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大都督的疑问,数量稀少,孙权生前只任命过两位大都督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这一章中,孙权为抗击曹操,任命周瑜为主将,并给他封了一个官衔:
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由此,奠定了周瑜大都督的名号,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也认可了周瑜就是东吴的大都督。
其后,代替周瑜统军的鲁肃,代替鲁肃统军的吕蒙,代替吕蒙统军的陆逊,也成为很多三国爱好者口中的大都督,并跟周瑜并列为东吴四大都督。
这是小说影响力的后遗症,实际上,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人中,只有陆逊是名副其实的大都督。
并且,在孙权生前,东吴也只出现过两位大都督,另外一位叫全琮。
这是怎么回事?本文就简单聊聊关于东吴的“大都督”这件事。
一:周瑜、鲁肃、吕蒙生前没资格做大都督
周瑜、鲁肃、吕蒙生前为何没资格做大都督?
不是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行,也不是他们在东吴政权中的地位不够,而是孙权拖了他们的后腿。
根据历史记载,大都督这个官职在三国时期,是魏国和吴国曾使用过的官职,品级是一品。
要想委任麾下将领为大都督一职,主君最少要是王爵起步,或者是皇帝,否则,凭什么封赏属下一品的官职?
大都督不是常设官职,属于临时性的,一般在战时才给主官加上这个权力,如魏国的司马懿就曾在战时担任过大都督,《晋书·宣帝纪》中记载:
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当然,战时也好,非战时也好,只要主君认可,大都督也能变成常设,如刘备,都能自己创造将军号出来。
对于东吴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周瑜、鲁肃、吕蒙生前,孙权的官职不够资格封大都督,别说大都督,封都督都不够资格。
我查了些资料,即使大都督的“大”字去掉的话,单都督(是可以常设的官职)一职,在三国时期,最少都有统帅一州军事的权力。
如曹魏的程昱,他在孙策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当上了“东中郎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都督起步就是一州军事主官,何况大都督?
而孙权从继任孙策之位开始,一直到赤壁之战前,他的官职仅仅是“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这是朝廷认可的官职,连都督的权力都没有,因为孙策死的时候,孙权能管辖的地盘,只有五个郡,还不到一个大州。
赤壁大战前,孙权管辖的地盘虽然够大了,可曹操当时已经准备消灭他了,所以也不会给他加官进爵。
因此,孙权当时不管给属下的谁封官,理论上都不能超过自己的“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这个官职。
孙权自己的实职不过是个郡太守,哪有资格去封周瑜为“都督”或“大都督”?
他当然是一方诸侯,可东汉还没有灭亡,他在表面上,也是要遵守朝廷规矩的。
至吕蒙死前,孙权的官职才升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成为名义上的一州行政和军事主官。
即使这样,孙权也是没资格去任命能都督一州军事的官职的。
而周瑜、鲁肃、吕蒙等的官职,哪怕是临时的官职,都只能跟着孙权走。
如周瑜,他死前的官职是“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在后世各朝代,为古代名将设立的武庙中,给周瑜标注的,也是这个官职。
鲁肃死的时候是“横江将军领汉昌太守”,吕蒙死的时候是“虎威将军领南郡太守”。
这三位被很多人称为大都督的东吴军事统帅,在死的时候,官职就是这么低。
相比起同时期,曹魏和蜀汉的三国名将,东吴诸将的官职普遍偏低。
因为,孙权是“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的时候,曹操是魏王,刘备是汉中王。
二:周瑜、鲁肃、吕蒙只当过临时的“督”
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千万别以为,这个“大督”就是大都督,这只是相当于现代术语中的前敌总指挥。
如八一南昌起义时,贺帅是起义总指挥,叶将军是前敌总指挥,由叶将军指挥最前线的攻击任务。
周瑜当时担任的“大督”就和叶将军在南昌起义时的职务类似。孙权亲率大军,他是前部先锋。
再如《三国志·吴主传》中的记载: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这是赤壁之战时,孙权给周瑜任命的官职,也可以称为都督,后来朱然、全琮等,也在战时当过左、右督。
