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而神异的加仓行为

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没法回答。

哪怕是同一只个股,同一个价位,由于背后的逻辑支撑不同,有些人的加仓是对的,而有些人的加仓却可能是错的;某些人在这个价位可以加仓,某些人在这个价位却不可以加仓。

不知道你的加仓理由,以及你对公司的理解程度,没法答复是否可以加仓。

同一只个股、同一个价位的买入,还能有对有错?老唐是不是故弄玄虚,把事情搞复杂了。

还真不是,老唐的招牌是简单粗暴,通俗易懂。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才是老唐特色

自揭伤疤,拿目前争议最大、最为前途未卜、被许多人预测“将成为老唐的滑铁卢”的股票——分众传媒,来举例说明老唐对加仓的认识。

——不是有很多朋友强烈表示希望看到失败案例分析吗?这里或许就有宝贵的一只

先把老唐在这只股票上的操作拉出来示众:

①2018年6月9日首次覆盖分众传媒,当天分众市值1814亿。老唐的分析结论为「三年后(2021年6月)合理估值为2100~2500亿,计划在1050~1250亿市值范围内买入」——见《梳理分众传媒(下)》

②2018年7月19日,阿里出资150亿,按照1460亿估值直接间接获取分众传媒约10.32%股份,老唐做出如下改变:

鉴于与阿里未来可能的深度合作,对分众传媒盈利能力或许有真实提升,也鉴于近期老唐手头窝着一大笔现金暂时没有去处,打算将分众传媒的初始买入价格从1250亿上调至1500亿。
计划以不高于10.2元的价格建立1%~2%的初始仓位。给分众准备的仓位最高可达10%~15%,计划在1200~1500亿之间完成投入——见《拟调高分众初始买入价》

③2018年8月3日和8月6日,按照计划在10.2位置建立了2%初始仓位——见《今天买入了分众传媒》《8月6日买入记录》

④其后,根据书房记载的记录整理,自2018年8月16日至2019年4月12日,老唐9次加仓分众,持仓比例最高达到13%。

加仓价位自9.66至5.01不等,资金分别来源于售房款、图书版税以及卖出部分其他零碎持股。

5)按照朋友们习惯的表述,最终持仓成本约7.7元(折合1130亿市值),目前股价5.4左右(市值约800亿),套牢约30%。由于股价跌幅大于其他个股,目前占比缩水至约10%。

由于自介入到现在不过11个月,还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这些加仓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老唐认为此时还不能做出结论(当然,不妨碍部分朋友自己做出结论)。

犹如2012年老唐在200元~130之间不断加仓茅台,最低跌至118元(下图中的88.68复权价位置),直到2015年4月才突破加仓价格。

(茅台月线图。黄色方框为老唐持续加仓区域,箭头所指处突破最高加仓价)

在长达27个月的时间里,茅台所有的加仓看上去都是错的,然而今天回看,那27个月任何位置都是送钱的,区别只是所送数量多少的差异

所以,本文不打算讨论过去11个月里,对分众的加仓究竟是对还是错,而是想剖析加仓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分享我的思考过程。

先打预防针:

只要愿意分享持股,愿意明确给出估值,一定会遇到被打脸、被嘲笑的时候。因为没有谁是神,出错是一定的,或迟或早而已。

或许正是因此,网络上的一众高手,多喜欢谈论投资理念,譬如优质企业,低估买入,高估卖出,分散持股,陪伴成长什么的,这些东西永不会错,也就永远不会遭遇打脸或者嘲笑。

老唐无意扮演永远不错的神,而且一贯坦陈自己不会炒股,水平很低,因而也无所谓是否被打脸。我写东西,只为整理自己的思路,为自己投资所用,分享给朋友们是顺带的副产品。

所以我喜欢直接谈论个股的估值数据,谈论买入位置,卖出位置,因为只有这些具体数据才能支撑我自己的买卖行为。

如果你认为这是老唐在鼓吹某某股,误导了你,请一定速速取关离去,避免受伤害。

永远记住:老唐信心百倍谈论的、逻辑清晰论述的某只股,照样可能错的一塌糊涂,切记切记! 

