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二十五集|神采
什麼是純書法?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筆記|
L3-25 神 采
一、神采
以前我跟大家說過,古人解釋世界的本源,只有一個字,這就是“氣”。萬物都由“氣”構成,“氣”表現於外就是“神”。
古人不說什麼潛意識,書法只是抒發心中之“氣”。“氣”通過手和筆抒發在紙上,表現為作品的神采。神采又稱氣韻,是心中之氣表現出來的韻味。唐太宗《指意》說:“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夫心和於氣,氣和於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作品的神采,就是“心之用”,而“心之用”的前提是“心必靜”。上一堂課我根據古籍的記載,把書法創作四個步驟排出這張表。這四個步驟都屬於技法,古人統稱為“功”。“功”指功夫、技藝、功力,和手有關。技法只是手段,目的是什麼呢?“功”之目的,就是表達你的內心,古人稱之為“性”。“性”指內心、性情、個性,和心有關。所以書法作品的內容,就是作者的情性。古人所謂“心手相應”,就是手和心的一致。“性”表達的好,神采就好。明代楊慎有句話說:“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注意這裡有三個詞:功、性、神采。楊慎這句話,不是他自己發明的。應該來自宋代陳思《書苑菁華》,和楊慎略有不同,《禁經》云:“有攻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攻,神采不變。兼此二事,然後得齊古人之景氣。”這裡“攻”通“功”,“景氣”指景象。有功有性,寫出來的作品就達到古賢的景象了。整理一下,“功”是技法,“情性”是內容。這二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書法作品。作品成功不成功,效果好不好,只要看神采。有功無性,只有技法沒有情性,這作品就“神采不生”,神采出不來,無精打采。無功有性,沒技法只有情性,楊慎說“不實”,不實就是沒基礎,沒表現好。《書苑菁華》說“不變”,技法本來可以提高情性的表達,如唱歌,會技法就好聽,沒技法就提不高,還是原來那個音,所以叫“不變”。只有技法熟練,情性高雅,兼此二者可獲得理想效果。作品神采奕奕,神清氣爽,這是最理想的效果。現在回過頭來讀傳為王僧虔這一段文字, 各位容易理解了:“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以斯言之,豈易多得?必是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書不妄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在王僧虔的眼睛中,他看到兩樣東西:一是“形質”,就是字形和線條質素,換句話說,就是大圈和小圈。二是“神采”,就是作品最終的效果。王僧虔肯定了“神采”為上,這在書法史上是重要的進步。“書不妄想”就是入靜,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打開潛意識,做到心手相忘,心手相應。他最後說“求之不得,考之即彰”,特意去求得不到,仔細研究一下就明白了。唐代張懷瓘,認識比王僧虔更進了一步,他說:“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若精意玄鑒,則物無遺照,何有不通?”張懷瓘說真正懂書法的人,只看作品神采,你寫什麼,寫了那些字,寫杜甫詩還是李白詩,這不關我事,我都不在意,全沒看見,在張懷瓘的眼中只看到一樣東西:神采。這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石破天驚的論述,這句話奠定了張懷瓘在書法史和美學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精益玄鑒”就是用心去鑒賞,那就“物無遺照”,我一點不漏地看到了你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什麼都看到了。你的品味,你的情緒,你的文化程度,你所有的一切,都在這作品神采中細微地表達出來了。張懷瓘進一步論述說:“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寫文章起碼要講多幾句才知道你意思,書法只要你寫一個字,隨便哪個字,一個字所表達的神采,我“已見其心”。你的內心世界向我打開了,什麼都無法隱瞞。大約一百五十年前,劉熙載寫下了這樣的話:“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字如其人”這句話,一點不錯。初級課程我講過什麼是書法,我為什麼要加一個“純”字呢?這是因為現在流行一個觀點:書法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張懷瓘明明說“惟觀神采,不見字形”,那寫字還有什麼實用性?一個作品,能讀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但不等於非要讀出文字內容才可以欣賞書法。