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师与商也孰贤(11-16)

“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严守中道,不能走向极端,而是要恰如其分,以保持平衡和谐。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愈:胜过,更强、更好一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人,谁更好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呢,做事有些过头;子夏呢,做事有些赶不上。”子贡说:“那么是不是子张更好一些呢?”孔子说:“过头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无过无不及为中。《中庸》记述孔子的观点,“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的大智慧在于喜欢向人了解情况,又善于分析别人话语里的含义,并且能够隐恶扬善,对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都悉数掌握,然后采纳适中的意见、用适中的方法教化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这应该是孔子对“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事有些过头,子夏做事显得不及,那么两个人都没有达到中庸的境界,都不符合中道。
朱熹《论语集注》:“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道以中庸为至。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尹氏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子张学识才华很高、兴趣志向很广,做事喜欢挑战困难,所以做起来往往会过中而掌握不好度。子夏恰好相反,老实谨慎,做事中规中矩,从不妄动,规模显得有些狭隘,心量不够大,格局比较小,所以常“不及”。朱熹认为,所谓圣贤之道,其终极境界就是中庸,即无过无不及。贤人智者的“过”即做事有时会显得过头,表面上看起来比那些愚人、不肖之人的“不及”似乎要好一些,但这种“过”终究是偏离了中道,都是一样的过失。随后又引宋儒尹彦明的观点强调,中庸之德就是圆满之德,是一种至高境界,“过”和“不及”都是一样的不圆满。偏离一点都是“差”,“差”了这一点,就不是中庸。虽然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则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所以,圣人之教的目的就在于抑制“过”而让其回到中道,引导“不及”让其靠拢中道。
孔子以此提醒、劝勉子贡要继续努力,既不要心生满足,以为自己水平高,而把“过”当作一种优点,又不要心生高傲,看不起那些“不及”者。弟子善问,先生善教,“过犹不及”短短的一句断语,足以看到孔子教育艺术特别是言语艺术的高超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