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庄宝海作品

父 亲

庄宝海(辽宁)

如果历史能够 改写,我希望我的老父亲成为我的儿子,我会给予他重多的关爱,享受到生活中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可是现实并非如你所愿。

那是在上个世纪初,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在河北省芦龙县秀各庄诞生了我的父亲,从此。这一幼小的生命便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形成难以分割的错综关系。由于生活所迫,在他十四五岁时,便不得不背井离乡,与其二哥,也就是我的二伯父携手北上,先赴河北唐山,找师博学了裁缝手艺。出徒后又到天津,然后直赴沈阳,目的,当然是讨生活。当时的生活的确不易,兵荒马乱的年月,更是缺少必要的生活保障,虽然手艺在身,也难以裹腹。解放后生活才逐见稳定。

在我刚刚一岁生日时,母亲便因病离开了我们。是父亲仅靠他那微薄的收入,养育我们兄妹六人。为了使家庭生活好一些,父亲不仅整天为人裁剪做衣。闲下的时候,还要到某部队首长家烧小锅炉,获些额外收入,以补贴家用。当时,父亲还不到四十岁,也有人登门为父亲介绍女朋友,也有女人看其父亲老实本份,愿与父亲相处。但父亲看着炕头到炕尾的我们,每每一一谢绝,生怕我们遭到后母的虐待。然而他却付出的是愈来愈多,得到的却是愈来愈少。

父亲虽然是裁缝,但父亲却多项手艺在身,泥瓦、钟表及电器等都能为左邻右舍帮把手,绝对是免费服务。因此,深受邻居及同事的赞许。

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与小伙伴到父亲的单位去玩,在一女会计的桌面玻璃板下压着一张两角钱的残币,小伙伴对我说,你敢拿不?到银行可以对换一角钱呢。当时一角钱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在小伙伴的怂恿之下,趁屋内无人,我们便将钱偷偷取走,换了一角钱,然后一分不剩地全部消费。没过夜,事情就败落了。当时,父亲并没对我发火,而是在第二天的早晨,从衣兜里掏出一角钱,让我将钱送回去。我是送了,而是在无人的情况下,我偷偷将钱压在玻璃板下,我觉得应该是物归原主,没有什么事了。结果,又是一天的早晨,父亲还是重复昨天的动作,递到我手上一角钱,还是叫我送去,我大惑不解,昨天不是还过了吗?

早饭过后,父亲领我来到单位办公室,敲开门后,见屋内无人,我也确实看到我压在玻璃板上的一角钱,我指给父亲看,父亲别过脸,并不理睬我,仍是与我站在地中央等待。当女会计进屋后父亲拉过我的手,向女会计道歉,并让我亲手将一角钱归还于她。当女会计说,庄师傅,小孩子做事,不必那么认真时,父亲仅是摆摆手,仍是一句话没说。直到我履行了所有该做的事情后,才与我离去。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直到我成年后的今天,我仍时时想起那一次无言的教育,是父亲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别人的,哪怕是微小的东西,也不可获为己有。而对自己的错误,要认真地对待,真诚地认错。

父亲的一生,是劳苦的一生。退休后,还被单位聘用,直到近七十岁才依依不舍离开自己为之奋斗的岗位。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穿着的追求不断更新,此时,社会上女士流行旗袍,父亲便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服装师。人之所求,老父虽年过七十,却仍然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放弃休息,勤勤恳恳地为他人做嫁衣。

父亲虽然早已驾鹤西去,但父亲良好的做人品行,默默地影响着我,并是我前行的动力。

作者简介庄宝海,男,曾在《工人日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时事评论等千余篇,达数十万字。在网络发表长篇小说《别了,军营》《练摊》及中篇小说《到小户人家落户》《期待》及古典诗词等。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