如傳為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帖》。喜歡這個作品的人非常多,但其中有幾個人能讀出內容呢?有人說臨了一輩子顏真卿《多寶塔》,問他《多寶塔》講些什麼,卻說不上來。在書法的角度來看,這是完全可能的,單純學書法跟文字內容沒有關係,正常的。《陰符經》是道教經典,我在香港教書法時,有一個學生是天主教徒,他說因宗教信仰不能用這字貼。所以他把整本《陰符經》拆開,顛倒前後次序,交來的作業和其他同學不同。老師要求是寫一百通,你怎樣臨寫都可以,學書法不是傳教,內容與你無關。有人舉例說,書法可以用於日常書寫,如抄寫佛經,唐朝很多寫字好的人靠抄經為生。這麼說,書法可以賺工資,養家糊口。但這是書法本身的功能嗎?如王羲之《喪亂貼》就是一封信。但你深入想想,不善書法的人也可以寫信的,如李伯文書。我們欣賞的是書法神采,當你知道信的內容,對於王羲之筆鋒的起落,理解當然深入了一層。但李柏也是有心情的,只是表達不好,但他想講的話,還是寫出來了。就實用性而言,兩個人都達到了,藝術性差的這一個,書法沒有影響他的實用性。更有些作品已經殘損了,如趙孟頫《蘭亭十三跋》,經過一場大火,只剩一些殘片,文字內容不可讀了。這帖在火燒前刻過石的,燒掉了什麼我們還知道。但就算不能讀出來,也沒有關係。張懷瓘說,只要一個字已見其心。李白算是大詩人吧,他有一個手稿留至今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啟功先生很客氣地說這字寫得豪邁,是真跡。徐邦達先生直指這帖粗率肥厚,判為偽作。李白詩詞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跟他書法水平有沒有直接聯繫?文學是文學,書法是書法,這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很多大作家,包括得了國際大獎的,那字寫得並不好。有人說,書法可以通經舒氣,降低血壓。但香港有一位教授發現,有些人寫毛筆字血壓反而升高。尤其對于初學者來說,往往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還有人說經常搖腕可以防止關節炎,促進血液循環,話是不錯,但這是書法藝術的本意嗎?有些人說書法可以使人長壽,這消息很激動人心。他們舉例說,虞世南享年八十一,歐陽詢八十五,柳公權八十八,文徵明活到九十歲。書法入靜應該對長壽有幫助,但我看長壽主要取決於基因。他們沒告訴你的是,王羲之只活了五十九歲,他的兒子王獻之,只有 43 歲。所有這一切,什麼抄經、寫信、做詩、長壽,還有養家糊口,通經活血,美化環境,裝飾家居......,統統是書法之“用”,不是書法本身。排除這些延伸的作用,就書法本身而言,它就是直接表現我們內心的一種藝術。書法和人的心緊緊相連,看字可以知人,在視覺藝術中,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可以和書法相比。我在(三級課程)第二課中講到,古語說“字如其人”,裹束的結果是得到一個字像,其實是“字像如其人”。所有的人,都有兩個形像。一是他外表之像,二是他內心之像。內心之像平時看不見,但一寫字就能表現。以王羲之為例,他長得怎樣我們看不見了,但我們從他大量作品中想像出一個像。這是一個意像,不是真人,是後人心目中的王羲之。這張圖是王羲之族譜中的,其他的圖還有很多。這是因為字像是不固定的,每個人領略的程度不同。畫出來的像是實的,而心中的意像是虛的,虛的像畫實了總不大好看,就如西施畫出來總不夠美麗一樣。
簡言之,我說的純書法,指書法本身。這是排除了所有的延伸作用,甚至排除了文字字義。書法是直接表現人內心世界的藝術。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表達潛意識的。書法是一種美育,提高你的審美和品位。唐代張懷瓘已經明確指出:“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作為獨立的藝術,書法已經擺脫文字功能,寫字從表達文字意義轉變為表現神采,這就是純書法。人外貌的好看不好看,不等於你內心意像的美麗。很多漂亮的人,一寫字就醜得要命。第一眼美好的印象,在他們的字像前灰飛煙滅。書法包括技法和心法,技法固然要練習,心法也需要長時間的培養,也許比技法的學習更難。孫過庭說,“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風規自遠”,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品是綜合各種因素形成的,這是一條漫漫長路。
歐美有一些大公司,聘請筆跡鑒定師分析求職者的字,以挑選品行好而有能力者。又有人收集殺人犯的字來分析,以找出罪犯寫字的特徵。你說筆跡能分出好人或壞人嗎?蘇東坡説:“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說自己不懂筆法,只是隨手寫,不耐煩去研究。那後人為什麼把他列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根據是什麼?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