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29)
160.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君臣父子是孔子思想中很重要的内容,对此,现代人也多有批评,认为孔子给人划分了等级,造成了民众对封建帝王的盲目的愚忠。
其实这是对孔子思想的一种误解,在这里,孔子虽然也强调了人和人不同的等级身份地位,但他更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种身份地位的人,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那么,孔子虽然没说,我们自然也可以想到它的反面,如果君主没有尽到君主的职责,你就不要希望臣子尽到臣子的职责;如果父亲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你就不要责备儿子没有尽到儿子的职责。这种伦理观念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修养要求其实是一致的,你要要求别人,自己先得做到位,自己做不到位,别人自然也做不到位,就像齐景公所说的“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但到了后世儒家,却变成了臣子对君王的绝对服从,无论君王是否尽到了君王的职责,臣子都要无条件的尽忠,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的说法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君王虐我无数遍,我待君王如初恋”了。
这种无条件的愚忠是完全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的,像孔子还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这样的话,也是明证。与此类似的,孟子也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即便是后世,也有“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的说法。
还有,《史记》里记载,豫让刺杀赵襄子时,赵襄子责备他说,你以前侍奉过范氏、中行氏,智伯消灭了他们,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去侍奉智伯,如今我杀了智伯,你却几次三番为他报仇,这是为什么?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也就是说,范氏、中行氏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的,我也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智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这个故事正是孟子那段话的最好注解。
16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们要乐于见到别人的好,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要出于嫉妒或是其他心理去促成别人的坏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是君子。还有,帮助人是好事情,但也要分是非善恶,不能光凭感情用事,关系好的,就什么事情都帮,帮他做坏事,其实最后还是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