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巧:一路走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路走来
河北 郝俊巧
“有了自行车,不愿意用腿走了;骑上了摩托,自行车沉默了;开上了汽车,摩托变成垃圾了。”父亲总爱在我们的耳边,喋喋不休的述说着,“只要条件允许,房可以任意改,车也可随意换,人却不要随便变,一定要把握住方向,懂得珍惜。”父亲的谆谆教导总是在我的耳边回响,当回头看看我们这一家人曾经的过往,又禁不住感概万千。
从我记事起,我家的“11号”车的故事,就在我幼时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惜字如金的爷爷一说起他的光荣史,就像换了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大有不吐不快之势。
爷爷的“11号”车,其实就是两条腿,走遍了小半个中国,解放前是跟着部队走,解放后是搞运动,改革开放后干起了小买卖。要问这一路上的艰辛,爷爷只是嘿嘿一笑:“苦是苦了点,吃不好,睡不好,有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能露宿野外,吃些自带的干粮。但也结识了好多好心人,又是管饭,又是安排住处的,次数多了就成了朋友,有的尽管只是一面之缘,但也足够让你记一辈子。”
虽然爷爷没有给我们挣来多少钱,但他的“11号”却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多帮助人,助人为乐会使你变得心胸开阔,幸福快乐。
在老家的犄角旮旯里至今还存放着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有好几次我都说卖了废品吧,父亲总是意味深长地叹口气说:“放着吧,以后再说。”这是陪伴父亲最久的一辆自行车,我知道对于父亲来说,它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更像是父亲的同伴、战友。
想当年,父亲为了筹集我们兄妹的学费,起早贪黑,骑着自行车走南闯北,只要能挣钱,什么活都干。有时为了多挣钱,甘愿到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地方做活。为了省下车费,就是靠着一辆自行车到处乱闯。为了孩子们,父亲有时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也回不来。
有一次,我刚躺下准备睡觉了,听见父亲的说话声,我一骨碌就从炕上爬起来,披了件大衣,就跑了出来。刚放下自行车的父亲,一见我在门口站着,马上微笑着训斥到:“傻孩子,看什么呢,快回屋去,别冻着了。”当时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激动,素来一沾枕头就睡着的我,愣是半宿没睡着,傻傻地注视着父亲忙前忙后,直到父亲洗漱完毕,我才合上了眼。正是这辆自行车托起了我们的学费,使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走的越来越远。
当哥哥骑着用自己的钱买来的三轮摩托回到家时,全家人都沸腾了,爷爷在一边笑呵呵地看着,父亲围着摩托,这儿看看,那儿摸摸,一个劲儿地说着:“好,好!”哥哥搞装修,跑业务,一辆摩托车接过了父亲身上的重担,承载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自此,收音机、电视机、电扇……这些电器也一件件地进入了我的家庭。
结婚后,为了方便爱人上班,我们买了一辆面包车。由于爱人家人多,距我们住的地方又远,每次相聚都是满满的一车。后来到侄子结婚的时候,我们也开上了小轿车。当我们在享受这一幸福的时候,更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一辆辆曾经付出的“11号”、永久牌自行车、三轮摩托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一路走来,路上的艰辛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富裕,更让我们感到了精神上的满足,每一辆车上都留下了每代人奋斗的足迹,“无奋斗不青春”,我们今天的幸福不就是靠着这一代代人的奋斗而争来的吗!有时我禁不住会想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感觉不到幸福?现在我忽然有了答案:物质的刺激只是一时,精神上的财富才是幸福的根源。现在的孩子们缺少的正是这种生活的体验,就正如:不经历战争的残酷,血的洗礼,就感受不到和平的珍贵;没有远离家乡的孤独无助,就体会不到父母怀抱的温暖;不经过奋斗的青春,就显示不出青春的可贵!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郝俊巧,河北平山中学教师。曾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大赛奖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在《西柏坡报》《平山教育》上发表过多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