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丰富多样的创作

蓝字

马致远丰富多样的创作

马致远,字千里,汉族人,元代大都,即今北京人。晚年号东篱,以示效归隐名士陶渊明之志。马致远早年热衷于功名,但他的仕途却并不如意,所任最高官职是从五品的江浙行省务官。

马致远杂剧、散曲双绝。他长期沦落于市井之中,在大都加入了元贞书会,成为一名致力于元曲创作的才人。

马致远的散曲流传下来的有小令104首,套数17套,保存在辑本《东篱乐府》。马致远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叹世之作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作是豪放派的主将,虽然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融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在马致远愤世嫉俗、抑郁难平的心绪下,创作了表现愤世嫉俗之作,如著名的[双调·夜行船]《秋思》;描写自然景物之作,如[越调·天净沙]《秋思》,都直接或曲折的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怀才不遇、厌弃世事、消极隐居的情绪。

马致远纪念馆

他的套数以[般涉调·耍孩儿]《借马》最有名,作品塑造了一个爱马如命的吝啬者的形象,特别是对这一形象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深刻,富有讽刺意义。

愤世嫉俗、心绪难平之气充溢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如:“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这些话表面上看,是作者抒发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叹,更深层的意蕴则是发泄意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悲愤。

马致远还有一类散曲多慨叹世事、感悟人生、抒写情怀,较为典型者如套曲[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就装呆。

[拔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呜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重阳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此曲雅俗兼备,意蕴深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疏放情怀,被誉为元代套曲“万中无一”的压卷之作。

这里描绘了两种人生境界:一是奔波名利,一是陶情山水。名利场中的污浊丑陋与田园的高雅旷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将诗酒还有湖山的恬静闲适作为人生的归宿,这表明了作者彻悟之后对现实的否定,同时在表面的放逸潇洒之下仍然激荡着愤世嫉俗的深沉感情。

全套将人与景、雅与俗、情与理融为一体,深切透辟,意蕴悠长,生动感人,成为散套创作史上的一座高峰,标志着文人对套曲的创作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而被誉为元曲散套中的“绝唱”。

马致远散曲的艺术成就一向受到赞许,题材广泛,语言本色,形象性强。除了叹世的作品外,还有许多写景的文章。这是当他认清了官场的功名利禄都不过是“繁华一梦”后,逐渐把田园生活当做自己的归宿后,致力于创作的结果。

集中表现其田园闲适生活的是[南吕·四块玉]《恬退》和[双调·清江引]《野兴》、套曲[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等。看[双调·清江引] 8首中的两首: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曲作高度赞美了田园诗意的生活和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马致远写景之作清俊闲适,虽寥寥数笔,然意境无穷。其笔下的景象多有一种世俗生活的气息,如[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再如[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作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集中在一起,未加描述,已把秋日傍晚的苍凉意境表现无遗,语言是本色的,意境是深远的,此作被称为“秋思之祖”“纯是天籁”“万中无一”“一时绝唱”。

马致远不仅写景之作清新淡雅,描写恋情的作品也充满活泼的生活情趣,如[双调·寿阳曲]《无题》23首是其情词的代表,看下面几首:

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这组小令描写了女主人公对羁旅他乡的情人的深切怀念,文笔生动传神,不落俗套,感情深挚动人。文句浅显易懂,雅俗共赏。

马致远也作有极风趣的谐俗之作,如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借马》,以严肃不拘的笔法,通过生动诙谐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摹,刻画了一位爱马如命的小市民的吝啬形象,曲中虽有嘲戏却无鄙薄轻蔑,其意就是从民间世俗攫取生活情趣。

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很高,有说它“典雅清丽”的,有说它“老健锐锋”的,还有说它“放逸宏丽”的,总之,马致远的散曲题材是多样性的,成就是方面的,是散曲史上的一座高峰。

除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卢挚、姚燧等散曲大家为散曲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外,还有一些名气和成就不如他们的散曲作家,也以他们的创作为散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散曲的繁荣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他们的付出。杨果、刘秉忠、商道、商挺、庾天锡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知识点滴

元初,需要大量人才去管理江南大片土地和财富,尤其是理财,这不是元代统治者所擅长的,因此,元朝廷招募大量汉人从事这一工作。省务官,即为掌税收之官,从五品。马致远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应征为江淮行省务官而南下到杭州、扬州的。

但是省务官这个职务显然并不适合马致远,与他的理想更是相去甚远,马致远在曲中不断地感叹“空岩外,老了栋梁材”。马致远曾说自己“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是指年轻时在大都求取功名。到了南方,这个江浙行省务官大概也只做了20年,最后辞官归隐了。这个时候,马致远大约50岁左右,此后的20多年,才是马致远散曲创作的黄金时期。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