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说华为不懂研发,实则是小米和华为的目标不同

雷军在2018年4月小米6X发布会上,曾披露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在回应“主动控制硬件利润,研发会否受影响”的问题时说过:绝对投入数字并非研发能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雷军表示:“我不同意华为(研发费用率要持续高于10%)的说法,我觉得是他们不懂研发,不做研发。我们小米所有的创始人都是研发背景,我们干了一辈子研发。干研发,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是也不是某些公司机械地理解,没有10%投研发就不行,那是胡扯。

雷军认为:“真正的创新不是靠钱堆出来的,真正的创新是靠人才和创新文化。所以小米有足够的研发经费,你想我们给的是股权激励,很多研发人才都将成为亿万富翁,你等我们上市之后,你看我们的员工有多少股权?”

其实,小米也承认研发需要钱,也为研发投入了不少钱,但雷军强调研发不是靠钱堆出来的,“真正的创新靠人才和文化”。不过我相信华为的人才和文化也不比小米差,那么此时,华为和小米的差距就只能体现在投入的差别,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2018年,华为研发经费达到1000亿,而同年小米投入到研发经费为58亿,表面上看起来两者相差很大,但分析两者的业务我们就能发现,小米以手机业务为主,而华为的产品覆盖面比较广,涉及通讯运营设备、5G技术、IT设备,比如服务器、存储、交换机、PC、笔记本、云系统等,手机业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将这1000亿分配到手机研发,可能也就是百十来亿,但应该比小米多。

华为的研发经费在逐年递增,小米何尝不是,只是华为体量巨大,投入的研发经费的绝对值看起来比小米高得多。

分析华为和小米两家的业务、体量,再结合市场表现,我们看到,这两家的研发经费分配方案都没错,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两者的定位不同,这源于两个公司不同的核心能力,最终反映的还是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小米注重模式创新,善于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在解决了市场的有无问题后,利用小米的品牌形象,又创造了一个以精品为目标的产品体系,以解决好坏问题,满足消费者的更高追求。小米的价值在于模式创新,但处于信息化终端这种技术含量高的领域,没有科技研发投入是无法想象的,就算安于组装,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去提升集成能力。一方面懂得需求,一方面将拿来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以满足需求,这就是小米的价值所在。

而华为在实现了小米的两个目标后,向着供应链的源头进军,追求更高的利润,同时形成自身体系,增大对行业的把控力度。做产业链源头的基本要求就是创新,必然要进行巨大的投入。比如麒麟CPU,传闻中正在研制的操作系统,都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而我们相信,这种投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产品自身体系的完整,华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能力在提升。比如华为的麒麟芯片,如果高通不供货,华为完全可以全部采用自己的芯片,而此时小米就不行。这种远期利益更加必要,可能决定了在某个阶段的生死存亡。

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是一个喜欢研究基础科学的公司,不管是数学、计算机还是物理、化学,有了成果之后就和供应链合作。”

华为这种硬性的研发投入比例,相信是一个目标宏大的,一个危机感极强的大公司的必然策略。当然,小米的投入,也能在目前的定位下取得不错的投入产出比。两个公司依据自身在产业链所处的位置和公司的远期目标确定的研发投入策略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产业链的源头更有发言权和掌控能力,也能生存得更久一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