预防针打完,你还敢坚持阅读,咱们就言归正传,说加仓的事儿。

可能有些朋友看了上述加仓记录后,嗤之以鼻:这不就是摊薄成本、越跌越买的操作手法嘛!市场里无数韭菜每天都干这事儿

是的,市场里每天都有很多人这么干。这些人加仓理由大致有两种常见理由。

一种纯粹是为了摊薄成本:因为亏了,所以要加仓,以寻求拉低成本,减少亏损幅度;

另一种是因为相信“跌多了就会涨”的神秘规律,所以采用越跌越买的手法。

摊薄成本,是一种典型的自我麻醉术。

以老唐上述分众的加仓实例来说,假设首次10.2元买入后不再加仓,至今亏损幅度确实高达约47%,但由于总仓位只有2%,也就意味着总亏损额度仅有账户总额的不足1个百分点。

通过不断摊薄成本,持仓成本降低为7.7元,亏损幅度确实缩小为30%了。但由于持仓金额扩大为总市值的13%了,实际亏损额度达到账户总值的13%×30%≈3.9%。

也就是说,在这个案例里,通过摊薄成本这一愚蠢行为,实际亏损额扩大了数倍。

数倍金钱的损失,换来的仅仅是「亏损幅度减小了」这么一张遮羞布,老唐认为其本质原因是不愿意接受「自己错了」的残酷事实

这种心理实践中很容易导致赌性迸发,无厘头地与市场赌气“我就不信你还能跌多少”,最终失去理智,深套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还有因此而变成高杠杆,四处借债加仓,毁掉人生的。

以摊薄成本为出发点的加仓行为,建议朋友们一定要戒掉,马上。

你能不能赚钱,取决于未来的股价走势,市场可没兴趣关心你的持股成本是多少,无论你摊薄到多低,股价走势不会有任何改变——这个问题,更详细的论述,还可以看老唐去年的文章《去掉你的成本心魔》

今天着重谈第二类,越跌越买的。越跌越买的背后貌似有逻辑支撑,大师们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口吻分享的口诀:“市场没什么神秘的,不过是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而已”,或者更高大上的说法叫“均值回归”。

这口诀正确吗?老唐的答案是:错的离谱! 

跌多了就会涨吗?正巧,6月20日有条关于一折股的新闻,老唐当时顺手把它拷贝了,新闻说:

*ST赫美、*ST飞马、海润、众和、华泽、派生、*ST欧浦等7股最新价较年内高点均下跌超过80%。
其中,*ST赫美最新价较年内高点下跌89.02%居首;*ST飞马和海润最新价较年内高点分别下跌82.6%和82.05%分列第二第三位。
如果算上今天早盘的表现,今年首只股价“打一折”个股将出现。

新闻里提到海润,让我想起来曾在《避雷要诀》一文里提到过它,2015年2月2日,老唐发《海润光伏的阳谋》文时,股价8.3元。四年半过去了,今天股价是0.15元,跌幅98.2%。

上面这些一折股跌的够多吗,涨了吗,均值回归了吗?

拿2015年2月2日的海润举例,腰斩后你敢加仓,还能再亏掉96%;跌掉90%以后你敢加仓,还能再亏82%。 

认真想想“跌多了就会涨”这种糊涂口诀,是不是觉得一身冷汗?用这种似是而非的口诀指导投资,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将自己拖入绝境。

有人可能会说,垃圾股才会如此,优质白马不会如此,我只选择在优质白马上越跌越买,总有翻身之日。

别这么肯定,看看下面绩优股数据:

这些曾经一路涨过300元的股票,哪只不是曾经的大白马,哪只不是风光无限的绩优牛?跌幅和前面那些垃圾股相比,毫不逊色

这份表格里的贵州茅台,长春高新,会不会重蹈安硕全通的覆辙?为什么?恐怕投资者需要认真想想才行,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垃圾股才会打一折

仅仅因为跌的多,就去加仓,或许偶尔有成功翻本的情况出现。但几乎可以肯定,只要时间够长,一定会有一次近于全军覆没的战绩出现。

所以,朋友们啊,越跌越买这种习惯,要认真审视、三思而后行啊!

