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天”那“一行白鹭”踪迹考||赵中岳
“上青天”那“一行白鹭”踪迹考
文:(镜嵩~赵中岳)
生逢乱世的老乡杜甫,当年流离到了西南一隅的巴蜀成都,以后又在朋友的资助下,选址在离江水不远的地方,搭建了几间茅屋,就算安顿了下来。这一日早餐,他一碗薄粥下肚,略有饱感,趁心情大好,“便引诗情上九霄”,面对眼前自然的美景,脱口吟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千古绝唱。由斯也在三百年后奠定了他在中华诗坛上的“诗圣”地位。自此,诗评界也就增加了句:以乐境写哀、哀境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评语。然而,“上青天”的那“一行白鹭”的落栖踪迹,也就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经过本人在夏收秋种耕耘忙碌之闲暇的多时日寻觅、考察、究探、推敲、析其因果,猜测到这些白鹭一定和巩义有不解之缘。论据:白鹭也算有灵性的水禽。逐水而栖的共性就不赘述了。主要的是它感恩,知恩图报。是杜老夫子让它们这个群体“一吟成名”的,从此享誉天下,史垂千古。报知遇之恩还是应该的。依据这个思路继续不停地观察,功夫不负下劲者,在回郭镇辖区的东北隅,真得发现了这群尤物的踪迹。具体点説,就在回郭镇辖清易镇清东村的北边,310国道的南側,直通郑西高铁巩义南站新路东畔的一片季节性泥淖沼泽之中。
去年,这“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中的两只,在秋季就先行莅临这里考察求证了三、四个月,也脚踏实地的在这里觅食嬉戏了三、四个月而别。或许真得考证后确系诗圣杜甫故乡无誤后,今年秋天那一行数十只白鹭就齐刷刷地落栖到了这里,为巩义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让为拥有灰濛濛的天而忧虑的人士平添些许乐趣。这是自然界对巩义人居环境有效改观的肯定。白鹭们用它们的踪迹给巩义下了一个合格的鉴定。
清东村在清易镇的名帷中。这清易镇在回郭镇地区的历史上就有一处名“蛤蟆洼”的称谓。如今这里每年秋天还都会有雨水流聚,玉米浸泡死亡而绝收。这是否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在向我们昭示,这里本来应该成为一个水鸟的天堂!。
我们可否想象:在回郭镇辖区的东北隅,临310国道,出现了一片藕池,一片荷塘。碧绿如伞的荷叶平铺在倒映着蓝天白云那平静的水面上,微风送来涟漪,叶面上水珠的滚动吓得不谙世事的小青蛙慌忙跳进水中。婷婷玉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颇具君子风度的莲花,水底潜游的红鲤,水面上追逐嬉戏的鹭鸟与四周垂下万千绿丝條的杨柳相映成趣,和谐共处。在月光如银,流萤点点,风儿轻轻的秋天的傍晚,老人小孩、绿女红男在这里漫步交谈,依偎低语。《草原之夜》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韵律随着四布的夜幕流淌,……较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景致有过之而无不及;比王冕做画处更恬静怡人。忽然间,在落霞与白鹭齐飞处,飘荡起来老年人粗犷!低沉的“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歌声。这歌声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如意满足、对未来人生的追求希冀。
这就是那一行白鹭之所以会落到回郭镇地区一事向我们的启迪与昭示!由农民千百年来的生产社会实践所总结凝聚成的“麦收洼,秋收岗”的农谚很不容易改变。顺乎自然,天人合一,不仅美景无限,我们还将无往而不胜。
努力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就让家乡山美水美、景美人美。
2010.8.23.
作者:
赵中岳,字:镜嵩,自号:伊洛野老,巩义市人,四八年生,中医。系巩义市作协、杜甫故里诗词协会、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