnson's Bartenders Manual"
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882年,当时还只有普施咖啡:
Harry Johnson's Bartenders Manual(1882)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08年,由Robert Hess(也是美国鸡尾酒博物馆的成员),重新出版并加以注解Harry Johnson在1900年的著作,这个版本就可以看到Bijou这杯酒了~
Harry Johnson's Bartenders Manual(2008)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arry Johnson是19世纪末最著名的调酒师之一,他和美国调酒之父Jerry Thomas的瑜亮情结在鸡尾酒历史相当著名,还争论过谁是正式出版美国第一本调酒书的Bartender。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虽然托马斯获得了美国调酒之父的美名,也普遍认定他在1862年出版的著作是最早的调酒书,但哈利对鸡尾酒发展的影响力其实不亚于托马斯,不过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之后应该还有机会提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00年代初,冰块不再那麽遥不可及,也更常应用于鸡尾酒,哈利可能是受到这样的影响开始将这杯酒以搅拌的形式调製。
哈利是否是Bijou的原创者呢?1895年,辛辛那提的调酒师C.F. Lawlor曾出版一本The Mixicologist,其实才是首次出现Bijou这杯调酒的文献…
The Mixicologist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为什麽Bijou这杯调酒的诞生被归功于Harry Johnson呢?因为C.F. Lawlor的酒谱是用Grand Marnier而非Chartreuse,但最后这杯酒风行的版本是以后者为材料,所以哈利还是稳坐Bijou一哥的王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王牌酒保第二集出现过这杯酒,一开始是以渐层的方式调製,然后称之为Bijou;后来加冰拌匀,就变成Amber Dream,但这种说法其实有点小问题…
这杯酒以Bijou之名出现时,就已经不是用渐层的方式调製,而Amber Dream使用的沙特勒兹,也指定是要黄色,而非原本Bijou用的绿色,这是两杯酒最关键的差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过,戏剧嘛,能达到效果就好,而且这是善意的谎言,可以免罚~
王牌酒保的漫画版和动画版有点不一样,动画用串联几个漫画单元的方式叙事,想直接看Amber Dream的部分可以拉到14:43(公众号的漫画已经更新到11卷了,后面会出动画和真人版哦)
调制心得
为什麽这杯酒叫Bijou呢?它是法文『宝石』的意思,琴酒的透明象徵鑽石、香艾酒的红色象徵红宝石、沙特勒兹的绿色象徵祖母绿,因此得名。
可是当它们搅拌后变成琥珀色,这…这不是玛瑙吗?虽然玛瑙比较LOW但比较好喝,用渐层的喝法应该很多人会发飙吧…
本书提到了几个重点
首先,Harry Johnson指定使用Plymouth琴酒,有趣的是,经过试验,几乎用到了吧台里的所有金酒,最受好评的调法真的就是Plymouth,其次才是添加利~Harry Johnson好牛X!
Plymouth Gin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Plymouth,现在国内不太好找,很早以前我就从日本取得一瓶,发现它在温度很低的状态下仍能散发强烈的香气,或许就是这个特性让它能压住沙特勒兹的威猛,不至于被盖掉。
用亨利爵士调几乎都是沙特勒兹的味道,用蓝宝石调则是会出现不太舒服的口感…如果找不到Plymouth,次选推荐添加利。
使用搅拌而非摇和法调製,酒液才会透明澄清、没有泡沫,更符合宝石的意象。试调后我们也一致觉得搅拌法比较好喝,有韵味层次感也够;饮用前中段沙特勒兹特别抢戏,升温后变成香艾酒开始发作,饶富趣味~
最后是指定柠檬皮捲搭配樱桃作为装饰,我用鸡尾酒叉透过柠檬皮捲固定樱桃,就像在宝石一旁的银饰那样环绕。除了装饰,建议饮用前喷附少许柠檬皮油,风味更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也曾尝试提高琴酒的比例,但这样调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我觉得这杯酒的乐趣在于琴酒很努力的压制沙特勒兹,但一旁还有香艾酒在闹事…如果平衡得宜,Bijou应该是一杯相当耐喝的鸡尾酒,而且温度升高后香气绽放开来,温润的口感又是另外一种feel~
整体来说,Bijou不是我喜欢的调酒,但这是我自己的饮用偏好,加上还没找到优质的比例及选酒。手边有材料的朋友建议试调看看,说不定这杯古典富有深度的调酒,会是您心目中的鸡尾酒宝石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用一杯酒,讲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