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路上老码头,切·格瓦拉到访地 | 椑木
巴蜀境内多江河,曾经拥有水码头的古镇为数不少,它们大多位于水陆要冲。内江东兴区椑木镇为其中之一,自古便是成渝东大路的大渡口、成渝古驿道上的一座重镇。
清末民初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鼎盛,为内江到隆昌沿途中最繁华富饶的场镇。这里既是货物运输的中转站,也是周边商品贸易集散地。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南下的沱江在此地形成一个“U”字拐弯,椑木镇就在弯底外侧形成的平坝之处。古人从重庆到成都,多是由椑木渡口过沱江进入内江城,再经资中北上去往成都。
↑成都至重庆的水陆交通线路图,旧时尚无铁路。
↑古镇建在沱江南岸玉屏山上,水陆交通便利。笔者标记了主要街道和建筑,可放大观看。
这一处往来川渝间的水陆必经要道,因扼守险要,从明洪武四年(1371)起此地已设椑木巡检司,保护商旅,盘查捉拿盗匪、奸细、逃兵及走私者,旧时曾有“蓉城第一关”之称。
1952年建成的成渝铁路通过此地,椑木更是成为一座水路、公路和铁路“三通”小镇,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此处农工商业的发展,令其在四川史上曾经写下一段辉煌,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前后。
↑1980年代的椑木渡(上)与今日的椑木渡。
“椑”[bēi],古书上说的一种柿子,即现在的“油柿”,可以制漆,亦称“漆柿”。而“椑木”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因镇中的玉屏山上生有椑柿树,故名“椑木”;其二是此地多生旱稗[bài,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田主要杂草] ,乡民用其草籽制作饴糖和酿酒,遂称此地为“稗木”。
↑旱稗的外观有点像水稻,其实属于杂草。
《内江县志》有述椑木镇原名稗木镇,早在乾隆年间便已经出现“椑木”一名,至于缘何后来“稗”变成了“椑”,据说为明朝官员陈鹤鸣的笔误,后世便以讹传讹了。
今日的椑木镇中保存了大量清代至民国期间的古民居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的楼房,确实有些杂乱,不过因为没有大拆大建,也基本维持了古镇以往的格局。政府近年一直在计划改造棚户区,或许出于古镇保护的顾虑,至今尚未大规模实施,若然又一个古镇消失,便悔之晚矣。
↑内河(黑沱河)右侧是古镇核心区,左侧红屋顶是龙觉寺所在。
↑沱江边的民居建筑。这块石头坝子我猜上面原是一座凉亭。
↑古佛巷五号的墙壁在风雨侵蚀下格外沧桑。
椑木早在唐代便已建制,旧址在场西梭儿坡(今同乐村5组),宋元置椑木塘,明洪武设巡检司于江对岸黄金坝(今黄荆坝村),清康熙时场镇址迁于玉屏山下,于是这座山坡经过多年发展,建起民居群落,便是今日椑木古镇所在。
自从场镇迁到玉屏山脚后,楼房日渐崛起林立,昨日的自然风光已成明日黄花,剩下一条600米长的玉屏老街见证了此地的发展变迁。
↑老码头登岸后可直去玉屏街。
↑沱江街临水的几座民居看上去已经无人使用。
椑木镇旧时为一街四桥五巷格局,一街指玉屏街;四桥含古佛桥、三元桥、板板桥、兴隆桥;五巷有兴隆巷、古佛巷、三元巷、板板巷和倒三巷等。胜利街、解放巷则是建国后采用的名称。
↑玉屏街两侧保存着大量清末民初建筑。
↑长长的玉屏街上既有住户也有商铺,是古镇最重要的街道。
↑柴市路也是一条老街,过去自然是卖柴的地方。
玉屏街曲折高低,贯穿南北,是场镇交通的大动脉,往北直达沱江渡口。解放前曾称大同街,因从清中期开始沿路建起多座移民会馆,取九州大同之意而名。
今日这些会馆悉数不存,或拆或改,仅剩一些遗址遗迹,甚至本地人已经忘却了它们的存在。这五省移民会馆为:福建人建的天后宫(玉屏街下段今椑木小学教师宿舍处),江西人建的万寿宫(玉屏街中段今竹林饭店处),湖广人建的禹王宫(黄连山脚右侧今椑木旅馆处),广东人建的南华宫(禹王宫对侧今小河口卫生院处),本省人建的川主庙(玉屏街下段)。
↑胜利西巷和胜利街上的两座大型建筑,有机会我再打听下二者的由来。
