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灸师推荐:灸法要诀与技巧(精简收藏篇)

施灸部位
取穴要精准
取穴要先讲姿势,或坐位,或卧位,必须自然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然后点穴施灸。
穴位是按骨度法取的,固定不变。敏感点也叫阿是穴,或热敏点,或嗜热点,会随病情改变而转移或消失。用直接灸法则取固定穴位不变,以免多处灸成疤痕。
取穴要少而精
取穴宜精简,以治病主穴为主,配穴少用。如胃病取胃俞、中脘为主穴,配足三里穴,仅此5个点。一般以3~7个点为宜。每穴灸5~9个艾炷,每次总数以30~60个而已,操作熟练不过10分钟左右。
艾绒的选择
直接灸不能用粗艾绒、新艾绒,它含挥发油多,不易点燃,不易灭,烧得时间长,痛苦较大。用极细之艾绒、陈艾绒,颜色土黄,绵软,无杂质,无油性,易燃易灭,知痛时已灭了,无甚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艾炷大小
初用直接灸法,一定要用小艾炷,宁可多灸几壮,这也和用药一样“宁可再剂,不可重剂”。
古人多用大艾炷,一二次灸成,要求化脓成灸疮,每天清洗,一个月以上才能痊愈,非常痛苦,而且麻烦,虽然疗效好,但现代人多难以接受。
所以,用小艾炷轻灸、多灸、长灸同样有效。人体产生免疫力,调整内分泌,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慢慢形成的,不必要求速效。
艾炷要做成宝塔型,下平上尖,不松不紧,太松易散,太紧燃烧时间长,灼痛重,必须讲究。
操作方法
安排好体位点准穴位之后,用75%乙醇棉球消毒皮肤,把艾炷放在穴位上,用细线香点燃尖端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初灸阶段燃至一半知热即捏起或压灭,术者要用自己的拇食二指迅速大胆操作,眼明手快不会疼,这样患者才能立即止疼;
再灸燃至大半知大热时,捏起或压灭;重复灸燃烧将尽时捏起或压灭,次数一多就无甚痛苦了,耐心灸下去待结痂之后就不怕痛了。时间久了有的会出现感传,还会感觉舒服,就像一种温热享受。
灸疮的处理
如果痂下有分泌物照常施灸。万一感染化脓,用外科换药方法很快就会痊愈,接着再灸,不要间断,免得再打基础。内衣如干净一般不会化脓,有的连灸数月至一二年也平安无事。如果仅起一个小水泡,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很快就吸收了。
施灸顺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以此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
如果不讲次序,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
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循序不乱,不会遗忘。而免得患者反复改变姿势,省事省时间了。
施灸时间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避忌,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灸后排病反应
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但一般不需要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间隔时间,如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以服中药加味增液汤。药用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肉苁蓉15g,水煎服。
难治病取穴方
按中医脏腑经脉辨证,选用循经或局部、俞募、原络、下合穴等配方取穴。
病毒性乙型肝炎,主穴取肝俞、脾俞、足三里,配穴取期门、太冲、内关。
慢性肾炎(尿毒症),主穴取肾俞、脾俞、命门、大椎、关元,配穴取三阴交、水分、足三里、筑宾、三焦俞。
慢性气管炎,主穴取肺俞、中府、足三里、膻中,配穴取丰隆、鱼际。
哮喘,主穴取定喘、大椎、肺俞、膻中、足三里,配穴取丰隆、中脘、内关。
肺结核,主穴取肺俞、膏肓、足三里、脾俞,配穴取中府、丰隆、大椎、曲池。
肺门淋巴结核,主穴取身柱、肺俞(或只灸身柱),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慢性结肠炎,主穴取脾俞、大肠俞、天枢,配穴取足三里、上巨虚。
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主穴取人迎、大椎、足三里,配穴取合谷、中脘。
食道癌(各种肿瘤),主穴在胸腹部病灶直上相应的体表上取穴,或敏感点上取穴,配穴在病灶背部相对应处取穴,或身柱、灵台、中脘及足三里、内关。
白血病,主穴取膈俞(血会)、大椎、关元,配穴取足三里、中脘、曲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穴取大椎、关元、足三里、血海,配穴取中脘、内关、三阴交、阴陵泉、百会、风池。
系统性硬皮症,主穴取大椎、肾俞、足三里、肺俞,配穴取关元、中脘。
艾滋病,主穴取大椎、肝俞、肺俞、脾俞、肾俞、关元,配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天枢、大肠俞。
经常感冒,主穴取风门、肺俞、大椎、关元,配穴取足三里、外关。
类风湿关节炎,主穴取大杼(骨会)、大椎、肾俞、命门,配穴取关元、中脘、足三里、绝骨(髓会)。
强直性脊柱炎,主穴取大椎、身柱、灵台、病灶两侧华佗夹脊穴,配穴取肾俞、绝骨(髓会)、太溪、三阴交。
保健灸法
养生保健灸——可取足三里、大椎、中脘、神阙、关元、三阴交,选1~2穴。或单灸足三里,就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小儿——可独取身柱穴,能促进发育,强壮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