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黎名称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演进而产生的。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称之为“榈木”,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以至于清代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花榈”,李宗山先生所著《中国家具史图说》(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6月第1版)第531页称“花梨木亦称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
宋朝赵汝适《诸番志》,明朝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及广东海南明、清时的地方志均有“花梨”及“花黎木”的论述,海关关志进口商品名录中也采用“花梨”或“番花梨”,这是随着唐宋明以来“朝贡贸易”的不断扩大及海外贸易的加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海南岛的黄花黎资源枯竭,明末清初或更早来自于南亚、东南亚的花梨木(多为紫檀属)越来越多,到了清末及二十世纪初,便有老花梨及新花梨之说。至今这种说法已很少,主要是随着木材进口商、家具制造商、工匠与收藏家对于花梨木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很少还有人称“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究竟从何时开始有此说法没有权威资料可以佐证。
著名收藏家张德祥先生在其《张说木器》一书中认为是由于清末大量使用新的低档花梨,才在花梨之前加了一个“黄”字。也有人认为是二十世纪初,由著名学者梁思成等组建的中国营造学社为了在明式家具研究中将新老花梨区别,便将明式家具中的老花梨之前加上“黄”字。1944年北京出版了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1896-1971)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在谈及“花梨”时,他认为从宋或更早到清初,中国家具中所使用的“高级花梨木”可分为三类:
A. 黄花梨——“它包括优美的明代和清初家具的黄花梨”
B. 老花梨——“在较晚时期,特别是19世纪初叶的简朴家具中常用的、幽暗的褐黄色老花梨”
C. 新花梨——“实际属于红木群的新花梨”
此后,研究古建筑及古典家具的学者均采用了“黄花梨”一说。
十七世纪 黄花黎平头案
1960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出口鉴定标准的几点意见》也采用了“黄花梨”这一名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明式家具研究泰斗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更是将中国黄花黎家具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世界上掀起了抢购珍藏黄花黎家具的浪潮并波及今天也不见消退。1956年以前,黄花黎并没有什么正式的植物学命名。官方及民间,古典家具研究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均以“花梨”、“黄花梨”或者自己习惯的经验叫法来称呼。1956年侯宽昭教授在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广州植物志》中正式将海南岛黎人称为“花梨”的植物归入豆科黄檀属,命名为“海南檀”(Dalbergia hainanensis)。
海南岛特产,......为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色红褐,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家具之用。本植物海南原称花梨木,但此名与广东木材商所称为花梨木的另一种植物混淆故新拟此名以别之。
侯先生此处所描述的植物实际上应为现在称之为“降香黄檀”的黄花黎。1996年3月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第241页仍将海南黄檀即海南檀称之为花梨木,实际上仍沿用了1956年侯宽昭教授的结论。
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orifera
玻璃切片及显微镜像图片
GB/ 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第46页)将“海南檀”更名为“海南黄檀”,拉丁文学名为Dalbergia hainanensis Merr.et Chun,别名“花梨公”,产于广东海南及福建,心边材无区别、无香气。这与心边材有区别,心材有浓辛香味的黄花黎(即降香黄檀)是完全不一样的,海南当地人从来也不用“海南黄檀”做家具,主要是空洞多、不成材。
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orifera
树干、树叶、果实
植物分类学家经多年观察研究认为“海南檀”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海南黎人称之为“花梨”的植物,完全有必要另订新名。196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海南植物志[M]》中陈焕镛教授等为将海南檀与降香黄檀区别开,正式将降香黄檀的拉丁文学名定为 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林学家成俊卿教授的《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1980年出版)认为黎人称之为花梨的植物其学名应为“降香黄檀”,拉丁文学名为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原因为降香黄檀“为国产黄檀属中已知唯一心材明显的树种.....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均匀,常杂有黑褐色条纹......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心边材区别明显。”
黄花黎家具
1996年3月的《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及2003年1月出版的《汉拉英中国木本植物名录》均有“降香黄檀”条目。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及 GB/T18107-2000《红木》国家标准也将海南产的“花梨”木定名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为了更好的理清“黄花黎”名称演变的脉络,现列表1:
|
|
|
|
|
|
|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宗山《中国家具史图说》
|
|
|
|
宋·赵汝适《诸番志》
明·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
明、清广东、海南地方志
清及民国海关关志
|
|
|
|
|
|
|
|
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20世纪80年代始各种研究明清家具的论文、专著均有论述
|
|
|
|
|
|
|
|
1980年成俊卿《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
傅立国主编《中国植物红皮书》
吴中伦《中国森林》
GB/T18107-2000《红木》
|
花榈(榈木)→ 花梨(花黎木)→ 老花梨、新花梨 → 黄花梨 → 海南檀 → 降香黄檀
不过文物界收藏界及古典家具研究专家仍称为“黄花梨”,这一名称已在国内及世界各地早已熟悉。一般的专著论文及拍卖图录中均采用“汉语拼音”+“英文”的方式翻译“黄花梨”为“Huanghuali”或“Huanghuali Wood”。而GB/ T18107-2000《红木》中将其英文译为“Scented Wood”,直译为“有香味的木材”,而“有香味的木材”有几百种,不知指哪一种,也不知GB/T18107-2000《红木》标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