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 斗 纪 事
熨 斗 纪 事
熨斗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793)前,地名叫永兴场。当时此地灌溉工具的筒车很多,上从大河坝,下至车田坎,长达30华里。其筒车60多架,浇灌水田2000多亩。道光年间(1767—1850),将其更名为筒车坝。道光二十三年(1823)七月,洪水猛涨,冲毁了筒车,幸存筒车极少,绝大部分筒车不能恢复。从此筒车逐步消失,农民共商开堰修渠,修塘灌田。直至现在仍使用这一灌溉工程。
筒车坝有个小地名叫苟家坝,有水田和平地98亩。土改时即1952年,我在那工作,其地形真像裁缝用的熨斗。道光二十三年(1823)后,筒车坝更名为熨斗坝,也就是现在的熨斗镇。
熨斗街在解放前,有60多户人家,300多人口,还有一个镇政府和一个小学。其街长不到1华里,上至原西乡界,下至丁子拐。街道上下两头低,中部高,延长至草街子。从下街的丁字拐往上走一百多步的青石板梯坎路,有一个卡字门(解放后撤毁),门额匾上题有苍劲有力的四个字“川楚通道”。门顶有一棵茶杯大的青皮树,久旱不枯,四季常青。熨斗别处无此类树,估计为飞鸟种下此树。中街处有一个清朝时代修建的戏楼,解放前维修过多次,可谓历经沧桑风雨,是熨斗在近代历史的见证。据说在早年间,因火烧毁了原状,现在看到的戏楼,仅是两边的风火墙垛保持了原状。解放后这座戏楼仅维修一次,现在急需维修,可没有人管。戏楼左侧有一药店,字号“天成和”,解放后停业。戏楼正前面也就是现在的长水小学处,清朝时代建修了关帝庙,解放后拆毁。此街左右有三个包,包上分别有原来的戏楼、碉楼和现在修建的水塔。碉楼额匾上题有“防御敌寇”四字,此碉楼解放后拆除。
熨斗所辖有十个寨:肖家梁寨,土包寨,青龙寨,伍家寨,鸡公寨,曲家寨,太白寨,新寨子,江家坡寨,水淹寨。奇怪的是水淹寨,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山怎么会被水淹呢?这不是名不符实吗?据老人传说;土匪围寨数月之久,双方不分胜负,寨主突然发令说:“我们寨内的人,从明早起,吆喝卖豆腐,要连喊三天。”土匪以为寨内有粮有水,难以破寨,因而自退。水豆腐挽救了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水淹寨的典故。
在早年间,熨斗与喜河连界处,从毛狗洞至周家梁长达5华里,都是郁郁葱葱的橡皮树,故那时此地得名“橡皮岭”。后来因在曲家寨修建了灵雀山的观音庙,改名为“佛坪岭”。
熨斗街虽小,又较之县城偏僻,但它居处四县(汉阴、石泉、西乡、镇巴)界边。早年间也是三天一场,赶集的人特别多,拥挤不堪。来得早,走得晚,因此,这条街赶集时很热闹。此地人厚道淳朴,不欺外地人,远来客商很乐意常来熨斗做生意。那时店内满员,大都是挑黄表和挑棉花的四川客商;卖盐的客商是城固、洋县人。当时当地人有说法:“白龙下川,黄龙入陕”。(白龙指棉花;黄龙指黄表,因其色黄。陕棉销往四川;黄表由川行销陕西。)
解放前,熨斗少数农民很有经济头脑。他们栽兰子(大兰或小兰,是染坊用的原料)运销池河镇兑换棉花,在当地兑纱,做棉花生意,发家致富。他们农兼商,两天三夜纺3斤纱,兑换棉花5斤,滚雪球般地开机坊(织布),开染坊(染布)。他们很讲诚信,信奉耕读传家,勤劳致富,如陈元科家就是一例,类似农户,不胜枚举。
熨斗历来就是地少人多,农家稠密。但由于多年的耕种习惯,农民视土地为命根,他挖沙凼(排洪水沉沙的水坑),挑地边复土,一年复一年保持水土不流失。熨斗有6个村部分地块,喜长白菜,当地白菜为一大特产,白菜细腻可口,由此,当地人们编了一句歇后语说:“熨斗的白菜”,没筋(经)。熨斗白菜可谓在近邻几县小有名气,远销石泉、宁陕,近销两河口,五里镇,高川,汉阳坪等地。过去农民常以白菜换粮。一挑白菜五六十斤,换苞谷二至四升,以此菜保人畜用粮。
以上记事考证属实,末了编一首打油诗如下:
川楚通道弹丸地,鬼斧神工造珍琦,
后人须知昔日史;放眼未来家园丽。
天生一个燕子洞,奇形景观在洞中,
地长一个黑龙洞;冬暖夏凉长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