时过境迁,旧址上的这些商铺和单位几经变更,将来还将改名易主,那些曾经的会馆宫庙不知还有谁人能够记起?我在街巷中发现两座宫庙的遗址,如今已为住家使用。
我还曾电话咨询街道打听,不料接听的工作人员只知近年复建的龙觉寺,对镇中过往的宫庙一概不知,得到否定的答复后我一时语塞……
↑玉屏街上的石柱础,若在原处的话,这里应该是一座移民会馆。
↑玉屏街31-35号原来是一座老戏院,如今已成危房而被弃置。
至于龙觉寺,位于镇东沱江与逆流溪交汇之处的乌云山(龙脚山)下。建筑始建于初唐,明宣德年间重修。初名龙脚寺,又有龙爪寺、隆教寺等称谓。
与一般寺庙的泥塑金身佛像不同,据说此寺天王殿前曾供奉一尊工艺精美的唐风菩萨铜像,而大雄宝殿的四条廊柱上还有高浮雕的金龙滚柱极具神采。可惜这些旧物均在解放后的路桥建设和运动中遭受破坏,大殿也改作了粮仓。
↑龙觉寺是镇中唯一的寺庙,也是近年重修之作。
经过近年的陆续恢复,已经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1992年龙觉寺正式对外开放。
其实镇中过去尚有蟠龙山东岳庙、玉屏中街关圣殿、新民三巷马王庙、玉屏下街王爷庙等寺庙,可惜均已消失。
也许遗址便在街头巷尾的哪座房屋之上,只是如我这般走马观花,自然也难寻蛛丝马迹,对宫庙的探访也只能浅尝辄止了。
老街倒是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民居,多为联排穿斗式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顶、一楼一底的两层建筑或者是前店后宅的平房,部分还有宽敞的四合院。
虽然周边一栋栋新式楼房拔地而起,还开辟了新的商铺和集市,政府机关也迁至此处,但老街作为曾经的政治和商业中心,仍旧生活有数以千计的当地居民,算是一座颇有烟火味的原生态场镇。
玉屏街两侧汇集着老茶馆、饭馆、理发店、药材铺、老诊所、旧相馆、农资商店、老戏院等店铺,虽然部分已经人去楼空,几十年前的旧招牌仍依稀可辨,留下了久远的历史印迹。几家茶园每日几乎座无虚席,打牌的,喝茶的,看热闹的,满眼都是花甲老人。
↑老街中各种店铺林立,光茶馆就有好几家。
老街的白天幽静惬意,行走在古色古香的石板路和老院落中,时光似乎在这里停滞。小巷里有一些危房因年久失修已被弃置,留下一片残垣破瓦。还有许多宅院从屋外和院内摆放的物品来看,主人只是白天离家出了去,晚上便会归来。
↑主人不在家,院子内外摆着不少从沱江边捡来的石头。
↑四合院里有猫狗看家,对陌生人还算友好。
↑这座老宅原是大户人家,如今有几户居民共同使用。
相当数量的老屋精致而敞亮,还有安逸的院落,随处可见精巧漂亮的砖木雕刻以及郁郁葱葱的藤萝绿树。无论大人孩子还是猫儿狗儿,都慵懒安闲,自得其乐,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生活在老街小巷,谁说就没有住在高楼里的生活更舒适呢。
已经通行了60余年的椑木铁桥仍旧横亘在镇北的沱江之上,这座300米长的桥梁为当年成渝铁路唯一的跨江铁路桥梁。也因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的其中一段,显得颇为珍贵。
在高铁和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情势下,这条老铁路早已繁忙不再,基本成为了一条货运专线。要知道,几年前还有一些绿皮火车往来于沿途乡镇。
在乘客日渐稀少的境况之下,想来近年应该也不复得见,如当年的水运航船被其替代一般,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和镇子东南处的老车站一起,成为当地遗留的一处历史人文景观。
↑1950年代建成的椑木铁桥(上)和椑木火车站。(网络图片)
当年椑木经济的飞跃除了依靠水陆通衢的条件外,清代制糖业的兴起和发展也是重要原因。数百年来制糖业一直是当地乃至内江的支柱产业,至今仍留存许多历史建筑。
内江有“甜城”之称,传说唐代便有用蜂蜜制作蜜饯的记载,至于用甘蔗制糖的技术则始自“湖广填四川”时的康熙年间,经福建长汀县移民曾达一引入甘蔗良种到内江并开始经营糖房,经过工艺改进,内江的糖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提升。
