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书家作品的审美要批判的继承,这是创新的出路

美丑对错等不单是个人感觉,它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精神沉淀的结果。学习、教育是其最主要的传承方式。而这学习教育的方式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孔子以来的学校教育方式,就如今天的人们学习书法,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跟随艺术造诣极高的书法世家学习,却没有少了环境中许多关于书法的“传闻”,能一直传回三千六百年前。

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行书、草书,在我们很早很早以前就形成完备的审美理念,和其他文化理念一样刻在我们脑子里,信奉、崇敬、继承,还要怕学不到其实质、内涵,所谓的“神”。有出类拔萃的也在努力的创新以求发展,弘扬祖先的光荣。但是终究一代代的、能创立新面貌,与古代先贤能并驾齐驱的少之又少。是古人道尽了书法美的样式,还是故人的书法审美理念超前到当代以致未来。

如上的假设,自然谁都可以坚决的否定掉。因为人们都知道不同时代就有不同时代的特征,那是时代向前发展的结果,时代的发展必然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发生变化。就比如现代人没人会向老天爷去求情,让他给解决一下没钱花的问题。这不是笑话,古人相信有个老天爷,伺候好他就有好日子,现代人知道想过好日子就得自己想办法,没有老天爷可指望。

新时代产生新思想,就是这个道理,美丑等的观念也必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而这变化又绝不是无根之苗,它是在以往的基础上递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脉的意思,斩断自己的文脉,直接拿来外来的东西,那不叫创新,但相融相汇,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包容运用却是可行的。本来人类文化思想的进步是在全人类多种文化发展中共同进步,按一般说法就是“集体智慧”。如果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它的发展就不单是缓慢的问题了。

这里边有些问题,对于前人的思想与外来的思想、如何成为发展创新的养料而不是羁绊,这要处理不好就麻烦了。

道理很清楚,但是人们有时候的某种情结,让人无法有自主意识,更不敢批评,于是被动地全盘接受,如此没法创新。而这道理活了几十年就听了几十年了,可至今的情况是,要不对古人的创造不敢提出一点异议,要不就是狂妄的否定古人的创造,自以为是的认为超越古人多了。甚至王羲之也不在话下。原来写文也说过,可以不喜欢王羲之,那是正常的。那也不是王羲之的问题,是欣赏者的事。这也说明即便多数人又经过时间的考验,被认可的,也仍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不是坏事,因为有不同的需求才会有不同的创造。

也说过王献之十多岁就能劝父亲对书法上进行变革,以适应其时的审美以及书写技术上的需求,而他自己正是在父亲奠定的书法基础上,敢于按着自己的见解去改良,最终形成自己的书风、成就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还有一句话平日里人们常引用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们可以在同代人里做如此的调解,但对于前人古人却说好了谁是书圣,那这个人就没法超越,而忘了用这句话衡量一下。是尊崇、是胆怯,总之不能说“书圣的字真好,可跟我的感觉差一点”。其实可以不说出来,但心里不能没这个念头,否则永远跳不出前人的窠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