那么,股价下跌时,这个仓究竟还能不能加?又应该如何加呢?

我的方法很简单,两句话:

①加仓和新买入考虑的问题一模一样,只有市值显著低于估值时才值得加,与手中已有的持股浮亏或浮盈均没有关系

②当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自己对企业的估值发生变化时,能否加仓或什么位置加仓,同样与新的估值做对比,与手中已有持股浮亏或浮盈没有关系。 

同样拿老唐的分众加仓经历来说,2018年6月做出的三年后合理估值是2100~2500亿之间,在这个估值数据没有做出修正以前,股价越跌,市值与合理估值之间的空间越大,越值得买入

因此,无论前面持股是浮盈还是浮亏,或者浮盈或者浮亏比例是多大,都不改变加仓行为——浮亏例子可以看分众。浮盈例子,可以参看老唐去年在691~549对茅台的几次加仓,加仓时手中茅台均处于大幅盈利状态。

同样,当因为某些因素,我们对企业内在价值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同样需要我们忘记之前的浮盈或者浮亏,重新从市值和估值之间差距的角度去决定是否加仓,甚至考虑是否需要卖出(无论是浮盈还是浮亏)

例如,当分众一季报数据否定了我对该公司竞争力的一些观点之后,依据原估值不断加仓的行为当即终止。此时,与前面说到的“摊薄成本”和“越跌越买”式加仓的本质区别就出来了。

这就是老唐认为加仓行为背后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做的事情,是不断加深对企业的理解,不断根据企业盈利情况的重大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价值做出大致靠谱的估计。

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遭遇前面所述“垃圾一折股”以及“绩优一折股”重创。

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到:问题在于我没有能力对任何企业做出大致靠谱的估值,怎么办?

不难。就是老唐在《价值投实战手册》第一章和第二章里反复“鼓吹”的: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通过分散持有中国相对优秀的一篮子企业,获取高于GDP增速的财富增值速度。

截止6月25日,沪深300指数年内收益26.26%,这个收益率水平相当可观了。

我们顺便做个调查,看看书房群体上半年收益率超过沪深300指数的占比有多大?烦请如实选择你上半年究竟跑赢指数没有(允许算上打新收益)。

没人能看见是谁投的票,所以,老实交待吧

半年或许说明不了什么,我们拉长看,沪深300指数基点是2004年12月31日的1000点,到2019年6 月25日收盘3801.31点。

约14.5年上涨了280%,年化收益率约9.6%。

由于沪深300指数不包含分红数据(分红除权视为自然下跌),所以对指数收益大约有接近两个点的低估。

将分红考虑进去,采用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数值计算,6月25日收盘点位是4786.36,年化收益率为11.4%。

鉴于当前沪深300市盈率不过12.5倍,处于历史沪深300指数估值偏低位置(历史最低8倍多,历史最高48倍多),且低于2004年12月31日1000点基点位置15倍估值,可以说这个收益水平基本真实的反应了指数投资的长期回报水平。

11.4%的收益率水平,优于美国股市从1965年到2018年年化9.7%的收益率水平(9.7%收益率数据来自伯克希尔2018年年报首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就是有数据、有逻辑的最优选择

 

别小看了11.4%的收益率水平,假设你现在25岁,手头只有可怜的5万元,但你可以在25~35岁间,每年从工薪收入里节约出3万元投入;