据记载,最高时内江清末民初制糖房达3000多家,1919年四川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内江的产量又占四川的70%。
↑内江糖厂旧照。其制糖规模曾是亚洲第三,西南第一。
↑椑木码头边的甘蔗吊运车。
民国中期受到战乱和外糖销售的影响,内江的制糖业曾经停滞了一段时间。解放前后随着省外的一些糖商和制糖技术流入四川,这里的制糖业开始复苏。尤其是1956年因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在椑木镇建成第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现代化糖厂——内江糖厂,日榨甘蔗达1500吨,使内江制糖业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一时间厂房车间拔地而起,厂内有图书室、俱乐部、球场、会堂,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正式员工达1800多人。
甘蔗收获季节,码头、公路上挤满了运送甘蔗的船只和车辆,老街上也满是经营糖果蜜饯的店铺。制糖业还带动了酒精、造纸等产业的发展……
↑1950年代建成的老车间(上)和1960年代建成的工人俱乐部。(网络图片)
1960年,时任古巴银行行长的切·格瓦拉率古巴革命政府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在15天的行程中就安排了内江糖厂作为其中一站(古巴也以制糖业闻名),11月25日,代表团在椑木镇停留了近三个小时,对糖厂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
内江糖厂曾是当地人的骄傲,可惜好景不长,这种景况在20世纪末不复存在。原因归结于此地日晒不足,甘蔗含糖量较低;加之质优价廉的广西和云南等外来糖进入内江,这里的制糖业迅速衰落,企业纷纷破产,而内江糖厂也在2001年宣布倒闭,退出了历史舞台,内江的制糖业也告别辉煌。
↑格瓦拉在糖厂造纸车间参观时,拿起刚造出来的纸试验其吸水性。
旧糖厂离老街不到五里路,建筑保持着上世纪的模样,红砖厂房、住宅、俱乐部、烟囱等,均是60余年的建筑。
我在政府文件中看到糖厂未来的规划,计划拆除或保留部分老房子,将之改造为糖业博物馆,这大概也是它最好的归宿。
椑木最出名的小吃为油炸粑,历史达180余年,如今已荣登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上过央视《探索发现》栏目。
据说光绪年间,陈松廷在板板桥桥头开了一家卖油炸粑的小店,人称“板板桥油炸粑”,如今已到第七代传承人。
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朱德率军经过此地,对油炸粑的味道便赞不绝口,1960年他到隆昌视察,还专门托人来买板板桥油炸粑。于是,后来又有人称之为“朱德粑”。
油炸粑的做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包进豆沙,加入盐和花椒粉等调料,压成饼状油炸至金黄色。味道外酥内软、油而不腻。为了保证口感,原材料选取的是五常糯米、东北绿豆以及本地菜籽油。
很多顾客一次就要买上十个八个,店铺每天的销售量多达两、三千个。线上也有他们的小店,3-4元一个,没有机会去当地的朋友可以买来尝鲜,代替烧饼油条做早餐也很不错。
↑现炸的油炸粑才好吃。网上可以买到半成品,在家自己炸能保证口感。(网络图片)
1985年,当地人写出一首民歌《板板桥油炸粑》:“哎,板板那个桥头夫妻店儿嘛,著名那个小吃油炸粑啰……朱总司令都来尝过喂,方圆百里有名声儿……”
椑木的“南瓜桥血旺”1980年代时与资中“球溪河鲶鱼”、重庆“来凤鱼”,并称成渝路上三大名菜。椑木其中一家叫“老江湖廖血旺”的最为出名,创立于1970年代,如今已传到后辈。过去店里经常人满为患,高速通车后经过的车辆减少,客量也因此下降。
今天仍有不少食客慕名而来,冲的是其名气与口碑。若是诸君有机会到椑木一游,不妨把正餐定在此处。美食与美景兼顾,善莫大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