但此都督非彼都督,没有都督一州军事的权限,只是临时的左(右)路军总指挥,还是跟程普分任。
两人是平齐的,并非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为正,一个为副。
所以,周瑜曾担任过的“前部大督”也好,“左(或右)督”也好,都不是常规的“都督”,更不要说是“大都督”了。
而鲁肃、吕蒙等,生前在战时获得的职位也类似于周瑜,如《三国志·吕蒙传》中记载:
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吕蒙担任的这个“督”,其实就是炮灰,职责也相当于前敌总指挥。
所以,抛开《三国演义》,周瑜、鲁肃、吕蒙,全部不是大都督,史书记载的也很明确,他们是“督”而没有“都”。
仅从官职而言,他们属于生不逢时,谁让孙权当时的官职不够高呢。
他们要是能活到“夷陵之战”时,就能当上真正的“大都督”了。
三:孙权生前任命的两位大都督:陆逊、全琮
“夷陵之战”时,东吴出现了真正的大都督,也是首个大都督,《三国志·陆逊传》中记载: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够资格封大都督了。
因为在当年,孙权被魏帝曹丕加封了不少官职,爵位也升到了王爵:“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有了吴王的称号,孙权就是王国之主了,就能让麾下的将领当上大都督了。
于是,陆逊成为大都督,他的运气比周瑜、鲁肃、吕蒙等好多了。
如果周瑜、鲁肃、吕蒙都能活到这个时候,也都不到五十岁,正是政治人物的黄金年龄,任何一位都有资格当上大都督,可惜了。
孙权生前委任的另一位大都督是全琮,时间是在他称帝十一年后的赤乌三年(公元240年),《三国志·顾谭传(顾雍之孙,其传附于顾雍传中)》中记载:
先是,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
这个时候,陆逊还在世,他当时已经是东吴的大将军了。大都督不常设,大将军却是常设职务。
在全琮之后,孙权生前就再也没有委任过战时的大都督了。
四:孙权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朱异、施绩、薛珝
东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为策应魏国诸葛诞反司马氏的叛乱,当时的吴帝孙亮派了两拨人去助战。
其中,第二拨军队是朱异(吴郡朱氏出身,朱桓之子)率领,大约三万人,朱异被授予“假节,大都督”的身份。
不过,朱异这个大都督没当几天,在战事还没有结束时,就因战术矛盾,被时任的东吴大将军孙綝(宗室,孙坚之弟孙静曾孙)给杀了。
下一位大都督是施绩(朱然之子,朱然本姓施),在《三国志·吴主五子传·孙和传》中有一段引用于《殷基通语》的记载:
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硃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
这段话是说,丞相陆逊、大都督施绩等人,都拥戴孙权册封的太子孙和。
但施绩这个大都督职位却不是孙权时期当上的,当时他应该只是个“偏将军兼任营下督”,这段记载,或许是后人写史时,把他当过的某一官职标注上去了。
我查了史料,除了上面写的那段记载,没查到施绩有当大都督的记录,在《三国志·施绩传(附于朱然传之后)》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永安初(公元258年),迁上大将军、都护督,自巴丘上迄西陵。
不知道这个“都护督”,是否可以称为“大都督”?或者在某次征战时,他被委任过大都督一职,但没有记录下来?
施绩是否担任过这个职位存疑,不过,既然《三国志》引用的史料中,有写他是大都督,就当他是吧。
东吴的最后一位大都督叫薛珝,他是东吴名臣薛综之子,他在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当政时期,当过大都督。
建衡元年(公元269年),吴帝孙皓派兵出击交趾,《晋书·列传二十七·陶璜传》中记载:
吴遣虞氾为监军,薛珝为威南将军、大都督,璜为苍梧太守,距稷,战于分水。
另外,孙皓曾拜陆逊之子陆抗为都督,按照陆抗当时的权限及管辖的军事范围来看,其实,也可以称为大都督,《三国志·陆抗传》中记载:
建衡二年,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
陆抗之后,东吴就灭亡了。
五:结语
以上是我通过查找史料,找出的关于东吴历任大都督,以及周瑜、鲁肃、吕蒙等东吴早期军事领导人是否担任过大都督的记载。
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知道,东吴有大都督一职时,是孙权有了王爵之后的事了,此前,没有谁能当大都督。
孙权自己的地位不超过一品时,谁又能当上品级是一品的大都督?
也许我找的资料会有缺漏,如施绩什么时候当过大都督?就没有找到确切的史料,如读者有相关资料,可以在评论区贴出,留言并探讨。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