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胃苓汤

除湿胃苓汤概述

1、定义

除湿胃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四。主要由防风、苍术、白术、赤茯苓、陈皮、厚朴、猪苓、山栀、木通、泽泻、滑石各一钱,甘草、薄桂各三分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2、别名

除湿胃苓汤。

3、组方

除湿胃苓汤,主要由防风、苍术、白术、赤茯苓、陈皮、厚朴、猪苓、山栀、木通、泽泻、滑石各一钱,甘草、薄桂各三分中药材组成。

4、制法

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以上药材水煎服而成。

5、性状

本品为煎服剂。

除湿胃苓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

本方即《丹溪心法》之胃苓汤加栀子、木通、滑石、防风而成。方中以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五苓散(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肉桂)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加栀子、木通、滑石清热利湿少佐防风散肝舒脾,祛风胜湿。诸药配伍,共奏清热除湿,健脾利水之功。

2、临床应用

临床主治于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等症。

除湿胃苓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

适宜清热除湿,健脾利水等患者。

2、用法用量

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以上药材,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除湿胃苓汤副作用

一般无副作用,但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除湿胃苓汤注意事项

若以火盛为主者则不宜用。

除湿胃苓汤药典记载

1、《外科正宗》: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

2、《医学金鉴》: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屑湿者,色黄白,水龅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加减化裁

疼痛明显,日久不退者,加化瘀通络之品,如郁金,元胡索、乳香、没药、丹参;壮热严重者,若侵及目睛时,可加羚羊粉0.1-0.15g冲服;若热象较著则加板蓝根、双花、土茯苓;湿较著者加车前子、茵陈、薏米仁之品。

痒感明显者,加白鲜皮;若湿滞食滞重者,加焦槟榔或伏龙肝。

附方  

胃苓汤

组成:甘草5g,陈皮5g,官桂3g,泽泻9g,猪苓9g,厚朴9g,茯苓9g,苍术9g,白术9g。

功用:温化寒湿,健脾利水。

主治:小伤湿停食,脘腹胀满,泄泻,小便短小,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

出处:《丹溪心法》

。。。。。。。。。。

除湿胃苓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除湿胃苓汤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外科正宗》卷四:除湿胃苓汤

处方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

功能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用法用量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0)

相关推荐

  • 经方名家荟萃之猪苓汤(1)

    猪苓汤方 [方  剂]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条  文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 ...

  • 泛发性湿疹..带状疱疹..天疱疮..健脾除湿汤..朱仁康

    3.健脾除湿汤(湿疹二号方) 苍术.炒白术.厚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六一散(包).桂枝各9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健脾理湿.主治泛发性湿疹,带状疱疹(水疱型),天疱疮等.本方由除湿胃苓汤增减而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化湿利水方剂类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组方: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5克 泽泻15克 陈皮15克 厚朴15克 芍药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 ...

  • 除湿胃苓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茯苓.猪苓各12g,泽泻15g,苍术.厚朴.陈皮各10g,桂枝.白术各9g,甘草3g,滑石16g,防风.山栀子各8g,木通6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五苓散运脾除湿 ...

  • 方剂学——祛湿剂(一)

    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和中益气 B.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C.行气化湿,和胃止呕 D.化湿和胃,理气健脾 E.疏肝和胃,益气健脾 2.由滑石.黄芩.茵陈.石菖 ...

  • 除湿胃苓汤组成

    湿疹在中医叫湿疮,它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临床上主要分为三型:一个叫湿热浸淫证:第二个脾虚湿蕴证:第三血虚风燥症.湿热浸淫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湿疹,皮肤瘙痒剧烈,红斑.丘疱疹密集,甚 ...

  • 治疗蛇盘疮、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牛皮癣等湿热病症------除湿胃苓汤

    导读:除湿胃苓汤,出自<外科正宗>卷四.具有清热除湿,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现 ...

  • 除湿胃苓汤治疗湿疮脾虚湿蕴证

    除湿胃苓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除湿胃苓汤 处方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

  • 除湿胃苓汤(中医方剂)

    除湿胃苓汤 除湿胃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四.具有清热除湿,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烂流 ...

  • 从除湿胃苓汤到神农本草经:皮肤科泰斗赵炳南湿疹验方

    中医皮外科专家 赵炳南 一八九九至一九八四 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一生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为中医学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赵炳南先后担任北京中医医 ...

  • 『古方新解』除湿胃苓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皮肤病体会

    除湿胃苓汤由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组成.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组成.均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二方具有 ...

  • 除湿胃苓汤治疗特应性皮炎

    患者李,男,12岁,河南驻马店人. 初诊日期:2015.11.25 主诉:全身多处红斑.丘疹伴瘙痒三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三月前出现全身多处红斑.丘疹,伴有明显瘙痒,在当地诊所给予内服用药效果不佳,后 ...

  • 脾虚湿气重导致湿疹,瘙痒,舌苔腻,便黏,中医说除湿胃苓汤对症

    脾虚湿气重导致湿疹,瘙痒,舌苔腻,便黏,中医说除湿胃苓汤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