在35~55岁的20年事业巅峰期里,每年可以从工薪收入节约出15万元投入,那么你55岁有1494万。之后不再增加投入,到65岁退休,你的财富值有4397元。

4397万或许并不算诱人,但总比55岁519万,65岁768万要好出很多

——519万和768万代表的是其他条件相同,然后你将资金买了4%理财产品的结果。

想更高?那需要付出努力,非常大的努力。

读财报,思考公司,将自己的投资行为局限在自认懂的公司上面(而不是关注哪只股票会涨),并接受自认懂的结果可能也是假懂的挫折和打击,并不断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

否则,凭什么该你得到更高收益呢,对不?

留个小作业:你如何看待'涨多了就会跌、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之类的口诀?😎

(0)

相关推荐

  • 买价值股的三个步骤详细说!(文末有好东西)

    (上一个交易日的大盘分时图) 前几天详细回答了一位粉丝的来信,关于"通常情况下,几成仓为宜?什么情况下满仓?什么情况下减仓?多余的资金如何处置?"问题也详细做了解答,但是我感觉还没 ...

  • 常见的估值指标——《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读书笔记

    书单里的第三本书是<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当时很难读懂,4月的时候正处于春困期间,经常读着读着眼皮就开始发沉,但是庆幸当初强迫自己坚持读完,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开启了我自己的 ...

  • 浮盈加仓与不加仓优劣详解

    基本认识:只要涉及仓位,都属于交易系统资金管理部分,和交易系统本身产生正向预期收益的盈利逻辑没任何关系. 我们先采用倒序分层递进,把每一层的含义搞透彻. 第一层:资金管理的广义含义是对自己所能支配的全 ...

  • 双汇的具体加仓方法

    金融领域是认知变现的最佳场所,可与此同时,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其他领域像金融领域这样,毫不留情地严厉惩罚缺乏正确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精进财商 昨天我在<今天双汇老惨了,怎么办?>说双汇估 ...

  • 燃爆!外资790亿加仓,这些股刚刚被疯买

    五一后连续两天大跌,叠加外围股市走高,股民们显然很郁闷.可不同的是,北向资金却在连续在加仓A股.事实上,北向资金自春节后就一直在积极加仓A股,哪怕春节后A股是疯狂下跌的,累计加仓金额高达790亿元.不 ...

  • 刚说完G7峰会形似“八国联军”,扭脸法国...

    刚说完G7峰会形似"八国联军",扭脸法国就对华打响外交"第一枪",就在昨天,法国参议院以304票赞成19票弃权通过了一项涉台动议,支持其参加更多的国际组织,此举 ...

  • 99%的人都不知道加仓操作

    99%的人都不知道加仓操作

  •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立意而归乎用笔

    中国画作品欣赏 前些年常和县内一批画友,背上画具,带上干粮,到野外开展实地写生创作活动.远离了城里的喧嚣,栖身在静逸的大山里,我感受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清新和静逸,那植根在岩层夹缝内的花草,那冲出淤泥结 ...

  • 外资加仓了!

    作者:inPeak 五一长假之后的几个交易日,跌跌不休,让很多投资者难以相信.之前的赛道股是一波一波的杀跌,新能源汽车龙头股比亚迪已经从最高点跌了快50%了.上周,芯片股齐齐刷刷的大跌,疫苗股受美国建 ...

  • 高瓴资本要加仓了!

    说句内心的真实想法,现在好公司依然还是普遍比较贵,而差公司,却很难提起兴趣. 既然如此,南山索性也就放弃一整天钻研,挖掘潜在机会的想法,今天专门梳理一波高瓴资本的A股.港股重仓股.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 ...

  • 巴菲特的智慧与A股实践:混合基金到了加仓的时候么?

    富国基金2021年05月07日 09:38 每年5月初是巴菲特股东大会召开的日子,也是全球价值投资者"朝圣"的日子.毫无悬念的是,在今年的股东大会,巴菲特再次向全球投资者推荐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